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逼女兒幫兒子還債:一個孩子被毀掉,從父母無條件的溺愛開始

今天看到一篇新聞,在網上出現了很大的熱議:

前幾天,江蘇揚州樊女士的家門遭人堵了。這一堵就是七八個小時,不許進也不許出,而堵門的不是別人,而是樊女士的親媽。

媽媽逼女兒幫兒子還債:一個孩子被毀掉,從父母無條件的溺愛開始

而她的行為很明顯就為了一件事:要錢,替兒子還債。

事情是經過是這樣的:

樊女士今年37歲,在她9歲時,親生父親就因病不幸離世了,後來母親改嫁,1996年和繼父一起生下了一個兒子。

2016年年底時,樊女士已經被母親要求,給自家20歲的弟弟幫忙還一下他在外面的一百多萬欠債。

恰巧,2017年,樊女士的親生父親留下來的老宅拆遷了,分得了三套房產和一些補償款。因為感念親情關係,而且繼父還曾幫忙翻修過老宅了,所以樊女士答應為了給弟弟還清百萬債款。

她把親生父親留下的三套房子賣了240多萬,拿出了100多萬給弟弟還了債,又給了母親和繼父48萬的養老金,自己留下了100萬。

本以為這件事情就此告一段落,沒想到,母親又上門來要錢,幫弟弟還債。

在母親的要求下,她再次拿出了八千塊幫弟弟還債。可是沒多久母親又又來要錢了......

這簡直就是一個無底洞,樊女士堅決不肯再給錢,這可惹怒了母親,於是才發生了堵門的那一幕。

媽媽逼女兒幫兒子還債:一個孩子被毀掉,從父母無條件的溺愛開始

網上很多人概括這位樊女士是“現實版樊勝美”,超級版“扶弟魔”,紛紛扼腕嘆息她的遭遇,為她生在這樣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而悲哀。

確實,重男輕女是樊女士遭遇此情此景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深層次的原因,仔細思量,最根本的是這位媽媽無條件的溺愛兒子,才釀下今日的苦果。

看這位兒子,雖不知姓名,但從樊女士的口述中,20歲就欠債百萬,幫他還清後卻又屢錯不改,接連欠債。

看來這位兒子一直都明白,自己無論做錯了什麼,都有父母幫自己兜著,爹媽總會想盡辦法來給自家兒子收拾殘局的。欠債怕什麼,反正有人肯替我背鍋、

父母對於兒子無條件的愛,讓兒子徹底地失去了控制,他隨性自我,毫無底線,不講原則,喪失了擔當和責任。

媽媽逼女兒幫兒子還債:一個孩子被毀掉,從父母無條件的溺愛開始

在電視劇《歡樂頌》裡,樊勝美的哥哥就是這麼被他媽媽一步步毀掉的,事事幫他擋風遮雨,幫他養兒子,幫他找樊勝美借錢,幫他找樊勝美出力。

媽媽的無限制的溺愛,造就了一個好吃懶做,賭博嫖娼樣樣都行,連份正經的工作都沒有的“敗家”兒子。

電視劇裡,王柏川說過,要解決這樣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樊勝美別理她哥哥,讓他哥哥得到應有的懲罰,承擔相應的責任,在錯誤和懲罰中得到成長。

事事有人幫襯,時時有人噓寒問暖,上個廁所都有人幫你擦屁股,這樣的養育不叫愛孩子,而是徹徹底底地毀掉一個孩子的未來。

一個孩子被毀掉,從遇到這種無條件溺愛孩子的無知父母開始。

媽媽逼女兒幫兒子還債:一個孩子被毀掉,從父母無條件的溺愛開始

盧梭曾說過,你知道用什麼辦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那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很簡單的道理,人可以自我中心,但世界不會以他為中心,對他百依百順。

確切地說,這世上沒有人會像你那樣愛你的孩子,如果他不懂得怎麼和世界和諧相處,他的人生必將舉步維艱。

去年,陝西渭南有一起駭人聽聞的案件,兒子楊某報警,說父母煤氣中毒身亡。

警方趕到現場後,發現一對60多歲的男女倒在地上,煤氣罐開著,很像是煤氣中毒現場。

但經驗豐富的幹警敏銳地察覺好像不對,嚴重懷疑其中有隱情,一番調查後,果然真相令人髮指:

32歲的楊某是家中獨子,被父母從小在糖衣炮彈裡寵大的,不曾受過半點委屈。

媽媽逼女兒幫兒子還債:一個孩子被毀掉,從父母無條件的溺愛開始

在父母的“愛心”扶持下,一路順利地讀完大學,楊某進入社會碰了無數釘子才知道生活太苦,來錢太慢,父母又沒什麼能力,給不了他想要的生活。

於是有一天他心生一計,想著給父母買保險出意外後,就能得到保險公司的鉅額賠償。

接著,他在網上查了大量資料,瞭解到亞硝酸鹽的中毒症狀和煤氣中毒一樣。於是從網上購入大量亞硝酸鹽。

一天,父母從老家特地來看望兒子,噓寒問暖,給他帶了好多東西。

父母臨走前一天,全家一起吃飯,這個從小被無限寵溺和愛護的兒子,親手把毒藥絆到牛肉裡,假裝一副孝子模樣,特意夾給父母吃。

熟料,早已習慣把一切好的東西都給兒子的父母,無論怎麼說也不肯吃兒子的牛肉,堅持留給孩子吃。

然後楊某見計劃不成,又到廚房,藉著給父母倒水的名義,在水裡加入亞硝酸鹽,拌好了端給父母,眼睜睜看著他們喝下去。

看著父母掙扎著失去生命,楊某不為所動,打開煤氣罐,按計劃佈置了一個煤氣中毒的現場。

媽媽逼女兒幫兒子還債:一個孩子被毀掉,從父母無條件的溺愛開始

人間慘劇。看到這條新聞的時候,真心覺得兩位老人很悲哀,辛辛苦苦拉扯養大兒子,從小寶寶貝貝,愛他寵溺他,卻養出這麼喪心病狂的白眼狼來。

有太多的數據和實力都在表明,青少年罪犯,大部分是來自缺愛和溺愛家庭。

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總覺得自己是世界中心,總有人能幫自己抗傷害,滿足自己所需要的。可事實上,世界並不會圍著他轉,當自我和現實劇烈衝突,悲劇就開始了。

溺愛就像是一把時時刻懸在孩子頭頂的刀,在你疏忽大意的瞬間,它就成了毀滅孩子的罪魁禍首。

因此,父母所有的過度袒護、無限退讓、一味縱容,都是在把孩子推向一個錯誤的深淵裡,越陷越深。

媽媽逼女兒幫兒子還債:一個孩子被毀掉,從父母無條件的溺愛開始

黑格爾曾說過:人類在歷史長河中學到的教訓就是,什麼都沒學到。

溺愛孩子,一說起這個,估計每個家長都會矢口否認,自己沒有溺愛,可孩子依舊在很多瘋狂的愛裡長大,因為父母總是會給自己找個完美無缺的理由來掩飾自己的溺愛。

就像朱雨辰的媽媽,堪稱是“三無”媽媽:無微不至、無所不能、無孔不入。在她的生活裡、人生裡,早已經喪失了自我,只有子女。

媽媽逼女兒幫兒子還債:一個孩子被毀掉,從父母無條件的溺愛開始

可能在她認為,這樣的愛,才是無私的母親。可惜,無微不至、無所不能、無孔不入的“三無”愛,非但沒能讓孩子感到溫暖,只會讓人覺得窒息。

媽媽以為自己用整個生命在愛孩子,卻沒意識到,這種超級自私的溺愛,對孩子來說,是人生成長過程裡最可怕的傷害。

而溺愛出來的孩子是什麼樣呢?

1. 自私自我。

因為從小習慣了父母的百依百順,習慣了所有人都替他分擔和著想,而他只要負責自己開心就好,所以養成了超級自我、自私的性格。

2.貪婪成性。

因為從小被父母養成了想要什麼就能得到的習慣,幾乎所有慾望都能被滿足,所以長大以後貪婪成性,什麼都想要。為了得到還會不擇手段。

3.慵懶無能。

因為從來沒做過家務和正經事情,一切都由父母包辦,所以什麼都不會,什麼也都不想做,慵懶無能,完全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

前幾年,網友有一段視頻讓很多父母感到心酸:

因為當快遞員的父親沒錢給自己買iPhone7,,1歲的兒子不讓父親進門,甚至破口大罵,讓他跪在自己門前認錯。

“不買耐克阿迪就算了,給我買個李寧也行啊,還是從早市上買的,你還有臉問我為什麼不穿?”

“你給我記著,今年沒有ipone7,我就沒你這個爹!”

僅僅是因為父親沒給自己買名牌,兒子打罵父親甚至讓他下跪認錯。面對這樣喪盡天良的不孝行為,在憤怒的同時,更多人在感慨古話誠不欺我:“嬌兒無孝子,慣子如殺子。”

自己種下16年的惡根,最終收穫16年的苦果,這是父母必然要承受的。

看看曾經“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掉了”的寶貝兒子,父母一味的付出與縱容,最終嬌慣出來的就是這樣一隻想從你身上榨乾最後一滴血的白眼狼、吸血鬼。

媽媽逼女兒幫兒子還債:一個孩子被毀掉,從父母無條件的溺愛開始

其實,在很多時候,父母能給孩子的最大幫助和最好的愛,是放手,而不是插手。

愛孩子是人的原始本能,誰都會,但讓父母們愛孩子,卻又不溺愛孩子,又有多少父母能做到有邊界、有原則的愛呢?

所以,每當想幫孩子分憂解難、遮風擋雨的時候,不妨多問問自己兩個問題:

1.我這麼做,真的能對孩子好嗎?我做這件事,是真的為孩子好嗎?

2.如果我是局外人(不是父母的角度),我會怎麼看待和處理孩子的行為?

把自己從家長的角色和情緒裡剝離出來,才能冷靜的分析,找到答案,而不是被愛孩子的情緒和習慣帶著跑偏。

如果孩子需要的不是父母幫忙,而是承擔和責任, 這時候,父母最好是坦然遠離,讓孩子自己迎風破浪。無聲的愛,才是最大的支持。

如果孩子索取無理的要求和幫助,父母要讓孩子知道,我雖然不能滿足你的要求/雖然這件事情你做錯了,但我還是一如既往地愛你。

我想:

父母對孩子真正的愛,是讓他越長大越開心;

是讓他從三歲到八十歲,都能學會自我獨立,勇敢堅強;

是讓他擁有一生都能活得順順當當的本事,而不是隻能沉溺於童年的幸福。

這才是父母最大的本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