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政治站位 狠抓環境治理

大益陽客戶端訊(記者 楊玉菡)10月4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值恆深入赫山區、益陽高新區多地,調研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工作情況。張值恆強調,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負責的態度狠抓落實,切實做好環境治理工作。副市長鬍安邦一同調研。

張值恆一行首先到華昌銻業老廠區,現場督導歷史遺留廢渣治理項目。原益陽市銻品冶煉廠(2005年更名華昌銻業)位於志溪河與資江入口上游,建於1965年,長期經營產生的大量廢渣、建築垃圾、生活垃圾混堆在老廠區西北角,約計9.8萬立方米。2017年中央和省環保督察時將其列入重點治理項目。張值恆察看了廢渣就地轉移填埋的填埋場土方工程,重點詢問了項目的防滲防汙性。他要求,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推動項目加快向前。

在赫山區泥江口鎮扇子山,張值恆現場督導了原九二五石煤綜合發電廠礦坑治理項目。原九二五廠緊鄰資江一級支流志溪河,主要從事石煤發電和水泥生產,於2010年關停。該廠遺留礦渣經過常年日曬雨淋,隨地標徑流匯入礦坑,形成了一個近560萬立方米的礦坑湖泊,嚴重破壞周邊生態,影響居民生產生活,被列入全省重點環境整治項目。2018年,當地啟動了包括控源截汙、水質淨化、生態恢復、防護及景觀打造的工程建設,計劃於2019年6月底全面完成。“礦坑湖泊對群眾生活影響多大?整治方案具體如何?”張值恆詳細聽取了遺留礦山的情況彙報,並詢問了整治工程推進情況。張值恆要求,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治理工作,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做好遺留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

張值恆還分別到益陽高新區謝林港鎮和赫山區新市渡鎮,現場督導汙水處理廠項目。張值恆詳細詢問了兩處在建汙水處理項目的運行原理、投入產出比以及運營成本。張值恆強調,汙水處理工作涉及千家萬戶,對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意義重大,要因地制宜建設汙水處理廠,同時充分考慮處理技術的成熟度與穩定性,以及項目建設、運營、維護等成本問題,打造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