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抗戰精神,需要這樣的服務團

咣—咣—咣……上午9時18分,隨著14響深沉渾厚的鐘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的序廳奏響了《義勇軍進行曲》雄壯激昂的旋律。在九一八事變爆發87週年之際,94歲高齡的新四軍老戰士焦潤坤帶領少先隊員們向抗戰英烈敬獻花環,深切表達了對抗戰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們的緬懷之情,盧溝橋教育集群抗戰精神傳承志願服務團也隨之正式成立。(《北京晚報》2018年9月18日)

傳承抗戰精神,需要這樣的服務團

傳承抗戰精神,首先要清楚抗戰精神的內涵。偉大的抗戰精神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偉大的抗戰精神集中形成於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卻富有鮮明的時代性,同時又是屬於全民族的。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抗戰精神永遠不過時。傳承抗戰精神,青少年是最主要的對象。少年強則中國強,青少年是未來中國的生力軍,青少年肩上擔負著傳承抗戰精神的重擔,也肩負著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重任。

傳承抗戰精神,需要這樣的服務團

在青少年當中開展抗戰精神傳承活動,十分有必要也十分有意義。盧溝橋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中國抗戰文化資源較為集中和豐富的地區之一。盧溝橋教育集群利用當地抗戰文化資源優勢,堅持把“弘揚抗戰精神,培育時代新人”作為教育特色來抓,成立抗戰精神傳承志願服務團就是要把這一特色發揚光大。盧溝橋教育集群所屬19所學校,組織成立了曉月藝教隊、醒獅宣教隊、紅領巾講解隊,進行抗戰史宣講、抗戰歌曲學唱和小講解員講解等活動,讓青少年以自身實際行動學習宣傳抗戰歷史、傳承抗戰精神。

通過志願服務團傳承抗戰精神的做法,值得學習和借鑑。對青少年進行抗戰歷史的教育、傳承抗戰精神,方式有很多,但是,志願服務這樣的做法最值得學習。青少年在志願活動中,能夠親身感受中國人民在抗戰中所遭受的苦難,能夠親身體會抗戰精神對中華民族的極端重要性。青少年參加志願活動的過程,也就是傳播抗戰精神的過程。

傳承抗戰精神,需要這樣的志願服務團,需要青少年成為抗戰精神的“接棒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