爲什麼山東說起沿海就是青煙威,日照東營濰坊很少說?

陳依德


日照也是海濱旅遊名城,只是規模小,經濟一般,所以影響力不大,但還是經常被提及的,現在青島跟團遊的很多都把日照當做定點旅遊區域,和東營濰坊不是一回事。

濰坊和東營之所以很少被當做沿海城市來看待,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濰坊和東營的主城區不在海邊;二是東營和濰坊地處黃河入海口衝擊帶,海邊存在大量泥沙石子,海水渾濁,不屬於海濱海旅城市;三是所處位置不適合建大型港口。所以即使這兩個城市沿海,但既不屬於海濱旅遊城市,也不屬於海港城市,連自己市區的民眾都很少去海邊玩,和青煙威這些城區就在海邊的旅遊城市當然大不相同。這就像人們提起河北時,都知道秦皇島是沿海城市,誰會把滄州當成沿海城市?

另外青煙威是三個相互銜接的城市,城際鐵路佈局都是青煙威一體化,何況“青煙威”的叫法是由來已久的,和沿海不沿海的沒有直接關係。

簡單總結一下,沿海城市名氣大的都是主城區建在海邊的,並且適合海濱旅遊的,而主城區遠離海邊,並且沒有沙灘浴場等適合海濱旅遊的沿海城市,很少被外地人所接觸,自然很少被提及。這其實就是“沿海城市”和“海濱城市”的區別。


子夜的風


題主好 大家好

山東的沿海城市很多 除卻青煙威 還有日東濰

很多外地人大多數認為山東沿海就是青煙威,很可能是因為經濟。這些地方都是山東比較發達的地方。日照的海想當初是山東最乾淨的,後來因為收費。。。。你懂的 濰坊的海在於北海,因為剛開始沒開發,沒有海水浴場所以沒有知名度。而且濰坊海只有濰坊北部很少地方。腹地很多人去海都去青島,所謂忽略了北海。東營的石油覆蓋了海岸線。而且內海汙染嚴重。不適合海水浴。被人遺忘。

總之,青島的海洋氣 煙臺的海大氣 威海的海清氣



看點優選


山東有17個城市,其中7個都沿海!

很多人可能不相信,但這確實是真的。

除了青島、煙臺、威海,山東的日照、濰坊、東營、濱州都是城區或部分區域沿海。其中日照和青島一樣,都是瀕臨黃海的城市。濰坊、東營、濱州都有部分區域瀕臨渤海,其中,濰坊濱海的是昌邑市、寒亭區、壽光市,濰坊還專門設立了濱海經濟開發區;東營位於黃河入海口地帶,當然大片土地都是臨海的;濱州也有一隅臨海,位於無棣縣、沾化區地界上,濱州為此設立了北海新區。

至於題主提到的,為什麼很多人只知道青煙威,不知道日照東營濰坊乃至濱州沿海的問題,首先是青煙威,當然也包括日照,城區直接就在海邊,都是著名的港口城市,都有上百年的開埠歷史。相比之下,濰坊、濱州和東營都在渤海灣,近的如東營就是黃河三角洲,遠的離黃河三角洲也不算遠。大家都知道,黃河是“一碗水半碗沙”,所以黃河入海口主要以灘塗為主,不能建設城市,更不能像青煙威那樣發展深水良港。即便到現在,濱州、濰坊的部分濱海地區還是以鹽場為主要產業,並非典型的海洋經濟發展區域。

其次則是因為青煙威相對比較發達,青島、煙臺是山東經濟總量最大的兩個城市,威海因為面積小、人口少,雖說GDP總量不大,但人均GDP在山東卻能排到第二位。經濟發展了,對外交流的機會就多,在外面的知名度當然也大。

再次,青煙威都是以沿海旅遊為特色的旅遊城市,而且旅遊業態已經相當成熟,既然是名聲在外。而日照雖然這幾年海洋旅遊業也取得飛速發展,但畢竟起步晚了。東營、濱州和濰坊的旅遊業則不以海洋旅遊見長,甚至根本沒有海洋旅遊,也就不在這方面使勁了。

所以,筆者想說的是,看過這篇科普文,希望網友們見過,山東真的有7個城市都沿海啊!cp


齊魯壹點






佳陽1368


為什麼說起山東的沿海就是青煙威,而東營濰坊日照很少說,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我來簡單說說:

1,山東的沿海有7個地市沿海。但是我們所說的沿海城市,準確的是應該是城區沿海,而不是管轄的下屬範圍沿海。比如說青島煙臺和威海他們的中心城區也就是青島市區,煙臺市區,威海市區都是沿海而建設。而東營和濰坊他們的市區不算是真正沿海而建。東營的河口區雖是沿海,但是河口區不屬於東營的市區中心。

2,為何提起山東沿海青煙威,而很少東營和濰坊和日照。我們知道青島煙臺威海這三個地方經濟發展比較早。而東營以前是村,是因為是因為石油開採之後建市。而日照建市較晚,以前只是縣級日照市,名氣較小。

3,為何山東提及沿海就是青島煙臺威海,我個人認為還有歷史因素。青島煙臺在近代被迫開埠通商,而威海的劉公島更是聞名。而東營是因為勝利油田興起,濰坊此前也是在濰縣的基礎上升級的地級市。而日照更是從縣級日照市的基礎上升級,所以說東營和濰坊以及日照的發展歷史遠不如青煙威。



一聲有你555


感謝悟空網友“呵呵哈哈哈gfdfbn”的信任並邀請回答本話題!關於“為什麼山東說起沿海就是青煙威,日照東營濰坊很少說”這一話題,個人認為這是從自己的喜好了解程度而得出的結論,如果你的關注重心在日照、東營、濰坊,那這些城市的新聞資訊會經常出現在你眼前。雖然我不是山東人,但是我就對這幾座城市都有了解,並不是只對青島、煙臺、威海有印象。


還有一種原因就是青島、煙臺等地過於發達,能夠排在全國經濟三十強的顯眼位置。因此被許多專家、學者和商賈提起,為這些城市間接產生宣傳效應,所以大多數的網友只是對青島、煙臺、威海熟悉。

以我而言,每個人關注的方向不同,因人而異吧!總之,在我不看山東地圖和地名的前提之下,我依然能知道哪些城市屬於山東省,也能分清這些城市哪些屬於沿海城市,哪些不屬於沿海城市。


民間查訪專員


我是山東人,對這個問題還是很清楚的。山東半島,東鄰黃海,北鄰渤海,海岸線3000多公里黃金海岸,佔全國海岸線的六分之一。沿海有眾多城市。從半島東南部,依次有日照、青島、煙臺、威海、濰坊、東營、濱州等。

有眾多天然良港。青島、煙臺、威海、日照是重要的海港城市。濰坊、東營、濱州等城市,中心城區不沿海,但近年來,都在海岸線建設港口。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是國家經濟開發區。濰坊港已初具規模,成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濱海新區擁有歡樂海、世界最大無軸摩天輪。

歡樂海

世界最大無軸摩天輪

山東半島城市,也是國家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是我國經濟非常活躍的地區。

注:圖片源自網絡


搏擊長空的大鵬


首先,說沿海城市,首先要真的靠海才行。這幾個城市裡面,青煙威和日照是真的在海邊,海岸線就是城市的一部分。而東營和濰坊實際上並不在海邊,東營離海還有一些距離,而濰坊離海就更遠了。

第二,之所以稱為沿海城市,是因為靠海發展起來的。青煙威是典型的靠海發展起來的,沿海區位帶來了外資和外貿,同時港口運輸提速了城市的發展。煙臺和威海靠近日韓,青島則是北方數一數二的大港口。

這裡面,最尷尬的就是日照了,雖說日照也靠海,港口也不錯,可惜北離青島太近,南離連雲港太近,三家競爭,很尷尬的區位。

而東營和濰坊,港口競爭力最差的,為啥?因為不適合建港口。東營和濰坊沿海全是鹽鹼灘塗,水深也非常淺,無法建天然港口,現有的港口也是挖出來的。這兩個城市,靠海的區位和港口帶來的發展機遇最少。

第三,為什麼叫青煙威,因為他們是膠東幫啊,叫起來順口。而且,三個城市發展的都不錯,知名度高。日照的GDP在全省是墊底的。哪天日照發展的如日中天了,就可以這樣叫了:日青煙威。


山東味兒


青煙威因為沙灘比較乾淨,比較適宜旅遊,而且本身環境、經濟都不錯,所以名聲在外也就不稀奇了。山東是半島,所以半島城市群包括煙威青日東濰濱這些沿海城市。濰坊、東營、濱州海邊沒有自然沙灘,而且開發比較晚,所以不太出名。日照純開啟作死模式,山東本地人去日照還不如去煙威青玩的舒服,自然也不太出名。現在濰坊北海最近幾年開發不錯,不過遠離市區,再就是聽說也打算收費,所以就不如去青島了。東營海邊旅遊還主要是以黃河入海口跟廣利港為主,聽說廣利港跟天鵝湖要打通做大旅遊,可能未來前景不錯。濱州海邊主要以漁港為主,海蜇還是不錯的,沒聽說有什麼旅遊開發項目。總的來說,目前山東的海邊旅遊項目還是煙威青為主,畢竟自然資源得天獨厚,歷史也比較厚重,項目開發也比較有特色,對遊客的吸引力度是山東境內別的沿海城市無法比擬的


七寶山下的鍋鍋


後三者靠海,它不是海洋城市建設,旅遊,港口吞吐量?萊州,逢萊都有海,也有旅遊景點。但不成規模。蓬萊還有長山島。其他就不行了。日照有幾年很火,大學也往那搬,旅遊的人也很多。結果這幾年不行了吧?吃住貴,海灘收費,本地也不象個旅遊城市。大連這幾年都不如原來,火的是青島和威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