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暴跌的几种可能(二)——一个东北小镇的房价崩盘之路

塔镇是一个典型的由国营农场发展起来的乡级东北小镇,其地处北大荒,距离东面最近的城市二百公里(是一个三线城市),距离西面最近的城市三百公里(是一个五线城市),距离最近的两个县城也有至少一百公里,周边只有几个规模一般的乡村。

房价暴跌的几种可能(二)——一个东北小镇的房价崩盘之路

东北稻田

从上世纪五十年建场开始,塔镇在计划经济时代像那时候的大东北一样风光,以军转干部为骨干,北京、上海、广东、四川……从全国各地来援建的人们汇聚在这里。机械修配厂、罐头厂、糖厂纷纷建立,小学、中学、中专、医院、电影院、俱乐部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农业生产和财政拨款让塔镇人的生活水准比周围几座城市的居民都要好。

但这样的好日子显然只存在于特定的经济时期,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的时候,这种极不符合市场经济的低效经济体注定要被淘汰出局,而仅仅是时间问题。

房价暴跌的几种可能(二)——一个东北小镇的房价崩盘之路

雨后彩虹

许多塔镇居民开始外出闯荡,有些是考学,有些是外调,还有一些是出去闯荡,因为这里有全国所有省份的人,所以很多人去投奔自己在老家的亲朋好友,留下的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继续依靠单位生活,甚至幻想着能子子孙孙一直吃单位这碗公家饭。

渐渐的,机械修配厂、罐头厂、糖厂都倒闭了,电影院、俱乐部也废弃了,农业生产所产生的效益远远不够塔镇吃财政饭的庞大人口的开支,几万居民的收入基本依靠上级财政拨款,塔镇从计划经济时代大幅盈利的状态变成了财政的大包袱。此时,就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这里遇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整个地区受灾严重。

房价暴跌的几种可能(二)——一个东北小镇的房价崩盘之路

平静的河流

对于塔镇来说,既然小镇大部被毁,那么此时整体搬迁到就近的城区逐步融入城市中是最好的选择,但因为很多原因,塔镇却选择了在原地灾后重建,于是,几十座崭新的住宅楼就在这远离城市的黑土地上拔地而起。

但大趋势无法阻挡,塔镇的各部门从上到下混日子,子弟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升学率还远不如周边乡村的学校,使得忧心子女教育的家长宁可不远百里送孩子去市里就学。农场医院在出了几起医疗事故后干脆连病都不看了,反正都是事业编,不治病也照发工资,居民就医只能去周边乡镇的小医院,或者去更远的市区医院。

房价暴跌的几种可能(二)——一个东北小镇的房价崩盘之路

居民楼

但就在这样一种状态下,随着全国房价上涨周期的到来,塔镇的房价也水涨船高,一些头脑灵活的居民开始去周边城市购房,大部分居民依然选择坚守在这里。就在这之后,塔镇人做了一个无法挽回的错误决定。

2012年,塔镇决定新建几十栋住宅楼,似乎是受到全国房价上涨的鼓舞,大部分塔镇居民加入了购买本地新房的队伍,也就是在这一年,塔镇房价达到了其最高点。

几年后的一件事让塔镇房价彻底崩盘。

这就是塔镇的国营农场机构要整体搬迁到市里,此事一出,塔镇房价瞬间暴跌。塔镇房价最高时接近2000,如今连800都不到,这还是有价无市的情况下。有人在2012年花15万购买塔镇新房,又花15万装修后,最终以总价10万的价格卖给附近种地的村民。塔镇居民寄希望于附近乡村的农民能接手他们的住房,但笔者估算了一下,以塔镇住房的规模,即便把周围几个乡的农民都搬过来也填不满,更何况周边的农民也都在城市买房置业。

这是一个百分百真实发生的故事,虽然有些人或许感觉这更像一个有关东北的寓言。但笔者只想说,这就是一个小镇房价崩盘的真实案例,请不要胡乱联想到什么空军专家预言N次的全国大规模的房价崩盘。

上一篇说了,现在的确有些地方的房价在大幅下跌甚至是暴跌,但这种情况对于普通人来说恐怕不是好消息,反而是更可怕的结果。笔者讲这个故事就是为了回应上一篇的内容,房价暴跌的第二种可能就是,当一个地区的房价在自然状态下大幅下跌甚至是崩盘的时候,往往意味着这个地方已经没人愿意住了,这时候这里的房价再便宜你也不会去买。

暂且不说塔镇这样的乡村级小镇,就说笔者的一位朋友在六年前离开城市回到县城老家结婚,当时他以2000块每平米的价格购买的住房如今依然是2000块。再往远说,笔者的很多亲戚在2009年集体在山东一个乡镇团购房子,当时也是2000出头的房价,十年过去了价格依然不变。

其实,空军专家所高呼的房价腰斩、网民们所期盼的房价暴跌,都是指大中城市特别是一二线热门城市。而现实却是当塔镇这样的乡村小镇房价暴跌、县城的房价几年停滞往往意味着人口向大中城市流动。县城及以下房价越跌,大中城市的房价就越涨,对于一心期盼房价如空军专家所言暴跌的人们来说,这才是最可怕的消息。因为人们想买房也是想买好地方的房,而不是被荒废的地方。

暴力犯罪频发的底特律城区房价降到一美元一套,荒废的意大利小镇房价降到一欧元一套,但依然鲜有人问津,就像塔镇一样,即便房价降到一块钱一套,你会去那里购买么。

房价暴跌的几种可能(二)——一个东北小镇的房价崩盘之路

现在媒体炒作房价下跌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空置房和人均居住面积过剩,而一个被唱空派媒体有意忽略的一个关键点就在这里,中国是一个面积近一千万平方公里的大国,不是香港那样寸土寸金的弹丸之地,全国确实有很多空置房,人均居住面积看起来也过剩,

但很多房子都是建在像塔镇这样逐渐被废弃的地方和越来越无人问津的县城,以及各种远离大中城市的地方

房价暴跌的几种可能(二)——一个东北小镇的房价崩盘之路

2007~2016年间,84座城市出现“收缩”的城市,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吴康副教授统计绘制

房价普涨的时代早已过去,不同地方房价的差异会越来越大,人往高处走,要想更理性的看清房价的未来,不要总是被空军专家浑水摸鱼的套路给骗了。很多人总是担心会碰上

泡沫,下一篇就来说说这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