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推荐——全国100个特色村庄(之七)

农业农村部推荐——全国100个特色村庄(之七)

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推荐

全国100个特色村庄(之七)

甘肃省

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长坡村

农业农村部推荐——全国100个特色村庄(之七)

什川镇长坡村位于兰州市区东南,皋兰县城南部20公里处,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9℃,年均降水量250毫米,绝对无霜期180天。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769户,2738人。总耕地面积2589亩,其中水地2589亩,主要以林果业为主,其中软儿梨种植面积1836亩,占总种植面积的71%,年产830吨,种植农户700余户,约占总户数的91%。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0074元,超出什川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0%。软儿梨色泽鲜艳,形体美观,皮薄肉细,甜酸适度,1993年10月被贸易部评为“中华老字号”,2011年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称号,2015年7月被农业部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性产品,2017年8月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皋兰软儿梨)。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高坝镇蜻蜓村

农业农村部推荐——全国100个特色村庄(之七)

走进蜻蜓村,一条条村道宽敞平坦,一幢幢社区楼房拔地而起,一座座小康住宅雅致靓丽......令人处处感受到它独特的新农村韵味。村容美丽整洁、村民富裕和谐,这里已成为集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等为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蜻蜓村积极推行党务、村务、账务公开,各项惠民政策及时落实到位,走上了一条“规划建村、产业富民、民主管村、文化活村、环境靓村”的路子。通过建立“村民自治、民意表达、监督评价”三项机制,实现了服务社会化、居住社区化、乡风文明化、管理民主化。先后被评为“甘肃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甘肃省卫生村”、“全国妇联基层组织示范村”,2015年被农业部评定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2017年被甘肃省评定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水川镇顾家善村

农业农村部推荐——全国100个特色村庄(之七)

镶嵌在白银区水川镇西南部和黄河北岸的花村顾家善,距离白银市区仅26公里,是一个透着历史脉迹的地方。顾家善村区域面积只有1平方公里,全村有900多人,以顾姓人家居多,据说祖上在明朝洪武年间从苏州府迁移而来,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顾家善,顾名思义,顾家,善良,这是全村老百姓最朴素的生活愿景,也是全村老百姓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

白银区水川镇顾家善村以乡村旅游、花卉两大主导产业,挖掘顾家善村的文化、特色,在农家乐、渔家乐、各种采摘游、节庆游的基础上,加入了乡土文化的学习、体验,突出了以乡村田园景观和村落印象为核心的旅游吸引力。2017年购置旅游观光车6台,设计花村·顺家善赏花休闲经典旅游观光线路。

青海省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

朔北藏族乡东至沟村

农业农村部推荐——全国100个特色村庄(之七)

大通县朔北藏族乡东至沟村地处大通县东北部,距县城14公里,全村平均海拔为2700米,是一个以藏、蒙、汉等民族为主的聚居村,现有耕地1300亩,人均耕地2.82亩。全村共有115户476人,少数民族28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3.1%。

山青水绿的自然区位优势是东至沟村发展旅游产业的一大优势,在村委的带领下东至沟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发掘和弘扬村庄特色生态,以“避暑仙境•徒步圣地”为主题,2016年以来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南京江宁集团帮扶下,修建朔北乡东至沟村休闲木屋21套,提升了乡村休闲旅游品质,带火了周边农家乐,成为西宁市区及周边地区群众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今年村内农家乐月纯收入达到1万元。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东和乡麻吉村

农业农村部推荐——全国100个特色村庄(之七)

麻吉村处在威北旅游交通线路中间,利用距离土族故土园国家5A景区15分钟车程的便利区位优势,以及森林覆盖率高的优越自然条件,确定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拓宽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路子。2016年成立互助县葱花香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创富特色农业观光专业合作社。今年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点、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县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样板村,县政府投资4000余万元,重点建设村庄的排水污管网、道路、停车场、墙体风貌、村门、麻吉老街、非遗文化展示馆、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紧盯旅游的“吃、住、游、购”等要素,集中连片种植千亩油菜,继续发展露地蔬菜、香蕉蚕豆、地膜洋芋种植和土鸡、土猪、草膘羊等养殖,以满足农家乐餐饮食材供应和游客购买需求。

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仙米乡大庄村

农业农村部推荐——全国100个特色村庄(之七)

大庄村地处祁连山谷地,自然环境优美,仙米国家森林公园腹部,平均海拔2850米,所处仙米林区是青海省最大林区,也是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森林覆盖率达56.1%,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具备得天独厚自然环境。文化底蕴浓厚,拥有400年历史的古寺—仙米寺坐落于大庄村核心地带,是门源地区最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独树一帜的华热舞蹈、华热服饰、华热藏族婚俗,形成了丰富的华热民俗文化和自然人文景观。

村庄内广场、学校、幼儿园、健身场所、卫生室、党员活动室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旅游、商贸、餐饮、住宿等产业蓬勃发展;农房布局合理、安全节能实用,村容整洁、民风淳朴,邻里和睦、管理民主,形成了自然风光与城镇风貌相融合、人居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原美丽新农村。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

农业农村部推荐——全国100个特色村庄(之七)

原隆村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二五”期间永宁县境内最大的生态移民村。自2012年5月份开始搬迁,到2016年9月共搬迁安置14个村民小组1998户10578人,其中回族人口占近33% 。全村耕地面积6900亩,现已流转入股6300余亩。在册党员177人,2017年原隆村党支部被县委组织部评为四星级党支部。

六年来,先后荣获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创客示范基地,自治区卫生村、十大特色产业示范村、旅游工程创建村,永宁县委2016、2017两年先进基层党组织、健康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村等。2016年9月、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及李克强总理分别到原隆村视察工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

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兴平镇达西村

农业农村部推荐——全国100个特色村庄(之七)

达西村,维吾尔语为“盐碱地”,成立于1984年10月,耕地面积2.5万亩,下设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90户2284人,2017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30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1726元。

今年以来,达西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围绕村民持续增收,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目前,达西风情园道路两侧和周边巷道共有36家风情园、民宿12家、采摘园16家,每家每户结合自家实际情况,给各地游客提供干净、整洁、温馨、舒适的住宿环境,同时凸显维吾尔族民族特色,越来越多的各地游客来此领略农家风光、品尝绿色美食,基本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模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

大泉乡三道沟村

农业农村部推荐——全国100个特色村庄(之七)

近年来,三道沟村积极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畜牧养殖、特色林果,目前三大产业已初具规模,并成为群众增收致富新的增长点。目前已建成占地面积120亩的标准化养殖小区,350亩的特色林果基地,500亩的无公害蔬菜大棚等,林果、养殖、畜牧等收入已占村民收入的40%以上。目前该村有农家乐接近5家,借助天博生态大酒店、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的影响,形成特色农业、农家乐旅游发展的产业格局。目前三道沟村正在打造“一个人的村庄“休闲农业示范区,该示范区是以民俗为主体的旅游项目,以三道沟村的传统村落、村俗为基础,形成一个文学主题的村庄文化旅游综合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大庙村

农业农村部推荐——全国100个特色村庄(之七)

大庙村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38公里,隶属于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辖区总面积4.9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146亩,草场2840亩,村集体土地面积(亩) 2760亩,林地590亩。全村共有常住居民227户558人,其中少数民族171户374人。2017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光荣称号。2017年全村经济收入为283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520元。大庙村以党支部为龙头,引领发展“旅游+康养”产业,通过村居改造工程,开展政企合作,整合资源陆续打造精品农家乐、家庭式旅馆,逐步形成“居、餐、乐、 休闲”为一体康养产业, “大庙模式”初见成效,村集体经济收入显著增长,农牧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一○四团天鹅之乡

农业农村部推荐——全国100个特色村庄(之七)

新疆兵团第十二师一〇四团天鹅之乡位于216国道旁,距乌鲁木齐市18公里,于2008年3月成立,是一〇四团安置定居牧民为主的连队。依托市郊及靠近216国道的地缘优势,结合哈萨克族民俗特色,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牧家乐园。重点打造“哈萨克民族风情园生态旅游观光区”,园区内有230套牧家乐餐饮接待区,并设有商业街、休闲远动场、停车场、居民区道路及环形徒步道、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建成了217亩的小马驹拾趣园,园内设置骑马场,种植了紫甘蓝、尖椒、豇豆等30余种有机蔬菜,可供游客采摘、游玩;同时,千头奶牛养殖基地、智能温室不仅作为一项产业,也可供游客参观,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游览休闲游。

小镇周边有唐代烽火遗址区、千亩桃园采摘区、高档温室观光区、高新节水示范区、田园土鸡养殖区、农家餐饮服务区等旅游观光区,形成了商业街与有机蔬菜大棚、奶牛养殖区有机连接。2018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各类收入500万余元。

农业农村部推荐——全国100个特色村庄(之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