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日本會在中途島海戰中失敗?

浩漢防務論壇



樓下各位專家已經從戰術,戰略上貢獻了非常權威詳細的答案,所以再答的話只能說一點完全不一樣,曾經被忽略的東西。

《殺戮與文化》的作者,美國著名軍事歷史學家維克多.大衛.漢森提出過一個非常有趣的觀點,即經常被看做與高效的軍事組織與精神格格不入的“個人主義”精神,恰恰導致了美國在中途島的勝利,併為美國最終贏得太平洋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鋪墊,當然這裡強調的是,這並不是完全要否定美國強大的戰爭工業製造能力和深厚人力資源所起到的作用,但“個人主義”確實在這些物質投入之外,起到了它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大家知道,日軍中途島作戰的失敗,首先要歸咎於軍用密碼被破譯,從而讓太平洋艦隊在作戰開始之前,就對日軍的具體作戰計劃和意圖有了瞭解。反過來說,縱觀整個太平洋戰爭,日軍始終也無法有效破譯美國的軍用密碼,那麼“個人主義”與密碼破譯有什麼關係呢?——大衛.漢森說,優秀的密碼破譯者,需要豐富而獨特的知識,從數學,語言學,文化人類學,無線電通訊技術,乃至音樂,在這些頂尖領域中名列前茅的天才,往往都是怪咖,特立獨行者,桀驁不馴的刺兒頭,習慣於離群索居。所以,要讓他們充滿創造力的頭腦發揮最大的作用,就必須給他們足夠的自由和尊重,所以,傳統軍事體系中嚴格的照章辦事,紀律,軍銜和資歷等條條框框反而會限制他們的發揮。

當時,美國海軍的密碼破譯者們,就是這樣一支特立獨行,由怪咖組成的隊伍,他們“既不修邊幅也不尊重傳統”,他們的領軍人物是約瑟夫.羅奇福特海軍中校和勞倫斯.薩福德海軍中校。羅奇福特海軍中校在太平洋艦隊軍事情報局裡的慣常打扮是拖鞋,睡衣,加菸斗,當上司試圖管羅奇福特索取檔案資料時,他的回答是“不好意思,我們的檔案工作做的不好,不過我把所有材料都記在腦子裡了”,薩福德則有一個“瘋狂教授”的綽號,由於他的語言速度經常跟不上自己的思維速度,所以他講起話來經常是碎片式的,結結巴巴的,他承認,自己對官僚制度“毫無耐心”,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特立獨行的團隊,得到了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的容忍和全力支持。日本卓越的海軍航空兵指揮官淵田美津雄在戰後承認“美國提前得悉了聯合艦隊的作戰計劃,是中途島作戰唯一和主要原因,美國情報工作人員的勝利,反襯出了日本海軍情報工作的落後和失敗”。很明顯,在完全講求一絲不苟的日本海軍裡,是無法制造能夠容忍羅奇福特和薩福德這種怪人發揮其作用的土壤的。


允許個人主義的存在,另外一個作用則是在指揮機制上的靈活性,允許個人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而不必畏懼自己被壓制,或者遭遇打擊和包袱。聯合艦隊參謀長草鹿龍之介回憶說,聯合艦隊內部有許多人對山本五十六的作戰計劃抱有疑議,包括作戰目標太過龐雜,難以兼顧——既要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航母有生力量,又要佔領中途島,同時不惜分出寶貴的艦隊力量,包括軍艦和作戰飛機前往阿留申群島進行意義不大的牽制作戰,草鹿說“然而山本大將個人的聲望,以及海軍中尊重上級和前輩的傳統,妨礙了大家提出自己的意見。”另外,南雲忠一中將在作戰當天上午做出的幾個致命決定也源於日本人對作戰規則的過分拘泥,例如中途島機場上部署的美軍戰鬥機和轟炸機並不構成對機動部隊的嚴重威脅,但南雲堅持將航母編隊的大部分轟炸機和戰鬥機投入對中途島的轟炸,在發現美軍航母編隊後,南雲則堅持要把轟炸機上的魚雷換成炸彈,而且還命令護航戰鬥機降落,重新加油,這不僅耽誤的寶貴的時間,還讓自己航母的飛行甲板上堆滿了爆炸物,相比之下,斯普魯恩斯的戰略則簡單明瞭,一旦發現目標,則傾其所有,讓所有飛機離開飛行甲板,投入到攻擊中去。事實證明,從企業號上起飛,沒有戰鬥機護航的SBD俯衝轟炸機群,只需命中幾枚炸彈就給聯合艦隊機動部隊造成了滅頂之災,淵田美津雄也在戰後回憶說“南雲選擇了相對正統和穩妥的戰術,但正因如此,機動部隊的航母遭遇了滅頂之災”另外,如果日本採取太平洋艦隊的模式,將四艘航母分成2到3個彼此距離較遠,獨立作戰的特混編隊,這樣就能根據戰場瞬息萬變的局勢做出更靈活的反應,也能有效“稀釋”對方的空中打擊,如果讓作戰精神更為積極主動,性格果斷的山口多聞掌握飛龍與蒼龍上的艦載機資源,那麼太平洋艦隊獲得勝利的可能性就要下降,然而講究等級,強調自上而下垂直指揮渠道的日本聯合艦隊不可能這樣做。

相反,太平洋艦隊的指揮系統則更注重橫向渠道以及彈性空間,尼米茲對弗萊徹和斯普魯恩斯只是提出了大致的要求,包括利用情報優勢,努力給日本航母編隊造成損失,並在對方主力艦隊發現捕捉到自己之前撤退,其他細節都由後者自行判斷完成。

同樣,在中下級指揮官和士兵方面,美國海軍的“個人主義”也促成了這場勝利,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韋德.麥克拉斯基少校。從航母上起飛後,他們與母艦的無線電通訊就變得時斷時續,面對瞬息萬變的戰場形勢,飛行員和指揮官必須發揮其判斷力和主觀能動性,來決定自己的下一步動作。當麥克拉斯基少校率領他的SBD轟炸機群從企業號上起飛,到達155英里外的集結點時,海面上空空如也,麥克拉斯基可以穩妥地選擇返航,但他選擇了向北搜索,在發現日本“嵐”號驅逐艦後,他又判斷這艘驅逐艦很可能是急忙在向自己的航母編隊靠攏,當燃料即將耗盡時,麥克拉斯基做出了“繼續搜索五分鐘”的決斷,如果麥克拉斯基編隊選擇返航,或者在原地盤旋以便取得良好的無線電通訊條件,那麼15分鐘後,赤城加賀兩艘航母上的艦載轟炸機和戰鬥機就將順利起飛,給大黃蜂或企業號航母帶來滅頂之災,正如企業號艦長喬治.莫里稱讚的那樣,麥克拉斯基的決定“是整場中途島戰役中最重要的決定”


晴天有時下豬


中途島海戰對於美日雙方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誰獲得勝利,對下一步的戰爭走向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海戰的結果是美國以少勝多,取得了大勝。美軍損失一艘“約克城號”航空母艦,“哈曼”號驅逐艦,98架飛機,307人喪生;而日軍方面則比較慘,接連損失“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四艘航空母艦,一艘重巡洋艦“三隈號”沉沒,損失軍機332架,3058人喪生。單看戰績就看出了,日軍此次大敗是不太符合當時的實力水平的。

回頭看日本的失敗,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日本海軍狂妄自大、輕敵冒進。日本海軍在成功偷襲珍珠港後,不可一世,以為自己天下無敵。在中途島海戰之前,日本海軍在所羅門群島的戰役中,已經受挫過一次,本可以打擊一下其囂張氣焰。沒想到,日軍不但不反思自己的失敗原因,反而目中無人,麻痺大意,自我陶醉,這是造成日本海軍失利的根本原因。

第二:中途島海戰實施是否真的可行。中途島是個具有很大戰略意義的島嶼,它具有攻防兩面的優勢,這一點山本還是看的很清楚。但是中途島海戰不同於珍珠港那麼簡單,此大型海戰對於日本海軍來說也是第一次嘗試,並無多大幾率一定會打贏這場仗。中途島海戰的計劃能得以實施其實也是挺巧合的。山本五十六作為偷襲珍珠港的總策劃師,在偷襲成功後,名聲大噪。他隨後設計的攻佔中途島計劃本受到日軍不少人的反對,但是恰逢東京受到美軍的轟炸,這一事件讓日本天皇惶恐不安,下定決心抱負美國。恰好山本提出攻佔中途島計劃,於是在天皇的支持下,這個計劃才得以實施,仔細想想,發動這一仗也是疑點頗多。

第三:日本在情報站中的劣勢。在二戰這種現代化戰爭中,情報戰顯現的尤為重要。在日本發動中途島海戰前,美軍就提前破譯了日本的行動計劃密碼,提前做好了應對,並派出一支航母艦隊進行偷襲,結果自然是不用想象的。

第四:分兵作戰,導致優勢兵力不足。發起中途島海戰的日本海軍主要是南雲率領的四艘航母組成的艦隊,而山本五十六的主力艦隊並沒有參加這次海戰。本來日本海軍這次派出的部隊佔據很大優勢,結果這麼一來,倒成了均勢。再加上南雲沒有空中偵查,才吃了大虧。

第五:南雲的指揮失誤。南雲作為前線指揮者,是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的。當南雲得到美國艦隊的情報後,沒有采納山口多聞的建議,立即出動沒有戰鬥機掩護俯衝轟炸機進攻,最終導致艦機同沉。


自覺者的孤獨


我有靠譜回答。

以往的普遍觀點是,日本海軍患上了“勝利病”,即從偷襲珍珠港開始,到中途島決戰之前,日本海軍在6個月的時間裡取得了一連串勝利,全軍出現了傲慢輕敵的精神傾向,以至於在中途島出現了不該發生的戰略錯誤,例如山本五十六大將那個過度分散兵力的作戰計劃。這確實是一個重要原因,但也只是多個重要原因之一。

還有一個觀點是所謂“致命五分鐘”,將海戰失敗歸咎於航母部隊司令官南雲忠一中將的一條“炸彈換魚雷”命令,這顯然是將事情過於簡單化了。其他的諸如“利根”號巡洋艦第4號偵察機的故障、密碼被美軍破譯等等,都對海戰結果有影響,但也僅僅限於“有影響”而已。

其實,中途島的失敗根源是日本海軍獨特的文化。

被日本海軍俘虜的俄國戰列艦列特維尊號,日俄戰爭讓日本人得意忘形,野心一發不可收拾

第一、日本海軍並沒有從過去的戰爭中總結出正確的經驗和教訓。經過1905年的日俄海戰,日本海軍得出結論:一是海上決戰能夠一勞永逸,理由是日本海軍在對馬海戰中一舉摧毀了沙俄艦隊。在這場海戰中,38艘俄國軍艦損失了34艘,超過1萬名官兵陣亡或被俘,而日本海軍僅僅陣亡110人。海戰之後不久,俄國就被迫求和。二是進攻永遠是第一位的(聽起來似乎是正確的),理由同樣是日俄戰爭的經驗(還有甲午戰爭的),俄國艦隊在旅順港內防守,最終被日本陸海軍殲滅在港內。所以當假想敵變為國力更強、艦隊更強的美國人時,日本海軍堅信,如果將高質量的少數軍艦和日本武士大和魂結合在一起,就一定能夠以質勝量,所以每一艘軍艦都過度強化進攻力量(例如重魚雷驅逐艦、超大型潛艇、大和號戰列艦),每一條軍事準則都是尋求海上決戰,以進攻來解決問題,至於其他的海軍用途——破交、兩棲登陸、護航,都被日本人棄之敝履。所以在中途島之戰中,偵查計劃非常粗糙和吝嗇,過少的偵察飛機、過寬的偵察範圍,不能及時發現美國航母實在是必然而不是某一架偵察機出現故障的偶然。而日本海軍缺乏防空和反潛能力,航母缺乏損管訓練和設備,無一不是重視進攻和速決戰、輕視防禦和持久戰思路在技術方面的體現。

二戰中最糟糕的防空炮之一,日本25毫米高炮,由於輕視防空,日本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第二、日本人崇尚秩序和等級高於其他事情。山本五十六大將力排眾議,在偷襲珍珠港的冒險中取得了成功,於是他被神話了,甚至他自己也認為自己是個神話,這導致中途島海戰推演完全屈服於山本的計劃,成為一場徹頭徹尾的鬧劇。當時代表美國海軍的參謀提出了一個計劃,即美軍航母出現得比山本預計的早,準確攻擊了日本航母部隊的側翼,導致3艘航母受損(實戰就是如此!),結果作為裁判的參謀長斷言美軍不可能採取這個戰術,推翻了推演結果,規定美國航母必須在日軍預定的時間和地點出現(哈哈哈)。即使採用這種作弊手段,後續推演中仍然發生了2艘日軍航母被美軍擊沉的結果,又是裁判將這個結果改為1艘航母被擊沉,而且後續行動中,被擊沉的航母居然“復活”了。憤怒的南雲中將只得全程保持緘默,並對朋友表示,如果他反對中途島作戰計劃,他的勇氣會遭到質疑,與其被稱為懦夫,不如去中途島面對死亡。

飛龍號航母本來是可以生還的,對日本孱弱的工業能力來說,每一艘航母都是寶貴的,不過日本指揮官們無法認識到這一點

第三、日本人本性固執不喜歡變化。計劃一旦形成,他們就不願意做任何更改。當計劃進行得順利時,日本人的殘忍和勇猛使其不可阻擋,而一旦計劃被打亂時,日本人一成不變的性格就會導致失敗。在太平洋之初,日本海軍按照事先制定的計劃成功偷襲了珍珠港,日本陸軍按照事先制定的計劃佔領了東南亞,而當在中途島突然遭到美國航母部隊攻擊時,日本人的腦子就開始秀逗了。南雲中將明明知道附近有美國航母部隊,既沒有脫離原定計劃派出部分飛機進行先發制人的攻擊,也不肯暫時後退避敵鋒芒,結果就是將主動權拱手相讓。而山口多聞明知只剩下1艘航母,根本不可能挽回敗局,也不願意儘量保住這艘寶貴的航母以待後戰,而是堅持繼續執行消滅3艘美國航母(山口以為有2艘)的計劃,最終就是航母部隊全部覆滅。所以有人評價,日本人特別是其領導缺乏精神上的勇氣,不敢承認自己犯錯,不敢對錯誤進行改變。


海軍史研究會員


中途島,面積只有4.7平方公里,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戰略地位的重要性。該島距美國舊金山和日本橫濱均相距2800海里,處於亞洲和北美之間的太平洋航線的中途,故名中途島。另外它距珍珠港1135海里,是美國在中太平洋地區的重要軍事基地和交通樞紐,也是美軍在夏威夷的門戶和前哨陣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將中途島擬定攻擊目標,一旦攻下中途島,便能敞開夏威夷群島的大門,防止美軍從夏威夷方面出動並攻擊日本。日本海軍也想借此機會將美國太平洋艦隊殘餘的軍艦引到中途島一舉殲滅。若日本海軍達到所定下的目標,那美國西岸就會直接遭到日本海軍的威脅。由於美國其餘的海軍軍艦已部署到北大西洋,美國在短期內就沒有能力有效地在太平洋對日本海軍做出反擊。日本深知美國的軍事潛力。美國巨大的工業生產能力一旦完全納入戰爭軌道,日本就很少有獲勝的希望。所以日本希望在這種情形出現之前就逼迫美國坐到談判桌前,迅速結束與美國的戰爭,為達到該目的,日本海軍幾乎傾巢而出,投入大半兵力,艦隊規模甚至超越後來史上最大海戰萊特灣海戰時的聯合艦隊。

此次戰役的大略經過如下。日本為佔領中途島和阿留申群島的阿圖島和基斯卡島,並進一步引誘美國太平洋艦隊出戰以消滅,將艦隊分為6個戰術編隊,分別於5月26日至29日從各基地出發。美國事先破譯日本即將攻擊中途島信息後,安排太平洋艦隊的兩支特混艦隊分別於5月28日和30日從珍珠港出發,6月2日到達中途島東北地域待機。6月3日凌晨,日本北方編隊對阿留申群島發動空襲。6月4日凌晨,為了為登陸作戰提供火力準備,日本第一機動部隊的第一波艦載機對中途島發動空襲。美軍已經發現日本艦隊,島上飛機除戰鬥機迎戰外,其他飛機都在空中躲避。日本未能達到殲滅島上美軍空軍力量的目的,遂要求對中途島進行第二次打擊。本來日本為了以防萬一,第二波飛機是用來攻擊軍艦的。當時未發現美國艦隊並且連續遭到中途島陸基飛機的攻擊,日本第一航空艦隊司令官南雲忠一決定將魚雷改換為對陸攻擊炸彈,用來攻擊中途島。不久後日本偵察機突然發回報告,發現美國艦隊,同時第一波的飛機也返回。南雲忠一命令向北撤退回收飛機,同時將炸彈再換回魚雷,在準備好後再攻擊美國艦隊。美國特混艦隊趁機派出所有飛機攻擊南雲艦隊,魚雷機先趕到戰場,雖然攻擊沒能奏效,41架魚雷機只返航了6架,但它們將日本護航戰鬥機吸引到了低空,為後來的俯衝轟炸機創造了條件。當日本航空母艦開始逆風直線行駛起飛攻擊機時,美國俯衝轟炸機從雲層中衝出,投彈命中了日本航空母艦“赤城”、“加賀”、“蒼龍”號,炸彈在加好油裝好彈的飛機中爆炸,引起連續誘爆,三艦立即失去戰鬥力,不久相繼沉沒。僅存的“飛龍”號航空母艦對美軍特混艦隊發動了報復攻擊,派出兩批飛機重創美航空母艦“約克城”號,後此艦被日本潛艇擊沉。美軍又出動俯衝轟炸機炸沉了“飛龍”號。6月5日下午,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承認失敗,命令部隊總撤退,同時日本北方艦隊佔領了阿圖島和基斯卡島。至此戰役結束。

中途島海戰是太平洋戰爭其中一場關鍵戰役,這次戰役美國損失1艘航空母艦(“約克城號航空母艦”),1艘驅逐艦(“哈曼”),147架飛機(多為被擊落),307人陣亡。日本損失4艘航空母艦(“赤城”“加賀”“蒼龍”“飛龍”),1艘重巡洋艦(“三隈”),332架飛機(包括備用機,被炸燬於航母約280架,僅被擊落42架),3500人陣亡。這場戰役改變了太平洋地區日美雙方的實力,日軍雖然仍能維持戰局,但日美海軍航空戰力之間的差距卻大為縮窄,自此日本在太平洋戰場處於被動局面。


浩漢防務論壇


最根本的原因是指揮混亂,直接原因是情報工作搞得極其差勁!

首先,尚未開戰,日軍的作戰計劃就被美軍竊取。美軍迅速調整作戰部署,運籌帷幄、巧設陷阱,嚴陣以待,爭取主動,出奇制勝。

此戰美軍前敵指揮官斯普魯恩斯少將回憶說“中途島海戰的勝利首先在於得到一流的情報,海軍司令部則根據情報充分地發揮了大膽、果敢和聰明才智。”而日軍則對情報工作缺乏重視,作戰部署建立在一廂情願的基礎上,這才招致慘敗。

其次,還是因為情報失誤不自知,導致原本就驕狂的日軍更加輕敵。太平洋戰爭初期,日軍連連得手,到中途島之戰前夕,這種過分自負,狂妄輕敵的心理已經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並滲透到官兵的思想和行動中。因而不重視偵查,未能謹慎地對作戰的各個環節進行科學、周密的思考,只是盲目的憧憬輝煌的勝利。

舉例說明,6月4日上午7時28分和8時20分,日軍偵察機先後向前敵總指揮南雲忠一發來“發現10艘軍艦,好像是敵艦”和“敵艦隊好像有一艘航空母艦”這種模稜兩可的電文,讓原本就不踏實的南雲忠一更加猶豫不決,下達了一會換炸彈一會換魚雷的錯誤命令,兩個小時候,正當日軍還在七手八腳給飛機掛彈時,美軍的幾十加俯衝轟炸機從天而降……眨眼功夫就把三艘日軍航母炸的濃煙四起。

再次,太平洋戰爭進程證明,海軍航空兵已經逐漸取代了戰列艦大炮鉅艦的地位,成為決定性的海上打擊力量。這本來是日軍實踐證明的,然而日本海軍的戰略思維並未因此改變。中途島海戰中仍然把戰列艦當做主力,結果帶來了嚴重後果。

此戰讓日軍損失了4艘大型航空母艦和280餘架作戰飛機。更難以彌補的損失是多年培養的有豐富作戰經驗的幾百名優秀的海軍飛行員陣亡,從而使日本開始失去太平洋上的制空權,併為今後制海權的徹底喪失準備了條件。


20世紀戰史大揭秘



龍臨閣


日軍在中途島戰敗,損失了大量優秀艦載機飛行員以及4艘航母,這一仗下來,美日之間的攻守異位,美軍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一般來說,美軍破譯了日軍的密碼,提前做好了戰役的準備,殲滅了日軍的航母編隊,使得日軍被迫放棄了攻佔中途島的計劃。情報機構立了首功。

而美軍的修船廠的工人則是功勞應該排第二名,是他們在3天之內修好了約克城號,使得美軍的參戰航母達到了3艘,縮小了與日軍的兵力差距,同時日軍沒有預料約克城還沒參戰,作戰中有一些輕敵。

美軍的參戰官兵的英勇奮戰則是值得關注的,不要老是說美軍怕死,美軍的艦載機飛行員在戰鬥中可以說是悍不畏死,尤其是魚雷機的飛行員,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為俯衝轟炸機贏得了戰機,而俯衝轟炸機把握住了這個機會。

而從日軍方面來說,除了密碼的失密以外,還有一些原因。

首先是兵力的分散,日軍當時的航母數量大大超過美軍,但是被分散在幾個方向去,特別是阿留申分隊,距離主戰場太遠,在主戰場失利以後無法及時支援,如果沒有分散自己的兵力,日軍對美軍的航母會有2對1的優勢,就算是美軍有情報的優勢,戰鬥的結局依舊是難以獲勝的。

美軍情報的優勢有點有意無意的誇大了,美軍雖然知道了日軍要來,但是什麼方向,什麼位置都是全然不知的,日本艦隊的位置還是通過水上飛機的偵察才確定的。而在戰鬥中,美軍對於日軍在戰術上是吃了大虧的,攻擊機群損失慘重,但是日軍豪發未損。

除了兵力分散,日軍的南雲艦隊的任務含混不清,到底是攻佔中途島還是殲滅美軍艦隊?殲滅美軍艦隊要求自己隱蔽後出擊,不能暴露自己的位置,而攻佔中途島則是要對中途島的美軍進行攻擊,這樣就不可能不暴露位置,南雲這兩個任務都有能力完成,但是沒法同時完成,這也就為後來的炸彈魚雷換著玩埋下了伏筆。其實還是兵力不夠,如果日軍的航母都在這個方向,要求可以用部分兵力發動對中途島的進攻,而主力隱蔽待機,攻擊美軍來援的艦隊。

中途島海戰只是使得日本海軍喪失了戰爭的主動權,日海軍的實力還是在美軍之上,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要到瓜島戰役以後。


有痰


首先電報密碼被破譯是直接原因。本來日本還想向襲擊珍珠港一樣再玩一次偷襲,但密碼被破譯使日本海軍行動全部暴露,看透了日本的作戰目標,而日本還矇在鼓裡。其二艦隊指揮官也犯了決定性錯誤,遇事優柔寡斷的艦隊司令南雲忠一葬送日本艦隊。

這實際作戰當中,往往充滿偶然性。由於當時對敵方位置的獲得是靠偵察機偵查,誰先於對方發現目標進行攻擊也是關鍵,日本艦隊正是因為沒能及時發現海上艦隊目標,而喪失了最佳的作戰時機,原因恰恰是因故障晚起飛的偵察機負責的海域出現了航母作戰群,真是上天眷顧了美軍。


風起雲飛揚51798741


總的來說,曰本在戰爭初期所向披糜造成了曰本海陸空直至上層的狂妄丶自大的思潮,就是日本民眾,也被每日戰爭勝利感染,以為該國必取代美英傳統帝國,成為世界主宰!因此他們在戰略上的缺點是短視丶僵化丶不知變通。戰術上則是以兇殘丶偷襲丶非人道見長。這自然激起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的同仇敵慨!中途島雖說是太平洋戰爭的一個轉折點,但是這場戰爭假設沒發生,同盟國依然要戰勝軸心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