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古時佛教含義的名字

延安古時佛教含義的名字

延安古時佛教含義的名字

延安古時佛教含義的名字

佛教弟子四處傳播佛法,累得沒有力氣了.停留在清涼山頭,等死!

這時,一隻老鷹停在他身邊。

弟子問鷹:“你在這裡幹什麼?”

鷹說:“我在等你死.因為我已經餓的沒有力氣飛。”

弟子說:“那你現在可以吃我,反正我也活不過明天了.”

鷹不忍心。

於是弟子割下了身上的一塊肉拋給了鷹。

鷹有了生機,又可以展翅高飛。

弟弟卻因為失血而死。

後來人們把這種行為稱為“割膚施鷹”!

為了紀念佛教弟子割膚飼鷹,此地便叫膚施。

1937年改膚施為延安。

其實,這個故事是割肉貿鴿的翻版。

古代有位屍毗王,發誓救護一切眾生,證菩薩道。帝釋天得知後,想要試試王的誠心,就命令毗首羯摩天變成一隻鴿子,帝釋天自己變成一隻餓鷹,追逐鴿子直至屍毗王前。

鴿子躲進屍毗王的腋下,渾身發抖,戰慄不已。餓鷹撲撲翅膀站立在樹枝上,對屍毗王說:“把鴿子還給我吧!那是我的食物,不是你的財產。”

屍毗王說:“我曾發下宏誓,救護一切眾生遠離痛苦。這隻鴿子我不能給你。”

餓鷹說:“你愛護眾生,豈不知我也是眾生之一,我沒有東西吃也要餓肚子,你又怎麼不體諒我呢?”

屍毗王說:“這樣吧,你要吃什麼,我來給你。”

餓鷹說:“我只能吃新鮮血肉,你能幫我拿來嗎?”

屍毗王想:要給它新殺血肉,難免又要殺生,殺傷一命救活一命,又有什麼意義呢?想到這裡,王就命令手下取來尖刀,從自己大腿上割下血淋淋的肉,對餓鷹說:“你來吃吧!“

餓鷹並不來接,反而說:“你拿自己的肉給我,總要跟鴿子重量相等,否則我豈不是吃虧

了?”

王便讓人拿來天平,一邊放上鴿子,另一邊放上自己的肉。沒想到鴿子極重,王只好又割

股肉,兩股割盡,皮肉還輕。王再割自己小腿、兩臂、前胸、後背,幾乎割下全身血肉,

天平上還是鴿子重。王乾脆掙起身來,想把自己全身放上天平,與鴿相等。

餓鷹不由地說:“你何苦這麼麻煩,把鴿子直接給我不就行了嗎?”

王忍住巨痛,苦笑著說:“鴿子來到我這裡,我就不會把它交給你了。我現在對軀體已經毫

無吝惜,為求佛法而上天平,絕不後悔。”

此時帝釋天和毗首羯摩天現出原形,頷首嘉許,以神力令王身如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