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推薦——全國100個特色村莊(之七)

农业农村部推荐——全国100个特色村庄(之七)

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推薦

全國100個特色村莊(之七)

甘肅省

甘肅省蘭州市皋蘭縣什川鎮長坡村

农业农村部推荐——全国100个特色村庄(之七)

什川鎮長坡村位於蘭州市區東南,皋蘭縣城南部20公里處,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氣溫9℃,年均降水量250毫米,絕對無霜期180天。全村共有8個村民小組,769戶,2738人。總耕地面積2589畝,其中水地2589畝,主要以林果業為主,其中軟兒梨種植面積1836畝,佔總種植面積的71%,年產830噸,種植農戶700餘戶,約佔總戶數的91%。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0074元,超出什川鎮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0%。軟兒梨色澤鮮豔,形體美觀,皮薄肉細,甜酸適度,1993年10月被貿易部評為“中華老字號”,2011年獲得了“無公害農產品”稱號,2015年7月被農業部評為農產品地理標誌性產品,2017年8月被農業部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皋蘭軟兒梨)。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高壩鎮蜻蜓村

农业农村部推荐——全国100个特色村庄(之七)

走進蜻蜓村,一條條村道寬敞平坦,一幢幢社區樓房拔地而起,一座座小康住宅雅緻靚麗......令人處處感受到它獨特的新農村韻味。村容美麗整潔、村民富裕和諧,這裡已成為集觀光、休閒、度假、旅遊等為一體的“宜居宜業宜遊”美麗鄉村。

蜻蜓村積極推行黨務、村務、賬務公開,各項惠民政策及時落實到位,走上了一條“規劃建村、產業富民、民主管村、文化活村、環境靚村”的路子。通過建立“村民自治、民意表達、監督評價”三項機制,實現了服務社會化、居住社區化、鄉風文明化、管理民主化。先後被評為“甘肅省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甘肅省衛生村”、“全國婦聯基層組織示範村”,2015年被農業部評定為“中國最美休閒鄉村”,2017年被甘肅省評定為“全省鄉村旅遊示範村”。

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水川鎮顧家善村

农业农村部推荐——全国100个特色村庄(之七)

鑲嵌在白銀區水川鎮西南部和黃河北岸的花村顧家善,距離白銀市區僅26公里,是一個透著歷史脈跡的地方。顧家善村區域面積只有1平方公里,全村有900多人,以顧姓人家居多,據說祖上在明朝洪武年間從蘇州府遷移而來,至今已有600多年曆史,是遠近聞名的長壽村。顧家善,顧名思義,顧家,善良,這是全村老百姓最樸素的生活願景,也是全村老百姓共同追求的價值取向。

白銀區水川鎮顧家善村以鄉村旅遊、花卉兩大主導產業,挖掘顧家善村的文化、特色,在農家樂、漁家樂、各種採摘遊、節慶遊的基礎上,加入了鄉土文化的學習、體驗,突出了以鄉村田園景觀和村落印象為核心的旅遊吸引力。2017年購置旅遊觀光車6臺,設計花村·順家善賞花休閒經典旅遊觀光線路。

青海省

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

朔北藏族鄉東至溝村

农业农村部推荐——全国100个特色村庄(之七)

大通縣朔北藏族鄉東至溝村地處大通縣東北部,距縣城14公里,全村平均海拔為2700米,是一個以藏、蒙、漢等民族為主的聚居村,現有耕地1300畝,人均耕地2.82畝。全村共有115戶476人,少數民族286人,佔全村總人口的63.1%。

山青水綠的自然區位優勢是東至溝村發展旅遊產業的一大優勢,在村委的帶領下東至溝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產業,發掘和弘揚村莊特色生態,以“避暑仙境•徒步聖地”為主題,2016年以來不斷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在南京江寧集團幫扶下,修建朔北鄉東至溝村休閒木屋21套,提升了鄉村休閒旅遊品質,帶火了周邊農家樂,成為西寧市區及周邊地區群眾休閒度假的好去處。今年村內農家樂月純收入達到1萬元。

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東和鄉麻吉村

农业农村部推荐——全国100个特色村庄(之七)

麻吉村處在威北旅遊交通線路中間,利用距離土族故土園國家5A景區15分鐘車程的便利區位優勢,以及森林覆蓋率高的優越自然條件,確定了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積極拓寬農村產業發展、農民增收的路子。2016年成立互助縣蔥花香鄉村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和創富特色農業觀光專業合作社。今年被確定為省級鄉村振興示範點、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點、縣級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樣板村,縣政府投資4000餘萬元,重點建設村莊的排水汙管網、道路、停車場、牆體風貌、村門、麻吉老街、非遺文化展示館、公共廁所等基礎設施。緊盯旅遊的“吃、住、遊、購”等要素,集中連片種植千畝油菜,繼續發展露地蔬菜、香蕉蠶豆、地膜洋芋種植和土雞、土豬、草膘羊等養殖,以滿足農家樂餐飲食材供應和遊客購買需求。

青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仙米鄉大莊村

农业农村部推荐——全国100个特色村庄(之七)

大莊村地處祁連山谷地,自然環境優美,仙米國家森林公園腹部,平均海拔2850米,所處仙米林區是青海省最大林區,也是重要的水源涵養林區,森林覆蓋率達56.1%,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具備得天獨厚自然環境。文化底蘊濃厚,擁有400年曆史的古寺—仙米寺坐落於大莊村核心地帶,是門源地區最著名的藏傳佛教寺院,獨樹一幟的華熱舞蹈、華熱服飾、華熱藏族婚俗,形成了豐富的華熱民俗文化和自然人文景觀。

村莊內廣場、學校、幼兒園、健身場所、衛生室、黨員活動室等公共服務設施一應俱全;旅遊、商貿、餐飲、住宿等產業蓬勃發展;農房佈局合理、安全節能實用,村容整潔、民風淳樸,鄰里和睦、管理民主,形成了自然風光與城鎮風貌相融合、人居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高原美麗新農村。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原隆村

农业农村部推荐——全国100个特色村庄(之七)

原隆村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十二五”期間永寧縣境內最大的生態移民村。自2012年5月份開始搬遷,到2016年9月共搬遷安置14個村民小組1998戶10578人,其中回族人口占近33% 。全村耕地面積6900畝,現已流轉入股6300餘畝。在冊黨員177人,2017年原隆村黨支部被縣委組織部評為四星級黨支部。

六年來,先後榮獲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旅遊創客示範基地,自治區衛生村、十大特色產業示範村、旅遊工程創建村,永寧縣委2016、2017兩年先進基層黨組織、健康村、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村等。2016年9月、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及李克強總理分別到原隆村視察工作。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

蒙古自治州尉犁縣興平鎮達西村

农业农村部推荐——全国100个特色村庄(之七)

達西村,維吾爾語為“鹽鹼地”,成立於1984年10月,耕地面積2.5萬畝,下設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90戶2284人,2017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230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31726元。

今年以來,達西村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圍繞村民持續增收,大力發展庭院經濟,全面推動鄉村振興。目前,達西風情園道路兩側和周邊巷道共有36家風情園、民宿12家、採摘園16家,每家每戶結合自家實際情況,給各地遊客提供乾淨、整潔、溫馨、舒適的住宿環境,同時凸顯維吾爾族民族特色,越來越多的各地遊客來此領略農家風光、品嚐綠色美食,基本形成了“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的鄉村旅遊模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沙灣縣

大泉鄉三道溝村

农业农村部推荐——全国100个特色村庄(之七)

近年來,三道溝村積極發展設施農業、休閒農業、畜牧養殖、特色林果,目前三大產業已初具規模,併成為群眾增收致富新的增長點。目前已建成佔地面積120畝的標準化養殖小區,350畝的特色林果基地,500畝的無公害蔬菜大棚等,林果、養殖、畜牧等收入已佔村民收入的40%以上。目前該村有農家樂接近5家,藉助天博生態大酒店、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的影響,形成特色農業、農家樂旅遊發展的產業格局。目前三道溝村正在打造“一個人的村莊“休閒農業示範區,該示範區是以民俗為主體的旅遊項目,以三道溝村的傳統村落、村俗為基礎,形成一個文學主題的村莊文化旅遊綜合體。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

烏魯木齊縣水西溝鎮大廟村

农业农村部推荐——全国100个特色村庄(之七)

大廟村位於烏魯木齊市南郊38公里,隸屬於烏魯木齊縣水西溝鎮,轄區總面積4.9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146畝,草場2840畝,村集體土地面積(畝) 2760畝,林地590畝。全村共有常住居民227戶558人,其中少數民族171戶374人。2017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村”光榮稱號。2017年全村經濟收入為283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520元。大廟村以黨支部為龍頭,引領發展“旅遊+康養”產業,通過村居改造工程,開展政企合作,整合資源陸續打造精品農家樂、家庭式旅館,逐步形成“居、餐、樂、 休閒”為一體康養產業, “大廟模式”初見成效,村集體經濟收入顯著增長,農牧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一○四團天鵝之鄉

农业农村部推荐——全国100个特色村庄(之七)

新疆兵團第十二師一〇四團天鵝之鄉位於216國道旁,距烏魯木齊市18公里,於2008年3月成立,是一〇四團安置定居牧民為主的連隊。依託市郊及靠近216國道的地緣優勢,結合哈薩克族民俗特色,發展具有民族特色的牧家樂園。重點打造“哈薩克民族風情園生態旅遊觀光區”,園區內有230套牧家樂餐飲接待區,並設有商業街、休閒遠動場、停車場、居民區道路及環形徒步道、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配套建成了217畝的小馬駒拾趣園,園內設置騎馬場,種植了紫甘藍、尖椒、豇豆等30餘種有機蔬菜,可供遊客採摘、遊玩;同時,千頭奶牛養殖基地、智能溫室不僅作為一項產業,也可供遊客參觀,為遊客提供一站式遊覽休閒遊。

小鎮周邊有唐代烽火遺址區、千畝桃園採摘區、高檔溫室觀光區、高新節水示範區、田園土雞養殖區、農家餐飲服務區等旅遊觀光區,形成了商業街與有機蔬菜大棚、奶牛養殖區有機連接。2018年上半年累計接待遊客4萬餘人次,各類收入500萬餘元。

农业农村部推荐——全国100个特色村庄(之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