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俗稱「老人頭」的野生菌什麼時候釆?現在還可以釆得到嗎?

若水穿塵591


農村人俗稱“老人頭”的野生菌什麼時候採?現在還能採得到嗎?

“老人頭”野生菌也叫“仙人頭”,剛長出地面的時候白白的,從頭到腳有一層薄薄的胞衣包裹著,就像一個怕冷的老人,所以叫“老人頭”,我們山區人多數叫沙老包。


野生菌一直以來都是雲南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從每年5月底到11月份,幾乎有半年的時間都可以吃不同種類的野生菌。

其中“老人頭”菌就是很普通的一種,外形有點像松茸,不熟悉的人經常會把小的老人頭菌子當做松茸菌。其實仔細辨認還是不難區分,老人頭外形呈白色或者灰白色,松茸呈淡黃色或者米白色,有點夾雜斑點花色。


老人頭菌無特殊氣味,無毒,長大個頭有點大,出菌子時候是一窩一窩甚至是一片,我撿過的老人頭菌最多的用大揹簍也裝不下,最大的一朵菌帽張開時有草帽大,屬野生菌中個頭較大的菌子之一。


老人頭菌一般喜歡長在海拔較高、氣候相對涼爽的松樹林、沙樹下,肉質細膩糯滑,富有彈性並且味道很鮮美,被稱為“植物鮑魚”。

但是就我們山區人來說,老人頭菌價格不高,又不懂得如何烹調,所以新鮮的老人頭不受山裡人歡迎,如果上山採到揹回家,一般就不用洗,直接撕掉皮切成薄片曬成幹菌。


在農村集市上出售的幹菌中老人頭是最多的,白白的,看起來很清秀、乾淨。買回家泡水發後,加入豬排骨或者五花肉做成紅燒菌子,味道特別好,是農村人請客待客的佳餚。


如果喜歡吃老人頭菌的朋友,這個季節還可以採到,也可以在我們當地的野生菌交易市場買到新鮮的或者乾的老人頭,價格也不貴,新鮮的幾十塊一斤,乾的也就100多塊錢!


花腰妹


農村人俗稱“老人頭”的野生菌,也叫仙人頭、雞樅他爹、大腳菇等俗稱,其外形與松茸很相似,但野生老人頭菌往往個頭大、質地細軟、肉質肥厚,尤其是菌體短胖肥碩、菌蓋厚實,就像一個老壽星的光頭樣子,故而得起名“仙人頭”。

老人頭菌也被譽為“植物鮑魚”

對於老人頭菌來說,是一種寄生菌,主要生長在雲貴高原杉樹為主的林中,對於生長環境比較苛刻,因此目前暫未人工栽培種植的!

不過,由於老人頭菌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尤其是含有種類齊全的氨基酸和年輕態因子等,再加上味美可口,堪比鮑魚,故而也被稱為“植物鮑魚”!不過,老人頭菌雖然生吃沒問題,但口感並不好吃,一般還是經過開水焯一下,然後再涼水浸泡後炒著吃的!



老人頭菌的採集時間

對於雲貴高原地區來說,幾乎沒有不產菌的地方,算是各類野生菌絕佳的生長環境。也因此,在雲南的野生菌就高達250種以上,光食用菌類就佔到了世界總種類的一半以上!

對於採菌的時間,一般是每年的6月~10月為主要的菌季!一般可以採集到老人頭菌、雞樅菌、竹蓀、松茸、舞茸等菌類!記得看過一家這類菌推廣時間為7月1日~9月30日,應該這期間是上市的時期吧!

不過,由於近幾年人們對於野生菌類的大量需求,使得很多人加入到了採摘行列中來,也因此,很多野生菌類面臨“彈盡糧絕”的窘境!而對於老人頭菌來說,由於生長環境比較苛刻,再加上大量採摘,可能不像以前那麼好找到了!不過,現在網上卻有很多賣的,不知道是不是真貨!

以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繼續補充觀點看法!


龍百曉生


老人頭這種菌我們這裡本地人稱沙老包,現在還可以採到。此菌也有人叫仙人頭、大腳菇、雞樅爹等。這種菌外表潔白,氣味清香,


吃時肉質細膩糯滑,富有彈性。味道十分鮮美,被人們稱譽為“植物鮑魚”。老人頭菌富含植物蛋白、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特別是含有的氨基酸種類比較多。

中醫認為:此菌有補脾益腎、滋陰壯陽、理氣排毒、健骨強身的功效。可治療氣血兩虧、神疲乏力、腰膝痠軟、面色無華等中老年易得之症。

此種菌常出在一種名叫沙老樹的落葉松樹下,出菌時間大約在8,9,10這三個月。今年小丫去了幾次山上,都沒撿到此菌,市場上也沒有人售賣。


經有經驗的人說,此菌在“土黃天”前後出,也就是十月份這幾天。這幾天陰雨綿綿,小丫可沒精神上山,今年有可能錯失吃到這種美食的機會了。

其實我覺得新鮮的老人頭不是那麼好吃,吃時感覺和市場上的雞腿菇毫無兩樣,而且微酸。

倒是真正好吃的老人頭是切片曬乾後,過些時間後用水發泡炒紅燒肉吃。此時的老人頭一點也不老,反而脆嫩香純,非常好吃。


我們這裡結婚請客事,辦得好的人家還興賣此菌炒紅肉待客。所以屬於上品,高檔菜類。其實幹菌很輕,一斤泡水後可以發一大盆了。

幹品老人頭菌也分等級的好壞,好的菌片潔白肉頭厚,市場價二百多元一市斤。一般有點碎,顏色喑的一百五,六就可以買到。

市場上也有些不良商販倒賣假老人頭菌的,小丫就買過一次,看著菌塊又白又大,其實是老的雞腿菇曬的。吃時嚼都嚼不動。

老人頭菌是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熱量的天然野生菌,還是減肥的一種食品呢。如果你逛市場,

恰巧看到了,別錯過買點嚐嚐。新鮮的老人頭菌合適的烹飪方法是熘、炒、拌、煲、爆、燉等。

關注泥糖小丫,看三農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