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中國影視劇是怎麼走紅非洲的?

揭秘:中國影視劇是怎麼走紅非洲的?


本期“聚焦中國與非洲”專欄,小百通為你推薦對四達時代集團副總裁郭子琪的專訪,一起來聽聽中國影視劇走紅非洲背後的故事。

揭秘:中國影視劇是怎麼走紅非洲的?


小百通:為什麼想把中國的影視劇推薦到非洲?

郭子琪:四達時代從2002年開始拓展海外市場,2007年,我們在盧旺達成立了第一家公司,2008年開始運營。

剛開始運營時,我們就有中國影視劇頻道。當時提供這個頻道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向在非洲工作和生活的中國人提供家鄉服務。播出不久之後,不斷地有非洲的朋友說這些劇很好看,很新鮮,但是聽不懂。

2011年,公司成立了譯製中心,開始在中文影視劇頻道里增加英語和法語字幕。2013年前後,我們開始增加英語和法語的配音。

之後這個頻道的收視效果越來越好,但是還是無法滿足需求。比如在坦桑尼亞,百分之百的人聽得懂斯瓦西里語,但是能夠聽懂英語的人還是不多的。這種情況下,非洲本地語的配音就提上了日程。2015年,公司率先選了兩個語種做了兩個中國影視劇頻道——斯瓦希里語頻道、豪薩語頻道。

揭秘:中國影視劇是怎麼走紅非洲的?


▲ 圖說:四達北京總部譯製配音中心,外籍配音演員在做配音。如今,四達譯製配音中心能夠為中、英、法、葡、斯瓦西里、豪薩、約魯巴、烏干達等十個語種進行譯製配音。

這兩個頻道在2015年1月開始準備,8月1日上線播出,年底的收視率調查系統顯示,這兩個頻道躍居最前面。

從此我們意識到,要想在非洲輸出影視劇,語言是非常重要的。再好的故事,再好的劇情,觀眾聽不懂不會有好的效果。

後來,現有的配置已經滿足不了常年的播出需求,在中國要找會說斯瓦西里語、會說豪薩語的人真的很難。2016年,我們在坦桑尼亞搞了一次斯瓦西里語配音大賽。在一個月的比賽時間裡,報名者有幾千人,最小的只有十幾歲,最大的已經70多歲。這次大賽的前十名獲得了到北京來工作的機會,做我們斯瓦西里語的配音。

坦桑尼亞的經驗成功後,我們就把它複製到了尼日利亞、贊比亞、莫桑比克等國。我們想把這種方式推廣到有需求的非洲國家去,讓更多的非洲人把喜歡的中國影視劇翻譯成當地人聽得懂的語言播出。

小百通:影視劇在當地取得的效果如何?

郭子琪:越來越多的非洲人開始喜歡中國的影視劇。現在我們已經有幾十位非洲籍員工在做各種語種的配音。本地的員工來配音,效果是非常好的。本土的人講本土的話,播出的感覺更地道,當地人聽起來就會更舒服。

小百通:您感受到的非洲文化是什麼樣的?

郭子琪:客觀來講,中國跟非洲相隔一萬多公里,兩者的文化差異是很大的,但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

比如都重視家庭,都重視孩子教育。越來越多的非洲人渴望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機會和條件。

揭秘:中國影視劇是怎麼走紅非洲的?


▲ 圖說:“影視大篷車”工作人員與贊比亞當地兒童道別。“影視大篷車”下鄉放映活動是四達時代重點打造的宣傳活動,旨在將中國優質節目送到非洲觀眾的家門口。

隨著瞭解的不斷加深,兩者的文化也在不斷地融合。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加班,中國人做事比較拼,不分週末還是上班時間,只要有事情,大家都會積極工作。但是非洲人不是,他們覺得休息時間就應該休息,給多少加班費都不稀罕。現在隨著我們在一起工作的時間越來越長,我們的文化也開始與當地融合,非洲員工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前段時間,我們搞一些重大活動,很多非洲員工都跟中國員工一樣,沒日沒夜地工作,他們覺得這是公司的需要,是事業的需要。這種事情以前我們是不敢想的。

另一方面,中方員工對於非洲的理解和尊重也在不斷地加深。

曾經不少人問我,四達這些年是怎麼融入非洲,怎麼處理中非之間的人際關係的?有沒有矛盾?有沒有外籍員工跟公司之間發生衝突?其實也不是沒有,但是我們一直在把握一個原則,就是尊重。

非洲人非常強調尊重,要尊重他的宗教信仰,要尊重他的文化。比如他們不僅僅在週末祈禱,即使在上班時間,到了該祈禱的時候,他就會找一個地方去祈禱。開始的時候中國管理人員就會想,上班時間你怎麼能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呢,但是後來我們意識到這是他們的信仰,我們要尊重他們。在這些方面,我們不僅僅是尊重,還可能會提供條件,當他們去祈禱的時候,我們就悄悄地到旁邊去。這種對彼此的尊重,讓團隊裡的人都覺得很好。所以我們的公司人員,包括非洲員工,穩定性相當高。

揭秘:中國影視劇是怎麼走紅非洲的?


▲ 圖說:四達對來自贊比亞國家電視臺、贊比亞新聞通訊社的200多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以促進贊比亞由模擬電視向數字電視整轉。

小百通:您覺得非洲文化哪些方面值得我們學習?

郭子琪:有很多。我們接觸的非洲朋友很多,除了員工之外,也有很多高層和從事媒體職業的人。

很多的非洲官員素質很高,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他們對於信息化、數字化等現代科技問題理解得非常深刻。

他們對於自己國家也都有著很高的期許,在看到中國的快速發展之後,他們很希望更多地去接觸中國,瞭解中國,那種向中國學習的渴望是很強烈的。有一次我接待坦桑尼亞的一位前總統,就問你們全家晚飯之後幹什麼?他說我的幾個兒子兒媳婦還有夫人都會看電視,而且很喜歡看你們中國的電視劇。

贊比亞的一位女部長也曾跟我提到,她很喜歡看中國的電視劇,因為中國的電視劇是教人向上,正能量的。要人民好好地工作,努力地生活,創造價值讓生活變得更美好,讓國家變得更美好。看到中國現在這麼繁榮,看到中國人的家裡都這麼漂亮,每個人這麼認真地對待工作,這對我們的人民是好事,讓他們也變得像你們一樣那該多好,所以我們歡迎。

我覺得這些話講得很真誠。因為她透過一部普通的電視劇看到了對人民、對社會發展的潛在影響,所以她願意讓我們的影視劇走進去。

揭秘:中國影視劇是怎麼走紅非洲的?


▲ 圖說:四達北京總部播控中心,工作人員觀察著大屏幕,確保向非洲國家播出的每一個節目畫面清晰、傳輸無差錯。 

小百通:您有沒有考慮過把非洲優秀的的影視作品引進到中國?

郭子琪:考慮過。

非洲有很多很好的紀錄片,比如馬賽馬拉大草原動物遷徙等等。我們正計劃把優秀的紀錄片、真人秀等引進來,讓中國人有一個真正瞭解非洲的窗口。

小百通:您對中非之間的文化交流有什麼期待呢?

郭子琪:隨著非洲廣播電視數字化的快速發展,隨著互聯網全球化的快速推進,我相信非洲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一定會越來越豐富。今年1月,四達帶著中國的七家動漫企業的公司跟尼日利亞的16家動漫製作公司合作,把尼日利亞的動畫片引進了中國,也把中國的動畫片引到了尼日利亞。我們現在正在跟華夏電影合作,與南非等國家談院線的落地合作,把更多更好的優秀中國電影帶進非洲的院線。

我們想用不同的方式,互聯網也好,院線也好,電視也好,影視大蓬車也好,真正把電影送到非洲農村去,給我們中國和非洲人民提供更多相互瞭解的機會和條件。

出品 / 中國外文局融媒體中心

採訪 / 鍾磊、程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