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娘子」傅瑩的硬氣「十連擊」

3月4日上午,中國第二位女副外長傅瑩第五次以人代會發言人的身份,出現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首場發佈會上,回應中外媒體記者的提問。

“中國鐵娘子”傅瑩的硬氣“十連擊”

生於1953年、現年64歲的傅瑩,曾給鄧小平當過翻譯,是繼王海容之後的中國第二位女副外長,也是首位少數民族女副外長。2013年,她卸任外交部副部長一職,轉任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並擔任十二屆全國人大曆次會議的大會發言人。

五年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曆次會議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歷次會議上,“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多次接觸傅瑩,她還接受過“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的專訪。不少人評價說,她態度親和,溝通能力很強;也有人說,她回應涉外提問時經常態度強硬,是標準的“女漢子”。

從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至五次會議的首場發佈會中,“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整理出傅瑩針對軍費以及中美關係、中日關係等涉外關係的十個回應,回顧這位女外交家霸氣的一面。

2013年首談軍費

“如果中國不能保衛自己的安全,這對世界不會是一個好消息”

“中國鐵娘子”傅瑩的硬氣“十連擊”

記者:您能不能告訴我們,2013年中國國防支出規模有多大?都將用於哪些方面?

傅瑩:關於軍費的問題,我觀察了一下,這個問題似乎是人大新聞發佈會的必答題,每年這個問題都會出來。我看了一下,前面幾任的發言人都回答過了,但是仍然有很多國際的關注。好象中國每年都需要向外界解釋為什麼我們要加強國防建設,為什麼我們要增加軍費。

其實像中國這麼大一個國家,如果不能保衛自己的安全,這對世界不會是一個好消息。我們中國這個國家在歷史上有過國防弱、遭人欺的沉痛教訓。中國人在這個問題上的歷史記憶是深刻的,所以我們需要有一個穩固的國防。中國國防力量的加強會有利於這個地區更加穩定,也會有利於世界和平。

關於中國的國防預算,我們是實行嚴格的財政撥款的制度,與往年一樣,今年的國防預算也包含在國家總預算的草案內,是這次開幕的16項議程之一。我記得應該是在第一單元裡,所以在大會審查批准之後你就知道了。

2014年再談軍費

“中國國防弱就和平了嗎?”

記者:中國政府提出“和平崛起”已有十多年時間了,但中國的軍費在不斷地增長。中國的鄰國和國際社會是否有理由為中國軍費的不斷增長而感到擔憂?

傅瑩:你說到中國的軍費和國防力量增長了,那麼中國就是不和平了。這樣的聲音確實在國際上聽到過,但中國人可能要問了,我們的國防力量增強了,就是不和平發展了?那麼如果我們國家發展強大,我們繁榮昌盛,然後我們有一個很弱的國防力量,我們就和平了?我認為看一個國家的國防力量,主要是看它的政策方向。從本質上講,中國的國防力量是防禦性的。

從中國角度來講,中國是一個大國,我們對地區的和平安全也是負有責任的。雖然我們和一些國家有領土、海域的爭議,我們一直主張要用和平的方式去談判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我們可以擱置起來,可以推進尋找共同開發的可能性。但是,如果有國家要挑釁,要破壞這個共識,破壞這個地區的安全,破壞這個地區的秩序,那麼中國必須要做出回應,而且是有效的回應。

2015年三談軍費

“我們不是靠炮艦開路去開拓經貿”

“中國鐵娘子”傅瑩的硬氣“十連擊”

記者:中國今年是否準備上調國防預算?如果上調的話,比例是否會超過去年?

傅瑩:我這是第三次做新聞發佈會,每次外媒都要問軍費,據說我的前任也是如此,前任的前任也是如此,好像據說是外媒到我們這個發佈會來,主要關心的就是軍費。而且在人大之前,早早的他們的文章都寫好了,中國軍費如何如何,就等著今天這個數,我這個數一出來,他文章就出去了。但是今年你很客氣,你沒有問我們為什麼增加軍費,你只是問是不是增加了,這是一個很大的態度變化。

中國這個大國,我們需要有能夠保衛國家安全、能夠保衛人民的軍事力量——軍隊,讓老百姓放心,讓人民安心生產、安心生活。我們的歷史教訓,落後就要捱打,這個我們不會忘記。我們國家要實現現代化,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要實現國防的現代化,實現我們國防、軍隊的現代化。這就需要一定的經費保障。對此,我們人大代表、廣大人民群眾都是支持的,當然我們也希望這個錢能用好。

去年國防預算增長幅度是12.2%,今年這個具體的數字要明天(注:2015年3月5日)才能看到。現在我可以給你透露一個大致的情況,即2015年預算草案當中建議的國防預算國防費用的增長幅度大概是10%左右,和中央本級預算支出增長的建議水平差不多。

實事求是地講,我們國家整體軍備的水平還是有差距的,還是需要時間的。

在世界大國當中,中國的國防現代化的路應該說走得還是相當艱難的,大部分的軍事裝備、研發都要靠自己來做,甚至是從頭做起。另外,我們廣大官兵的保障還需要不斷地加強。但是從根本上來講,中國的國防政策還是防禦性的,這是在憲法當中明確規定的。

在這個方向上,在這個原則上,我們不會輕易地改變。我們改革開放這麼多年取得了這麼大的成就,我們不是靠炮艦開路去開拓經貿的,而是完全去靠互利互惠的合作,甚至是讓利的合作。這條道路、和平發展的道路,我們走得是成功的,我們今後會繼續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

2016年四談軍費

“我要不講,你們是不是有點心塞?”

“中國鐵娘子”傅瑩的硬氣“十連擊”

記者:中國政府今年向人大提交的國防預算能不能透露一下?與去年相比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與最近熱點的南海和朝鮮半島的局勢有多大的關係?

傅瑩:中國國防費預算的制定主要是考慮兩個因素:一是中國國防建設的需要;二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情況和財政收入的情況。我們整個預算的大盤子是明天提交給人大代表,外媒在我的記者會上希望早點拿到軍費預算的數據,但是我提前講單項預算又有搶跑之嫌,但是我要不講,你們是不是有點心塞,所以我還是給你一個大致的數。

今年中國軍費預算保持增長,但是增長的幅度比前幾年要低,是在7%至8%之間。

2017年五談軍費

世界上那麼多衝突哪個是中國造成的?

記者:近年來中國軍事實力不斷增長,包括航母的打造、南海諸島的島礁的建設和軍事部署以及武器裝備更新等等問題,都為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所關注。由於中國和一些鄰國的領土爭端也尚未解決,這些軍力的增長也讓許多國家懷有戒心和一定的警惕的,我的問題是中國今年的軍費開支會是多少,會有怎樣幅度的增長?如果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情形下,軍費增長的幅度較大會是出於什麼樣的考量?和美國總統特朗普最近宣佈的大幅增加美國軍費的開支有沒有關係?

傅瑩:每年中國政府是根據國防建設的需求和我們國民經濟發展的水平來確定我們國防費的規模,2017年中國國防費增長的幅度是7%左右。我們國防費在GDP中佔的比重是1.3%左右,這些年一直處於這個水平,這是財政部給我們提供的準確的數據。你剛才提到美國主張要提高經費,美國軍費已經很大了,我去慕尼黑參加安全會議,北約也在強調要把他們每個成員國防費佔的比重都提高到2%,我不知道你們怎麼評估這個趨勢,是不是也問問他們是什麼考量。

你說到對中國的戒心,我想在中國很多人肯定是很不理解的。看看過去這十多年,世界上發生了那麼多的衝突,甚至是戰爭,造成了嚴重的大量的人員傷亡、財產的損失,那麼多難民流離失所,哪個是中國造成的?中國從來沒有給任何國家帶來任何傷害。你關心的中國周邊存在的這些領土主權、海洋權益的爭議問題,我們主張要對話和平解決的,同時我們要擁有保衛自己主權和權益的能力。

在南海問題上,拿南海航行安全說事,我認為是誤導。去年7月我到英國去訪問,對這個問題議論很多,我們同行的一個法律專家專門查了一下,英國倫敦金融城的信息顯示,南海沒有被列為高危地區,而且沒有任何數據顯示有哪個國際上大的保險公司對途經南海的航船、商船增長保費,南海航行安全的擔心是從何而來?

2013年回應中日關係

“來而不往非禮也”

“中國鐵娘子”傅瑩的硬氣“十連擊”

記者:中國如何描繪建設海洋強國的藍圖,怎樣緩和與包括日本在內的周邊國家的摩擦,中國外交是否會更加咄咄逼人?

傅瑩:剛才你提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你注意到中國記者都笑了。其實你在中國聽到的幾乎是另一方面的意見,很多人是希望中國更加強硬一些,尤其面對挑釁時,有更加強硬的姿態,這個差距是存在的。

中日之間的分歧原因比較清楚。中國人經常講“一個巴掌拍不響”,要雙方都有這樣的意願,如果對方選擇的是強硬的舉措,選擇的是背棄共識的做法,那麼中國還有一句話叫“來而不往非禮也”。

釣魚島的事實是非常清楚的。1895年甲午戰爭後日本從當時中國的清政府手中竊取了釣魚島。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後,根據《開羅宣言》和《波斯坦公告》,日本佔領的中國領土都要歸還中國。去年日本政府採取購島行為,它違背了兩國建交時達成的共識,因為共識不存在,中國的剋制也沒有基礎了,所以中國海監船到釣魚島海域巡航是必然的。

2016年回應南海問題

“軍事化”這個詞有點語言霸權

記者:中國曾經宣誓將不在南中國海進行軍事化,但是實際上中國在南海的島礁上進行的軍事部署,包括一些導彈的設施以及飛機的跑道,國際社會認為這將對南中國海的和平與穩定造成威脅,對此怎麼看?

傅瑩:“軍事化”這個詞炒得挺唬人的,我認為這是不是有點語言霸權,就是要製造這麼一個議題。我看美國有不少報道威脅地區和平,影響航行自由,把這麼一個大帽子扣在中國人頭上,這種做法容易誤導形勢。要說軍事化的話,如果仔細看一看,在南海進進出出的先進的飛機、軍艦,最多的是不是還是美國的?要說軍事化的話,這是什麼?

關於南海問題,第一,中國人覺得美國派軍艦到南沙島礁那麼近的地方炫耀武力,這個不好,非常刺激中國人的反感情緒。本來在南沙問題上,美國說了對南沙爭議不持立場。現在美國的做法和說法讓人覺得好像是在刺激緊張情緒,讓人對美方的動機畫一個很大的問號。

第二,我們在南沙擴建島礁是非常必要的,中國人民都支持,而且認為這些島礁離大陸這麼遠,應該有它自身的防禦能力、部署必要的防禦措施,這是大家普遍的看法。我們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是在不放棄主權的基礎上,而且是為了維護這個地區的和平穩定。

所以,南沙島礁擴建之後,我們可以更好地維護我們的利益,同時我們也增強了中國在這個地區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也增強了我們維護這個地區和平的能力,這是好事,所以我認為在這個問題上,國內的看法、中國人的看法是非常一致的,這不叫軍事化。

2016年回應朝鮮問題

制裁不是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

“中國鐵娘子”傅瑩的硬氣“十連擊”

記者:兩天前,聯合國針對朝鮮第四次核試驗和火箭發射實施了最嚴厲的制裁,有人說作為朝鮮最大的貿易伙伴,新的制裁是否奏效,關鍵在中國。也有觀點認為,中方此前並未嚴格執行安理會對朝制裁措施?中國對此有何回應?

傅瑩:我認為語言是有魔力的,一說中國該怎麼樣、中國應該這樣、中國應該那樣,好像這個事情就全是中國的責任了。從朝鮮“核試”以來,很多西方的報紙都把矛頭指向了中國。

我想對於安理會新通過的制裁決議,大家也知道,中國是認可的,而且我相信中國會嚴格地遵守。新決議當中也提到重申安理會決議,重申六方會談和“9·19”共同聲明,而且承諾要外交和平解決。這正是中方一直以來堅持的,也是這次在安理會會談當中,中國一直堅持並且說服了大家接受中國這個觀點,制裁不是目的,制裁應該是為了解決問題。

我想講一講朝核問題的實質是什麼,應該說還是安全問題。朝鮮戰場硝煙散去六十多年,到現在只有一紙停戰協議,一直沒有簽訂和平協議。所以,理論上講,有關國家在朝鮮半島還處於戰爭狀況,是不是也夠奇葩的?所以,朝鮮半島一直就是一個東亞安全的短板,經常會陷入緊張。

中國堅決反對朝鮮發展核武器,因為這會威脅地區和平穩定,也威脅中國自身的安全利益和周圍國家的安全利益,所以我們一直是不贊成的,但是同時我們也希望能夠治標治本,解決根本問題。

2016年回應“維權律師”

“‘維權律師’的提法好像要把律師隊伍做一個政治劃分”

記者:我們注意到西方媒體對於所謂維權律師被逮捕有很多報道,而且有評論認為這與中國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是相矛盾的,我們想知道人大對此如何評價?

傅瑩:我準備這次記者會之前有很多座談會,其中有一場是與中國律師協會進行座談。應該說,在中國,律師已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行業了,無論是在社會生活當中,還是在經濟活動當中,如果遇到糾紛、遇到困難,大家可能首先想到找律師搞搞清楚,所以律師是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一個非常重要的力量。中國的律師成長是比較快的,大概是1979年恢復了中國的律師制度,當時全國的律師加在一起就2000多人,現在已經到30多萬人了,所以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進步,而且每年增長的速度很快。

關於外界經常議論到的一些個案,我想司法部門會依法處理。我倒是想說,我認為“維權律師”的提法,我聽很多人講不是很贊同這麼講,好像要把我們的律師隊伍做一個政治劃分。律師首先應該是守法的模範,根據我們國家律師法的規定,律師執業要遵守憲法、遵守法律,如果律師知法違法也要面對法律的懲處。

現在我們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一個律師隊伍的健康成長,對各項法律的正確實施、對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都是不可或缺的,都是非常重要的。對律師來講,律師依法執業的權利也要得到保障。

2017年回應特朗普上臺後的中美關係

“但如果有挑戰的話,中國也會坦然應對”

“中國鐵娘子”傅瑩的硬氣“十連擊”

記者:我的問題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的言論變化無常,在這種情況下中美關係怎麼發展?

傅瑩:中美關係,因為這是兩個大國,這兩個國家的關係對整個世界是有影響的,比較引人注目,這方面討論比較多,在中國國內討論也比較多。一個總的看法是,中美關係合作還是主流,現在美國對內對外政策都有一些調整,你剛才也提到了美國新政府也有不少想法、一些主張。美國的政策調整具有全球性的影響,肯定也會影響到美國跟中國的關係。當然大家都希望這個影響是正面的,是積極的,但如果有挑戰的話,中國也會坦然應對。

我對中美關係有一個觀察,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同意,我認為美國社會對中國普遍不那麼瞭解,是不是?這次美國大選,每個候選人都談到了中國,我聽下來看他們講的關於中國都是老故事,或者是不那麼真實的故事。在這樣一個信息通達的社會里,其實這個現象是挺不自然的、挺不正常的。

在美國,包括在你們的報刊上、在美國的電視上,你要得到關於中國一手的資訊是比較有限的。在美國要想看到中國人寫的文章、中國人寫的書恐怕也不多。當然,從我們的角度我們要多努力,儘量讓自己的信息更多的通達國際社會、通達美國社會。我們也希望我們這麼多國際媒體,這次來報道我們的“兩會”,希望你們多注意中國的新故事。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撰稿/新京報記者王姝 校對:陸愛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