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第一善書《太上感應篇》六句精華,助你改善人生際遇!

《太上感應篇》是道教經典著作之一,全文篇幅很短,僅1200多字,曾被人譽為“古今第一善書”。書中主要講述了因果之報,並詳細闡述了善惡的標準和因果的道理。在浮躁的時候,讀讀此書,並依書中所述,常常反思自己的言行,揚善棄惡,對提高自身修養、改善人生際遇,都會大有裨益。

古今第一善書《太上感應篇》六句精華,助你改善人生際遇!

1.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譯】人的禍福,沒有一定的門路,全都是自己感招來的。善惡的報應,就如同影子跟著身體一樣,永遠都不會分離。

【悟】這四句是全文的中心和總綱,前兩句講述感應之理,後兩句闡明報應之事。每個人的人生際遇為什麼都不同?其實都與行善行惡行有著莫大的關係。

古今第一善書《太上感應篇》六句精華,助你改善人生際遇!

2.不履邪徑,不欺暗室。

【譯】凡是不正經的地方,都要視為邪徑退避不去。就是在別人所看不見聽不到的陰暗房間,也要能夠規範言行,絲毫都不願意欺騙別人。​

【悟】“邪徑”就是與違背良知的思想行為,一定要避免。古人說:“君子慎獨,不欺暗室”,一個真君子,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表裡如一,即使在人不知鬼不覺的時候,也要嚴格要求自己。

古今第一善書《太上感應篇》六句精華,助你改善人生際遇!

3.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

【譯】佈施給他人的恩惠,不要想著回報。贈送給他人的財物,也不要後悔。

【悟】真正的恩和愛都是無條件的,給予的時候想著回報就不是真心了。如果還想要報酬或是專務虛名,那就不是善行了。

古今第一善書《太上感應篇》六句精華,助你改善人生際遇!

4.​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譯】心中起了善念,善行雖然還沒有去做,就已經感動吉神跟隨著護衛。或是心中起了惡念,惡行雖然還沒有去做,就已經感動凶神跟隨著監察。

【悟】善惡只在“起心動念”間,福禍就能變化如此之大,更何況若付諸於行動。因此,戒除惡行首先要戒除惡心。

古今第一善書《太上感應篇》六句精華,助你改善人生際遇!

5.其有曾行惡事,後自悔改,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久久必獲吉慶,所謂轉禍為福也。

【譯】若是曾經做過惡事,後來自己懺悔改過,並且能斷除一切的惡事,奉行一切的善事,這樣行之久久,必定能夠獲得吉祥喜慶,也就是所謂的轉禍為福。

【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錯,重要的是要知道反思自己的過錯,改過自新,斷惡修善,才能夠轉禍為福。

古今第一善書《太上感應篇》六句精華,助你改善人生際遇!

6.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兇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胡不勉而行之?

【譯】善人,因為他的語言善、目光善、行為善,在一天之中,就有了三件善行,等到三年滿了,他的善行也就圓滿了,上天必定會賜福給他。而常做惡事的人,因為他的語言惡、目光惡、行為惡,在一天之中,就做了三件惡行,等到三年滿了,他也就惡貫滿盈的了,上天必定會降禍於他。所以人為什麼不肯勉勵力行眾善,以轉禍為福呢?

【悟】善惡有報,勤勉行善,天會動容。《太上感應篇》其實就是在教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聽之還要行之,將其落實到生活中去,自然會有好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