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要讓對方產生「天啦嚕!天塌啦!!」的感覺

批評要讓對方產生“天啦嚕!天塌啦!!”的感覺

背景:

  小A平時工作是組裡最粗心的一個。優點是工作積極主動,執行力強。最近一週,她出了一個大問題:一個供應商的服務,她沒有填寫供應商機構來源,導致服務費用最後全部匯入我們自己平臺。

目標:

  以往多次批評,粗心的問題還是不改正。希望通過這一次較嚴重問題出現,對自己工作的粗心引起足夠重視。

行動:

  其實問題出現後,是可以彌補的,但是我讓財務審核人員先不手動操作,並且告知小A,彌補不了了。

點評:

  批評的效果是改進,但前提是認識。為達到下屬認識深刻的目的,主管可謂用心良苦!

  這個事情當時你在操作的時候為什麼不找我商量?你自己和供應商去解釋吧。

點評:

  批評要使對方產生愧疚而非壓抑。“這個事情當時你在操作的時候為什麼不找我商量?”這句話換成“這個事情當時你操作的時候怎麼就不和我商量商量?”語重心長中暗含惋惜,效果更佳!同理,“你自己和供應商去解釋吧。”換成“想想看,現在你怎麼和供應商解釋呢?”

  小A很忐忑,她怕自己要賠償給供應商相應費用,一直想辦法去彌補。過了兩個小時,她找我,跟我承認了錯誤,並且想了幾個彌補的辦法。雖然都沒法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但是能夠逼她逼到如此仔細思考,說明這個問題還是讓她害怕了。

點評:

  逼得好!付出代價,才有記性。

  但是我都會告訴她,她想出來的幾個彌補的辦法,都存在什麼什麼問題。當我覺得她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並且深刻認識到自己粗心是很重大的問題後。我告訴她,我也幫她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跟上級領導申請(其實這個事情很容易操作,但是我還是想讓她覺得,粗心犯錯,也會造成很高的成本),我們出示合同條款,已經後臺銷售明細,按照實際情況,對這個月應該支付供應商的部分,進行手動處理。

點評:

  批評歸批評,問題還是要解決。點撥、引導式批評本身就是一次對下屬培養的好機會!

結果:

  小A最近工作踏實了很多,在很多細節上也會反覆跟我確認,可以看出她開始變得小心謹慎,雖然我會累一點,但是希望通過這個階段反覆確認的過程,先糾正她粗心的毛病,再逐漸放手讓她自己去做一部分熟練了的工作。

點評:

  一勞永逸!修己,才能安人。此階段的耐心是主管必不可少的素質。

反思:

  對待不同性格能力的同事,應該在一開始就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區別對待,對於粗心但是積極的人,細心但是拖沓的人,我們應該不同對待。

點評:

總評:

  批評旨在下屬改進,但改進的前提是認識(接受)。管人就管兩種東西:思想(態度)和行為(技能)。認識是思想(態度)問題,改進則是行為(技能)問題。沒有認識,改進無從談起。因此,批評一定要讓對方產生“天啦嚕!天塌啦!!”的感覺。

備註:

  以上案例系培訓後學員學以致用提交的作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