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教父:他是打敗麥當勞的人,當年可能就是他拒絕了馬雲

俗話說得好啊:民以食為天;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當代中國正處於經濟蓬勃發展的階段,對快餐的需求必然也是與日俱增。要說其中最出名的快餐品牌,肯德基定是當之無愧,可以說是婦孺皆知了。其實在國外,麥當勞的名聲要比肯德基大,但在百勝大中華區總裁蘇敬軾的帶領下,肯德基在中國的店面由起初的4家擴大到如今的4000多家,成為中國最大的快餐企業。

肯德基教父:他是打敗麥當勞的人,當年可能就是他拒絕了馬雲

與蔡衍明先生所崇尚的街頭教育所不同的是,蘇敬軾先生在課堂上剛學到的知識更令自己受益匪淺。他曾先後就讀於臺灣大學、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和美國沃頓商學院,並先後取得了大學學位、碩士學位和工商管理學位。在百勝公司工作之前,他曾在寶潔公司任職,積累下了不少社會經驗,對他今後在中國推展肯德基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1998年,蘇敬軾擔任百勝大中華區總裁,自此他便全心將肯德基帶進中國市場。

肯德基教父:他是打敗麥當勞的人,當年可能就是他拒絕了馬雲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此句寫出了登高望遠的豪情壯志。對於身高1.9的蘇敬軾來說,眼光確實比常人要長遠很多。麥當勞起初在中國開店時,選擇的都是北京、上海一類的一線城市,他覺得只有一線城市才能消費得起。但與麥當勞不同的是,他選擇快速擴張這一戰略,也就是儘可能地多開店。他曾說過:“擴張是搶佔市場非常有效的手段。”於是到了2006年底,肯德基大大小小上千家店已經基本完成了在全中國的佈局,成為了人盡皆知的快餐品牌。

肯德基教父:他是打敗麥當勞的人,當年可能就是他拒絕了馬雲

肯德基之所以能在中國立穩腳跟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他不斷的創新、不斷地注入新鮮的血液以及推廣出與中國人口味相適宜的米粥、燒餅、豆漿油條等等的中式餐飲。他曾說過:“單一的菜單很難適合所有人,所以肯德基要以多元化的菜單,豐富的產品來匹配消費者。”是啊,過度單一會讓消費者產生消費倦怠的心理,給企業的發展也帶來了一定不利的因素。就好比現在流行起來的烤涮一體的飯店,不正是時代發展所產生的產物嗎?以筆者所見,融入過多的中式餐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對對洋快餐的“背叛”,但也正是這種創新不斷促使著社會的發展。

肯德基教父:他是打敗麥當勞的人,當年可能就是他拒絕了馬雲

任何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會出現瓶頸期,肯德基自然也不例外。蘇丹紅事件和速成雞事件都給了蘇敬軾當頭一擊。遇到困難,毫不退縮,直面問題,果斷出擊。蘇敬軾親自出鏡,通過各大媒體向群眾道歉和承諾,並親自試吃雞肉,以此證明。正如古語所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也正是這一個個的困難,鞭策著肯德基不斷地向前發展。

肯德基教父:他是打敗麥當勞的人,當年可能就是他拒絕了馬雲

在中國推廣洋快餐的同時,他也在極力把中式餐飲帶向世界。他曾說過:“麥當勞人說他們的血液裡留的是番茄醬,但我的血液裡流的還是中國人的血液,我也不是天天吃肯德基的。”

馬雲買肯德基股份的事情也因為早年馬雲曾求職肯德基被拒絕,如今“買下”肯德基,如此勵志的故事確實讓人讚歎。蘇敬軾在2015年宣佈退休,馬雲在2016年9月買入百勝中國的股份,如果肯德基中國之父蘇敬軾還在的話,可能變數就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