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決定是否處死呂布時,身旁明明站著郭嘉,爲何偏要問劉備?

秦徵說


作為一個高智商的人才,這難道不是郭嘉讓曹操問劉備的嗎?

呂布:我和丞相一起,天下定為我所定。曹操:玄德公怎麼看。劉備:君不見董卓與丁建陽呼?呂布卒。先記住一句話,忠誠是所有領導者最看重的最基礎品質,三國時代忠誠是個極其稀缺的東西。帝王留下的人首先是對自己沒有威脅,此外會給自己帶來好處——利益或者名聲。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曹阿瞞說這句話時認真的!是認真的!是認真的!重要的話說三遍。曹阿瞞一生用實際行動告訴你何為把危險扼殺在萌芽中——寧可錯殺不可錯放過。逃亡的途中,呂伯奢一家本來要殺豬款待曹操,因曹操疑心以為要把自己捆起來殺了,不分青紅皂白,立刻殺了呂伯奢一家。曹操作為一個太監的養子的兒子,家境雖然殷實,但是身份總是會被人詬病。這也讓曹操疑心病極其重。
曹操的這句名言,翻譯過來就是:我可以不忠誠,但是你們得對我忠誠。我們看看曹操身邊的重要將領:曹仁、夏侯惇、夏侯淵、曹洪、曹彰、曹休,都是自己的本家;李典、樂進、于禁、徐晃都是跟著自己起家的;至於張遼、張頜等人投降的將領,等到這群老將老去,也就是經過了忠誠的考驗之後,才獲得重用的。年輕時候的曹操,經歷了從東漢昏暗的年代到各地軍閥混戰的時代。見證了太多的陰謀詭計,見證了太多的翻臉不認人,所以曹操才會有如此重的疑心病,否則他有一百個腦袋也被砍光了。
曹操問劉備這就是帝王心術,曹操在攻伐呂布的時候,恐怕早就在大帳裡何郭嘉不止一次討論過如何處置呂布的問題了,在還未攻破徐州的時候就已經決定要殺呂布了。曹操問劉備,其實是看劉備是不是對自己有什麼“不軌”——哪怕是想法曹操、劉備、孫權最看重的是什麼?是忠誠。一個對自己不忠誠但是有才能的將領,只能在不得已的時候才能用一下。曹操為啥喜歡關二爺,不僅僅是因為能力,更重要的是關二爺忠義;劉備窮的都只剩下褲衩了,不知死活,關二爺還能始終不變心;還有當陽長坂坡的趙雲,不僅僅是能力,八十萬軍隊,換做別人,早投降逃跑了;但是趙雲能夠不顧生死,單槍匹馬抱著阿斗在曹軍中來回衝殺。這不僅僅是能力,還代表著一個人是否靠譜——是不是忠義;曹操看重的就是這個,對既有能力,又十分忠義的人投資,是最大的回報。
曹操懂得——對人才的投資獲得的回報是最大的。比如關羽,解白馬之圍,直接讓自己的軍心大振,讓敵方膽寒。在三國裡,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這句話看似沒毛病,但是卻存在一個致命的問題——忠誠。今天你的良臣,明天可能提著刀來砍你。所以,對於呂布這樣一個先為了財寶殺了乾爹丁原,而後為了美女殺了乾爹董卓,🈶️認了王允做乾爹,徐州劉備收留了呂布,呂布反而奪取了劉備的徐州,呂布身上最致命的缺點就是——這人沒有忠義。上一秒他還叫你乾爹,下一秒就可能拿著大方天畫戟逼著你叫爺爺。
曹阿瞞這樣一個疑心如此重的人,怎麼可能會收容一個毫無忠義的呂布?殺不殺呂布,曹操心中早有定奪,如果這種事情他還要問別人,那麼曹操活不過兩集,別說徵呂布了,恐怕徵呂布的時候墳頭草都已經五尺多高了。所以,你明白了吧!
三國裡為何總是喜歡花大力氣勸降那些不怕死的人,因為這類人靠譜忠誠。比如,曹操破徐州後,張遼不怕死,曹操留下了他。劉備入西川,也是勸降了一堆反對他,不投降他的人。尤其是黃權,不但勸降,還委以重任。

最後講一個故事:一個人養了兩個寵物,一個鸚鵡,一個藏獒,一天這個人出差,讓他弟弟照顧家,對他弟弟說:藏獒隨便逗。鸚鵡不要逗。過了幾天,藏獒怎麼逗都可以。於是弟弟就想逗逗鸚鵡,剛逗了一下鸚鵡。只聽見鸚鵡對藏獒說:咬他。藏獒上去把弟弟咬了。主人回來後,帶了只八哥,一看弟弟被咬了,就知道弟弟逗鸚鵡了,二話不說,直接把鸚鵡抓住剁了。

又過了幾天,主人又出去了;讓爸爸替他看家。給爸爸說:藏獒隨便逗,八哥不要逗。爸爸呆了幾天,老是逗藏獒覺得沒趣,於是就逗八哥。結果,爸爸不管怎麼逗八哥,八哥就是不開口。主人回來了一看,爸爸在逗八哥,八哥一直說:主人吉祥。主人很欣慰,給八哥價了好的食糧。

現在,劉備的位置就是那個八哥。


嘟嘟讀讀


是否處死呂布,郭嘉與曹操應該提前溝通過,曹操心中已有定數。他徵詢劉備的意見,明著是給足劉備的面子,實則暗含三重意思。


一:如果劉備為呂布說好話,讓自己免其一死。那就證明劉備並非真心投奔自己,他還有野心。欲在將來,與呂布合力對付自己。因為呂布雖奪了劉備的徐州,然對他對劉備有轅門射戟的救命之恩,倆人並未情斷義絕。所以,今天只要劉備開口為呂布求情,那就把他倆一塊收拾,永絕後患。

二:如果劉備建議殺掉呂布,這才最合情理,最合曹操的心意。像呂布這種見利忘義、反覆無常的小人,天地所不容。劉備想讓自己殺呂布,一是欲報奪徐州之仇,二也是一種善意的提醒,說明劉備投奔自己並無二心。



三:殺呂布的黑鍋必須讓劉備背上,這樣不僅能抹黑劉備寬厚仁義的形象,而且很容易給人一種假象:殺呂布是劉備提議的,並非他曹操的初衷。由此,呂布的手下必怨恨劉備,而自己則可落個惜才愛才的美名。

曹操不愧為梟雄,這次徵詢劉備的意見可謂一箭三雕,不僅探視了劉備投奔自己真偽,更藉此籠絡了呂布手下將士的心。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曹操城府之深,三國第一人也。曹操用人,常常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孔融讓梨,以賢德傳於世,而曹操又以不孝而殺之,楊修聰明 ,曹操面前,小聰明暴露無遺,華而不實,最後下場開悲…………。三國之中,曹操手下,名人賢士多如牛毛,真正能讓曹操心服口服的卻鳳毛麟角。

曹操看劉備,早知其虛仁假義,作為白手起家的劉備,大肆炫染仁義,是他唯一的資本,這是曹操一眼看透的。曹操煮酒論英雄,是欣賞劉備雖無立錐之地,卻心有大志,這是劉備瞞不過曹操的,曹操沒以為是威脅,就是了解劉備是個按章出牌的人,在當時的亂世之中,曹操需要多幾個像劉備這樣的人出現,劉備在曹操眼裡,僅僅是清潔工的作用,雖能苦心經營有所成功,絕無守業實力。

曹操對劉備是知根知底的,三兄弟以仁義之名闖蕩亂世,關,張雖俠義,而每陣必以生命相博,關羽心高氣傲,不是居人眼下之人,遵劉備為大哥,關羽也有自己絕對的權利,這不是劉備能控制的,劉氏集團,深刻來說,就是個股份公司,劉備不具備絕對領導權。曹操對關羽進行的一切示好,尊重,巴結。如果關羽留在曹操身邊,曹操不會答應,也不會重用,曹操真正的目的是讓關羽回到劉備身邊,連兒童都不會相信關羽能過了曹操五關,是曹操故意演戲,故意張揚關羽的個性。作為如此強大的曹操,這樣對待關羽,曹操手下不缺關羽這樣的人,目的是讓關羽膨脹,目空一切。這樣劉備已經失敗一半,劉備集團內部的不和,很多是關羽的自以為是造成。後來為什麼劉禪娶了張飛的兩個女兒,始終不和關羽女兒成婚,這也看出彼此的心結。

曹操殺呂布,為什麼不問郭嘉問劉備,眾人面前,劉備讓曹操殺呂布,呂布雖然出爾反爾,也曾有恩於劉備,曹操讓劉備的假仁義昭然若揭,曹操是讓劉備用自己的矛攻自己的盾。劉備不進言殺呂布,曹操會放過呂布?同樣也會殺呂布,如今的呂布之死,又成了劉備讓殺呂布,可見曹操終歸高出劉備。曹操從來沒被劉備矇蔽過,劉備的小心思,曹操心知肚明,只是將計就計罷了。


白這個顏色



古風93814281


曹操問劉備要不要殺呂布,並不等於說曹操還沒真正下定決心,問劉備,更多是試探一下劉備的想法,也是給諸將一個警告。呂布何人?武藝高超,但不好控制,丁原董卓等舊主都被呂布暗殺,劉備收留呂布,卻反而被呂布鳩佔鵲巢。呂布自認為自己“轅門射戟”就是劉備的恩人,實際上,要不是呂布把劉備老窩給端了,劉備又何須你呂布來“轅門射戟”?呂布薄情寡義,也不是一兩次的事了。

曹操抓住呂布的時候,呂布自稱“降服”,實際上“明公(曹操)將步,令布將騎”,明顯呂布的言外之意是,自己的騎兵軍團,還是獨立的軍事集團,不算投降曹操,而是與曹操“聯合政府”,對曹操來說,呂布再勇,留著還是個隱患。既然曹操要殺呂布,為什麼還要問劉玄德?別忘了,曹操送別陳宮的時候,呂布在幹嘛?找劉備走後門(公為座上賓,布為階下囚)!當然,劉備也是老油條了,不接話,也不看呂布,只是點個頭。這時候曹操上來了,呂布這交頭接耳的動作,你以為曹操就沒看到?
曹操也是故意問下劉備,其實就是試探“呂小強有沒找你走後門啊”。劉備只要給呂布說句好話,這“放水”的罪名立馬坐實!當然,劉備和曹操也很默契,直接來個“不見丁原董卓之事”,所以曹操才“大笑”,問劉備,其實就是給諸將(包括劉備部將和呂布部將)一個警告,劉備又是大人精,怎麼就不知道呢?就“耿直BOY”呂小強到死也不懂,還在罵大耳賊無信義……呂布這智商和情商,失敗也不冤枉。對此,你怎麼看?


綠茵守望者


劉備一生已仁義自居,卻獨獨害了呂布。

劉備說:“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意思就是:呂布跟丁原的時候,殺丁原,跟董卓時候,又殺董卓,現在跟著你,你不怕他殺你嗎?!這一句話的殺傷力極強!把呂布氣瘋了:“大耳兒!不記得轅門射戟了?不是我,你早就被袁術殺了!”劉備一言不發,呂布目視劉備曰:“是兒最無信者!”

  現在,中南部已經沒有什麼勁敵了,那麼,呂布一死,對劉備就有相當大的益處,而呂布活著,就只會對劉備有害 所以,劉備一句話,就把這位拜把子的義兄推向了絕境!高明嗎?不高明。實在是低劣。這位滿口仁義的劉備弄得羅貫中老先生很不好處理這一段。

  因為最終的決策權在曹操,不在劉備。劉備有兩選,曹操也有兩選。無論劉備選什麼,都不能算數,關鍵在於曹操如何定奪。曹操每做一個決定,其實心中早就有了答案,故意叫別人先發表意見,不合他的意思,他再問下一個人,也不讓你難看。若合他的意思,他就按你說的辦,以後出了事,都是你出的餿主意。其實都是他自己的意思。

  曹操自思難於駕馭呂布這匹烈馬,所以還是除掉保險些。別聽他說要招納四方英雄,沒有的事,真有威脅的人來了,容納不了的。所以,曹操這一招玩的非常高妙:他自己不說,讓劉備說出來,不是我曹操要殺你,是你的兄弟劉備要殺你!

  劉備無論說什麼,都沒有意義。曹操不會受劉備的擺佈,否則他就不是曹操了。當時,劉備說出那般惡話,萬一曹操把呂布放了,劉備以後還怎麼混呢?所以,這是劉備的一個漏洞。


回望歷史的青年


等到曹操哭著把陳宮送走後,返回上的樓來,

呂布大叫曰“明公所患,不過於布,布今已服矣,公為大將,布副之,天下不難定矣”。這句話的意思是,你曹操的大敵是我呂布,今天我呂布投降了你曹操,由我為你攻城略地,天下不難平定。實際上呂布的這句自救之言對於曹操來說,是很有誘惑力的,可惜就是呂布這句自救之言把他自己給害了,為什麼這麼說呢?本來呂布說這話的時候也是急須保命,而這句話對曹操來說本沒什麼錯,可惜錯就錯在旁邊還有個劉備,呂布為了保命,說話不過大腦,你想想,如果你呂布投降了曹操,幫曹平定天下,那我劉備將來不是在匡扶漢室上更加艱難了嗎,本來我有心救你,一聽你要幫著曹操,我不是救了一個大敵嗎,我還救你幹什麼?於是乎,在曹操回顧玄德曰:何如?劉備就說: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呂布聽了就破口大罵,說大耳兒無信。

其實在之前呂布被曹操打敗,呂布投奔徐州劉備,劉備對呂布是推心置腹,其實劉備那點小心思就是想和關張一樣把呂布也收了,為自己所用,結果呂布真不是東西,反客為主奪了徐州,在白門樓,劉備一聽呂布要投降曹,幫曹平天下,就心說話了,我答應救你呂布一命,也是想讓你為我所用,既然你要投曹,還救你幹什麼,當曹操徵求劉的意見時,劉備就趁機來了個落井下石,害你沒商量。其實以曹操愛惜人才的性格,還真有收呂布之心,他之所以沒問郭嘉而是問劉備,這裡有倆層意思,一是曹有收呂之心,不需要問屬下,他自信能駕馭得了任何人才。二一個,曹操回頭問劉備實際上也是句客套話,想不到劉備來了一句毒的,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劉備的這句話讓曹操聽了不得不殺,呂布聽了把劉備的十八代祖宗都罵了出來。這也是曹操第一次上了劉備的當。第二次上當是煮酒論英雄。第三次,劉備使個“脫身計”以徐州半路截擊袁術為名,成功脫離曹操掌控。


夏有涼風61


呂布字奉先,內蒙古包頭人。人稱包頭呂奉先。呂包頭勇武過人,天下無敵。可最終還是敗給了曹操。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進攻呂布,圍城三個月。呂布軍中上下離心,於十二月下城投降。

呂布被捆到曹操面前。呂布曾要求鬆綁,曹操笑說:“捆綁老虎不得不緊。”呂布又說:“曹公得到我,由我率領騎兵,曹公率領步兵,可以統一天下了。”曹操頗為心動,但劉備在一旁說:“明公您看見呂布是如何侍奉丁建陽和董太師的嗎!”呂布死前說:“大耳劉備最不能相信!”最終呂布被絞殺,然後梟首。


其實早在曹操圍城之前,呂布就有投降之意了,現如今被抓,呂布表示願意歸降曹操,而曹操頗為心動而沒表態,說明曹操在猶豫,曹操自認為還是能鎮住呂布的。

曹操並沒表態也沒問左右意見,只是微微一笑。但劉備就感覺不妙,因為劉備是有野心的人,他不管是想要匡扶漢室還是爭霸天下,最終都會與曹操一戰,若曹操收服呂布豈不是如虎添翼,心想絕不能讓曹操得到此人,於是便不等曹操開口就搶先說了句:“公不見丁原、董卓之事乎?

”意思就是想提醒曹操不要忘了丁原和董卓是怎麼死的(丁原董卓都是呂布義父,結果都被呂布殺了)然後甩了個眼神讓劉備自己領悟(可能想表達的是殺了呂布後,呂布嬌妻您豈不就獨享了!)

劉備的話讓曹操頭皮發麻,然後確認過劉備的眼神後又猥瑣一笑,隧下令殺呂布。

然而這一切盡在郭嘉眼中,可能郭嘉看出了劉備的意圖,也領悟了其眼神,想想呂布為人確實也沒必要留著,既然決策人已經做出了決定,自己也就不便開口了。



左將軍


1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關鍵在於199年的局勢。

199年初當時,經過艱難的圍城,曹操軍終於攻破下邳,但妄自稱帝的袁術還盤踞著淮南——而衣帶詔還沒有發生。換而言之,當曹操要決定是否處死呂布的時候,曹操和劉備是捍衛漢室統一戰線的。這個時候劉備還不能未卜先知,不知道曹操是本劇最大反叛;他還覺得曹操是個為漢室討伐叛賊的傢伙。同時,他真正擔心的是,如果曹操收了呂布,然後呂布殺了曹操,那誰來和他一起攻滅袁術?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劉備才對曹操說出了他的那句名言: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三國志·魏書·呂布傳》)——劉備說:你曹操不記得丁原、董卓的事情了麼?他其實的意思是,你曹操不能像丁原、董卓那樣馬上就垮了;為什麼呢?我們還要打袁術啊。

這個時候,曹操當然要問劉備,也不是因為他要試試劉備。而是因為曹操劉備這個時候是合作關係。這就相當於王健林和馬雲合起來做一個項目,王健林當然首先要問問自己的合作者馬雲是怎麼想的。

2

再展開一點的話,就要說一說讀歷史的時候,我們常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假設歷史人物都點開了上帝視角,劉備第一天見到曹操就知道他要篡漢;或者劉備還沒見到過獻帝,就直接領取了對抗曹操、復興漢室的任務。

事實上,漢獻帝衣帶詔這個事情,發生在200年——呂布和袁術滅亡以後的第二年。到了這個時候,曹操周圍敵人沒有了,不再抓漢室的保衛者了,狐狸尾巴露出來了。於是漢獻帝表態了,曹操是個漢賊,董承、劉備你們要幫我。這個時候,劉備才徹底與曹操決裂,開始了復興漢室的漫漫征程。

但是199年的時候,情況完全不是這樣。這時候其實曹操和劉備處在密切合作的蜜月期。

主要原因上面說了。漢室最大的敵人是袁術,袁術自己稱帝了。

3

然而,對於這樣一個篡漢稱帝的逆賊,真正積極討伐的人只有兩個,對,就是曹操和劉備。其他的諸侯,比如孫策,藉機脫離袁術以後,並沒有直接來討伐袁術,而是乘機在江東搶地盤,一個郡接著一個郡地收入自己囊中。呂布更加是見風使舵。甚至趁機奪了劉備的徐州。

這樣一來,本來劉備與曹操對立,只是因為劉備來幫助陶謙,抵禦曹操,保護徐州一方生民。現在,就徐州而言,呂布是最大的敵人;就漢室而言,袁術是最大的敵人。因此,曹操和劉備形成了一個統一戰線。

總之,在199年的時候,劉備對曹操還很有限。劉備知道,雖然這個人早先和陶謙結仇,但這也可以理解——畢竟曹操的父親死於陶謙的手下;更重要的是,當袁術竊命的時候,曹操在為漢室出力。曹操知道自己討伐呂布、袁術,其實是在為自己搶地盤。這個過程中,他也看出來了,不惜代價為漢室東征西討的人,恰恰是這個劉備。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曹操才說出了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在野武將


因為曹操心中早有定奪,問劉備,實際上是在試探劉備。丁原、董卓之事,曹操不清楚、不記得、不介意嗎?殺呂布,有很多正當理由,是一種普遍共識,呂布先後對曹操、劉備集團做過的那些事,足夠積累兩個集團的大多數人的憤恨,想殺他的人,多的是。如果劉備保呂布,不但保不下來,還會讓曹操懷疑劉備想害自己,這個敵人就很明確了,曹操就會接著對劉備下手了。劉備馬上就明白了曹操用心,他只能像大多數人的想法一樣,但又揹負仁德之名,也不好直接說“殺”,只好以提問的方式回答:還記得丁原、董卓怎麼回事嗎?向曹操表明,劉備不故意害你,殺與不殺,你自己考慮。所以,劉備一出此言,早下定決心的曹操,毫不猶豫,立即下令把呂布勒死,而不是一般的斬首,不然,曹操一定會想想再說。而劉備暫時逃脫了自己的生命危險,曹操沒有下定決心,馬上對付劉備,還存有一絲利用劉備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