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現在中國的研究生博士生全世界第一,而研究成果數量卻很尷尬?

楊若楓


施鬱

(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中國的研究成果數量已經不算尷尬了。不過,中國的原創研究成果數量還是尷尬的。很多研究生培養機構都有定量的研究生獲得學位的論文要求,一般要求要在SCI期刊發表論文,對於博士生還有對於期刊影響因子的要求。這就使得研究成果單純從數量上不算少。

但是原創科研成果並不與研究生數量成正比,對於一個國家如此,對於一個單位乃至一個研究組都是如此。 這是因為研究生只能作為導師的科研助手,而且研究生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學習各種課程,一方面投入科研的時間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在所在領域還是初學者。一般來說,優秀的研究生當然可以在導師指導下(乃至沒有導師指導的情況下),作出在所在學科有價值的原創研究。但是,還有很多研究生達不到這個水平。從導師的角度來說,對於很多原創研究,研究生也幫不上忙,或者說能幫得上忙的研究生比較少。甚而至於,指導研究生反而分散了原創研究的精力。


物理文化與施鬱世界線


按照教育部《全國教育發展事業統計公報》最新的數據,2016年,全國共招收了7.73萬名博士生,共畢業了5.5萬名博士生。據新華社報道,中國授予的博士學位數量肯定是全球人數最多的。但科研成果如何呢?

我沒有準確的統計結果。但從經驗觀察,我發現中國的研究型大學、科研機構的博士生科研成果的數量可不差。在康奈爾訪學的中國博士生,哪個不是有多篇論文發表?相比同齡的美國學生,這個數量一定是夠可觀的。但可能就全國總體而言,確實存在很多博士產出較差的情況,何況中國還有大量論文博士、在職博士,有可能全國博士的人均學術生產量確實不行。

但如果只是算正式全職在讀的博士,中國博士以論文發表量為標準的學術成果一定不錯。因為不僅僅是清北復交這樣的牛校,實際上中國幾乎所有高校的博士點,都會要求博士要有一定的核心期刊發表量才能畢業。美國的高校絕對不可能存在博士研究生的發表量與畢業與否掛鉤的現象。因此單就這一點而言,中國博士生的科研總產出一定差不了。

但我們自己明白的是,中國博士生很多發表是湊數和託人情,質量還是有相當差距。另一方面,美國高校雖然不要求博士有期刊發表,但如果博士畢業要找學術工作的話,論文發表幾乎是必須的,而且高校和科研機構的search committee(招聘委員會)的專家往往會對經過初選國關的博士的學術作品進行認真研讀而不是像國內那樣叔叔,所以從質量上而言,即便不考慮發表語言的問題,中國博士生的發表質量可能也有所欠佳。此外,美國的博士,5年或5年以上是標準時長,而中國更多的博士是3年畢業。在校時間長度不同,通常學術產出的結果是會不同的。這也會體現在中國博士的研究質量(而不是數量)。


科學時評


很簡單,就是博士水平不夠高。5中國要的是數量。因為導師的水平就不高。按照國際水平,中國大部分的研究生水平不夠,只是學習時間達到了。

中國高教大躍進,沒有發展高等職業教育,而是普及了很多基礎簡單的專業。比如經濟學,法律,工商管理,計算機,中文,金融。這些專業對基礎設施要求不高,圖書資料也可以不多,很容易就建立一個系,甚至學院。

教授作為職稱而不是職位有很大關係。 作為職稱,就容易論資排輩,有些教授就是憑年頭。就會有比較多的教授。 博導就成為比教授高一級的象徵。趨之若鶩。 🐔多了,下的蛋就多了

大部分導師都是憑資歷而不是能力。還有一些留學回國的,拿著外國的文憑就似乎貨真價實。擴招需要大量教授。有需求就有供給。所以教授博士就多起來了。


天明遙遙山海關


為什麼要捅破這層窗戶紙!

大家都知道,考研熱在我國學界很常見,我國在學研究生人數達198萬,可以說在世界研究教育上是數一數二的!

但是,就如題主所以,為什麼我們的研究水平這麼差勁,研究成果這麼尷尬,唉,都是淚啊!




第一,考研為了更好的找工作!

我告訴大家,做研究一定要有一定的情懷,你要耐得住寂寞,守的住本心!

幾十年如一日,才有好的成果出來!

但是我們發現,現在不管什麼專業,幾乎都有人考研,雖然說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很好,但是很多人考研是為了能再次選擇一個好學校!

因為要找一個好工作!

典型代表:考研名師張雪峰老師!


這導致啥,有很多人不是奔著繼續深造去的,只是單純的想找個好工作,帶著功利,在乎的只是平臺,所以水水畢業的人很多!



第二,環境不一樣!

國外真的有教授為什麼研究動物作息習慣,和羊同睡,和雞蹲一個窩!

也真有教授,穿的很隨便,每天拎個破包,騎個單車就來上班了!

對比,大家都懂的,我就不說了,會被禁言的!

施一公!


生命科學尖端人才,08年放棄高薪回國建設,他在卸任清華大學校長後,準備籌建西湖大學的時候,收到這樣一筆捐款:

俞先生 北京 學生

省下一月飯錢,為西湖大學捐贈:1500元

他在捐款的最後留言:

作為學生,給西湖大學捐了一個月飯費。希望用微薄之力支持西湖大學高貴的靈魂,研究不受體制羈絆,不為製造論文所累。而能夠為我們這個國家、民族和社會創造真正的思想作品,贏得世界的尊重。”

這一段話,引起了廣泛的共鳴! 背後的原因,也許就是我們這個尷尬局面的原因之一吧!


由我答


從研究出成果的角度來說,泛泛而論,碩士研究生一般很難出成果,博士研究生才有能力出一些有價值的成果,所以,看研究成果,還得主要看博士。

我國的博士確實是世界最龐大的群體。按照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從1995年到2017年,我國博士畢業生總計大約70萬人,如果加上從1982到1995年的數量,目前我國博士畢業生總數大約有80萬人。

而且,我國博士畢業生的總數增長較快。最近幾年,每年都有超過5萬的博士生畢業。比如,2016年全國博士畢業生5.5萬人,2017年是5.8萬人。所以,我國的博士總數不但已經是世界第一,而且在未來很多年裡,這個總數第一不可撼動。

從研究成果來說,雖然我國現在早已是論文生產大國,比如,我國的SCI論文數量已經連續多年居於世界第二,但論文數量與影響力並不成比例,大量論文並無太多實際價值,高被引的論文數量並不太多,很多論文都是低水平重複,發表的期刊的影響因子往往很小。我國有影響有價值的研究成果確實不多,相對於龐大的博士群體而言,確實挺尷尬的。

以我之見,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教育模式的問題,而是博士培養體系的問題。

從教育模式開始,我國一直以來實行的文理分家的模式,弊端很大,特別是這種人為對文科和理科進行分割的模式,對於創新研究極為有害。這種模式下培養出來的科學技術人員,雖然專業方面往往不錯,但很多人知識殘缺,理工科人才缺乏人文知識和素質,以及那種靈活到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思維嚴謹有餘,靈活不足,所以很難創新。而歐美科研大國特別是美國,他們的科研人才往往文理融合,思維的靈活性與嚴謹性俱佳,所以他們容易出成果,而我們出成果很難。關於這一點,有識之士早有察覺,比如數學大師丘成桐先生曾經在演講中說“中國現代缺少傑出的數學家,是因為人文教育不夠”。因為創新不但需要專業能力,更需要綜合素質。

從博士培養體系來說,現有的培養體系注重發表論文的數量,很多學校都要求在各類期刊上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才能畢業。比如北大,要求博士生在其認定的國內核心期刊或國際重要期刊上發表兩篇論文,才能申請學位。但很多高校的博士生髮表的論文本身只是為了達到畢業要求,並不具備多大的原創性,是為了畢業的一種應付,談不上有多大價值。有些人為了發表出去,各種招數都使出來了,講人情、拉關係等等,甚至玩各種改頭換面的抄襲。這樣的論文,數量雖然有了,但談不上有多大成果,也就談不上有多大價值了。重“量”不重“質”,是當前我國博士培養體系的最大問題。

當然,近年來,教育界也開始意識到這些問題,從今年入學的高中生開始不分文理到博士畢業越來越難來看,我國也在改進,在著力逐漸提升教育的綜合水準,著力提高博士生的培養質量。若干年後,我國培養的博士,特別是其中的優秀人才,就能文理融合,就能具有良好的創造性,那時,就可以產生大量優秀成果。


風雨燕園之百二十載


研究領域設定一個課題,有的結題需要二十年,院士是課題的主導者,研究生、博士生只有看的份;即便是研究生、博士生有自己的見解,也不敢超越院士的學術水平。如果研究生、博士生有真知灼見,也只能等到日後自己成為院士了。可見中國要出科價值高的科研成果,必須得院士有創新能力。

但是,有的院士遠離實踐,搞“快樂科研”,熱衷於在外國人的後面“灌水”。一方面把中國人的理論改頭換面,據為己有;一方面把外國人的錯誤理論無限誇大,形成一個結論,對外號稱“國之重器”。這些所謂的研究成果,甚至於在“利益圈”的主導下,獲得國家二等獎。

在這樣“專業出不了頭,拼命出風頭”的研究氛圍下,所謂的“科研成果”早就遺笑於天下了,還要求研究生、博士生出創新成果?!





金童希瑞


我來說一下我的看法吧,小編提出的問題,我也有這種看法,的確,現在我們國家有學歷,有職稱的人多的事,但真正有科研成果的卻很少,那麼這具體是什麼原因呢?

經歷過文革時期的人大概都知道,那個時候我們國家不注重知識,能夠受到高等教育的人很少,受當時知識越多越反動思想的影響,那個時候的人都不願意唸書。粉碎四人幫以後,國家恢復高考,同時本著重視知識的原則,給予唸書的人優厚的待遇,比如說可以評職稱,可以分配工作,工資待遇高,可以提幹等等。本來國家的出發點是好的,可是在實際執行起來的時候,卻不是這樣,既然國家重視學歷,那麼各個大學校就開始擴招,擴招的結果就是降低了錄取分數線,結果現在的情況是,學歷貶值,文憑貶值,現在的本科生比比皆是,工程師遍地開花,可以說現在只要是你有錢,想考個大學文憑,比80年代容易得多的多,如此一來,有學歷的多了,有職稱的多了,但真正的學識並不多,你現在到大醫院去看一看,有的30歲就是什麼副主任醫師,要知道這個副主任醫師相當於高級工程師啊,記得七八十年代,一個上千人的工廠裡,如果能有幾個工程師是很不容易的,可現在呢,隨隨便便就能找到,過去要想找一個有學歷的人,不太好找,現在正好反過來了,要想找一個沒有學歷的,確實很難,基本都有學歷,可是有學歷也僅僅是有學歷,卻未必具有那麼高的學識。

我想如果我們瞭解了這些,也就能夠了解現在為什麼那些博士後很多,卻很難有研究成果,原因很簡單,門檻降低了,入門容易了,文憑和職稱也都貶值了。

我覺得要想提高全民的文化水平,是要讓更多的人去掌握知識,並不是多印一些文憑而了事,現在有不少人都是在枕著文憑睡覺,從而導致那些有文憑有職稱的人,卻沒有什麼科研成果,這是一個不好的現象,學歷不等於能力,文憑不等於水平,作為那些走出校門的同志,應該好好的對照一下自己,看看自己的文憑,是否名副其實呢?

個人觀點,歡迎評論。


驕然


逆向分析吧,如果這群數量龐大的研究生,博士生群體研究的成果被大量用在百姓的生活上,用在國防上,取得非常棒的效果,那麼大多數群眾會交口稱讚,國家予以肯定,在這種情況下,就不會有這個提問問題產生了,對不對?

但實際上這麼多人質疑這些學生的培養,直接點就是培養的這類群體所研究的知識體系沒有給百姓和社會帶來能體會到的升級和福利,換句話說知識沒有變成對生活有用的東西。也就是這個群體的研究的知識大部分就是書本上的,沒有走進百姓生活,因為中國社會還是很尊重知識分子的,見到讀書人都會比較客氣,所以說這個群體還是比較受尊重。

那為什麼知識沒有轉化?前面有很多都提到了。首先是體制,這個群體的培養首先對導師來說,如果研究生做工程項目,做完了研究生畢業到好,但是學校要導師交論文,因為學校考核老師的標準就是論文,老師沒有論文那就得降薪降級了。所以老師也無心想做的東西如何服務社會,只想如何搞新穎的東西寫論文。至於論文的東西對社會有沒有用,那不是他們考慮的。另外,也不能說媚外,只是教育部認為英文的文章才是最好的,寫不出來就沒有本事,寫中文是水平不行,所以老師們無奈,轉破頭寫英文,但是英文一個國內工程人士閱讀有困難,另外英文文章所在數據庫中國要看要付費,這兩個門檻一卡,大家可以想到有多少人能看到這個成果了,甚少!這個就是前段時間被詬病的中國出錢讓中國教師做科研,錢花了,成果讓英文國家享受,中國人看自己的文章還有向英文國家花錢買,這就導致成果轉化的真的很少,大眾沒有享受到科技發展的紅利,自然會質疑這群博士生研究生幹嘛了。另外學校對工程人才的重視程度很輕,大部分看重會寫文章的,所以國內高校目前普遍重文章輕工程的情況下,培養出來的這批人才還是擅長寫文章而不擅長工程,這有會造成一個比較大的不好的循環,所以我們就看到一大批吹文章有多好但是碰到核心工程技術就乾瞪眼的培養人才,輕工程輕動手的教育使得我們在核心部件製造上缺乏合適的人才,以上愚見,不妥之處請見諒[呲牙]


中國科研人


也是第一啊,倒著數。都說莊稼人沒有能耐,可是一打聽才知道,科研成果也是寥寥無幾啊,好多所謂的先進的東西都是買啊,買啊,買。俺只是想說,要是買的話,國家養你們這些白吃幹嘛呢?


立軍影視78


雖然我比較專注回答三農領域的問題,但看到這個問題後,也忍不住想說幾句:


1)這個問題太水,根本不能做這種比較。碩士生、博士生數量與研究成果沒有直接的相關關係。


2)碩士、博士畢竟還是學生,他們的研究成果水平取決於導師的水平、所在實驗室的基礎條件,前人積累下來的科研資料等等。沒有後面的基礎,碩士和博士再多,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這就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還有既使是巧婦,不同水平的人指導,不同的烹飪條件,做出的飯菜也有較大差異。


3)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現代科學技術的研發起步比國外睌上百年,科研條件及積累差距很大。怱略不同的科研條件、科研積累,直接將人數與科研成果水平進行比較,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雖然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是你讓成千上萬的人坐上汽車,他們也比不過坐高鐵的人。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農者仁心,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