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影视剧是怎么走红非洲的?

揭秘:中国影视剧是怎么走红非洲的?


本期“聚焦中国与非洲”专栏,小百通为你推荐对四达时代集团副总裁郭子琪的专访,一起来听听中国影视剧走红非洲背后的故事。

揭秘:中国影视剧是怎么走红非洲的?


小百通:为什么想把中国的影视剧推荐到非洲?

郭子琪:四达时代从2002年开始拓展海外市场,2007年,我们在卢旺达成立了第一家公司,2008年开始运营。

刚开始运营时,我们就有中国影视剧频道。当时提供这个频道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向在非洲工作和生活的中国人提供家乡服务。播出不久之后,不断地有非洲的朋友说这些剧很好看,很新鲜,但是听不懂。

2011年,公司成立了译制中心,开始在中文影视剧频道里增加英语和法语字幕。2013年前后,我们开始增加英语和法语的配音。

之后这个频道的收视效果越来越好,但是还是无法满足需求。比如在坦桑尼亚,百分之百的人听得懂斯瓦西里语,但是能够听懂英语的人还是不多的。这种情况下,非洲本地语的配音就提上了日程。2015年,公司率先选了两个语种做了两个中国影视剧频道——斯瓦希里语频道、豪萨语频道。

揭秘:中国影视剧是怎么走红非洲的?


▲ 图说:四达北京总部译制配音中心,外籍配音演员在做配音。如今,四达译制配音中心能够为中、英、法、葡、斯瓦西里、豪萨、约鲁巴、乌干达等十个语种进行译制配音。

这两个频道在2015年1月开始准备,8月1日上线播出,年底的收视率调查系统显示,这两个频道跃居最前面。

从此我们意识到,要想在非洲输出影视剧,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再好的故事,再好的剧情,观众听不懂不会有好的效果。

后来,现有的配置已经满足不了常年的播出需求,在中国要找会说斯瓦西里语、会说豪萨语的人真的很难。2016年,我们在坦桑尼亚搞了一次斯瓦西里语配音大赛。在一个月的比赛时间里,报名者有几千人,最小的只有十几岁,最大的已经70多岁。这次大赛的前十名获得了到北京来工作的机会,做我们斯瓦西里语的配音。

坦桑尼亚的经验成功后,我们就把它复制到了尼日利亚、赞比亚、莫桑比克等国。我们想把这种方式推广到有需求的非洲国家去,让更多的非洲人把喜欢的中国影视剧翻译成当地人听得懂的语言播出。

小百通:影视剧在当地取得的效果如何?

郭子琪:越来越多的非洲人开始喜欢中国的影视剧。现在我们已经有几十位非洲籍员工在做各种语种的配音。本地的员工来配音,效果是非常好的。本土的人讲本土的话,播出的感觉更地道,当地人听起来就会更舒服。

小百通:您感受到的非洲文化是什么样的?

郭子琪:客观来讲,中国跟非洲相隔一万多公里,两者的文化差异是很大的,但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

比如都重视家庭,都重视孩子教育。越来越多的非洲人渴望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条件。

揭秘:中国影视剧是怎么走红非洲的?


▲ 图说:“影视大篷车”工作人员与赞比亚当地儿童道别。“影视大篷车”下乡放映活动是四达时代重点打造的宣传活动,旨在将中国优质节目送到非洲观众的家门口。

随着了解的不断加深,两者的文化也在不断地融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加班,中国人做事比较拼,不分周末还是上班时间,只要有事情,大家都会积极工作。但是非洲人不是,他们觉得休息时间就应该休息,给多少加班费都不稀罕。现在随着我们在一起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我们的文化也开始与当地融合,非洲员工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前段时间,我们搞一些重大活动,很多非洲员工都跟中国员工一样,没日没夜地工作,他们觉得这是公司的需要,是事业的需要。这种事情以前我们是不敢想的。

另一方面,中方员工对于非洲的理解和尊重也在不断地加深。

曾经不少人问我,四达这些年是怎么融入非洲,怎么处理中非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有没有矛盾?有没有外籍员工跟公司之间发生冲突?其实也不是没有,但是我们一直在把握一个原则,就是尊重。

非洲人非常强调尊重,要尊重他的宗教信仰,要尊重他的文化。比如他们不仅仅在周末祈祷,即使在上班时间,到了该祈祷的时候,他就会找一个地方去祈祷。开始的时候中国管理人员就会想,上班时间你怎么能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呢,但是后来我们意识到这是他们的信仰,我们要尊重他们。在这些方面,我们不仅仅是尊重,还可能会提供条件,当他们去祈祷的时候,我们就悄悄地到旁边去。这种对彼此的尊重,让团队里的人都觉得很好。所以我们的公司人员,包括非洲员工,稳定性相当高。

揭秘:中国影视剧是怎么走红非洲的?


▲ 图说:四达对来自赞比亚国家电视台、赞比亚新闻通讯社的200多名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促进赞比亚由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整转。

小百通:您觉得非洲文化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郭子琪:有很多。我们接触的非洲朋友很多,除了员工之外,也有很多高层和从事媒体职业的人。

很多的非洲官员素质很高,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他们对于信息化、数字化等现代科技问题理解得非常深刻。

他们对于自己国家也都有着很高的期许,在看到中国的快速发展之后,他们很希望更多地去接触中国,了解中国,那种向中国学习的渴望是很强烈的。有一次我接待坦桑尼亚的一位前总统,就问你们全家晚饭之后干什么?他说我的几个儿子儿媳妇还有夫人都会看电视,而且很喜欢看你们中国的电视剧。

赞比亚的一位女部长也曾跟我提到,她很喜欢看中国的电视剧,因为中国的电视剧是教人向上,正能量的。要人民好好地工作,努力地生活,创造价值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让国家变得更美好。看到中国现在这么繁荣,看到中国人的家里都这么漂亮,每个人这么认真地对待工作,这对我们的人民是好事,让他们也变得像你们一样那该多好,所以我们欢迎。

我觉得这些话讲得很真诚。因为她透过一部普通的电视剧看到了对人民、对社会发展的潜在影响,所以她愿意让我们的影视剧走进去。

揭秘:中国影视剧是怎么走红非洲的?


▲ 图说:四达北京总部播控中心,工作人员观察着大屏幕,确保向非洲国家播出的每一个节目画面清晰、传输无差错。 

小百通:您有没有考虑过把非洲优秀的的影视作品引进到中国?

郭子琪:考虑过。

非洲有很多很好的纪录片,比如马赛马拉大草原动物迁徙等等。我们正计划把优秀的纪录片、真人秀等引进来,让中国人有一个真正了解非洲的窗口。

小百通:您对中非之间的文化交流有什么期待呢?

郭子琪:随着非洲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快速发展,随着互联网全球化的快速推进,我相信非洲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一定会越来越丰富。今年1月,四达带着中国的七家动漫企业的公司跟尼日利亚的16家动漫制作公司合作,把尼日利亚的动画片引进了中国,也把中国的动画片引到了尼日利亚。我们现在正在跟华夏电影合作,与南非等国家谈院线的落地合作,把更多更好的优秀中国电影带进非洲的院线。

我们想用不同的方式,互联网也好,院线也好,电视也好,影视大蓬车也好,真正把电影送到非洲农村去,给我们中国和非洲人民提供更多相互了解的机会和条件。

出品 / 中国外文局融媒体中心

采访 / 钟磊、程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