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爭「第一」的成都

成都愛爭第一,這個盡人皆知!這不,2018年才過去三分之二,已經獲得了22個重量級的排名:


愛爭“第一”的成都


下面,請看各榜單的明細:

1

應屆畢業生留本地的概率:全國第三

9月4日,財新數聯發佈最新一期消費升級指數觀察——《2018畢業季消費報告》,在2018級新生入學之際,研究2018屆畢業生的校外生活。成都畢業生在畢業之後留在本地的概率位居全國第三,對畢業生的吸引力全國第五。


愛爭“第一”的成都


 《報告》計算了主要城市畢業生在畢業之後留在本地的概率。從全國層面看,約有36% 的畢業生留在了他上大學的城市,成都以48%位列全國第三。《報告》分析指出,成都,一座“讓人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是高校雲集的中西部核心城市,有著不錯的高校畢業生本地居留率。

2

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全國第一

從2011年到2018年,中歐班列開行實現了從“邁出”到“領跑”的跨越,開行數量和規模不斷刷新我們的眼球。

日前,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達到10000列,其中,成都累計開行數量為全國第一。

在中歐班列中,蓉歐快鐵作為後起之秀,一路馳騁、成長迅速。

據悉,中歐班列(蓉歐快鐵)目前是國內開行頻率最穩定、開行速度最快捷、運輸價格最經濟的中歐班列,也是國內首個實現每日開行的中歐班列,開行數量連續兩年(2016年及2017年)位列全國第一,現已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紐帶、國際物流集散、國際產能合作、國際貿易協同發展的開放型經濟高地。

3

中國城市書店數量排行榜-成都第一

8月25日,以“書店共生,城市美學”為主題的2018亞洲書店論壇開幕式在成都隆重舉行。活動上,百道網高級顧問徐智明對外發布了《中國城市書店數量排行榜》。排在第一的是北京,成都僅次於北京排行第二。在數據發佈後,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表示,作為一個寫作者,書店有特殊的意義,書房是家,書店就是他的世界,是一個生活的精神的美學的空間,“剛才,我知道一個數字,3463家,成都的書店數量,聽到這個數字,我馬上就愛上了成都,就憑這麼多書店,我們所有的寫作者都會不辭長作成都人,在美好的城市舉辦亞洲書店論壇,天底下沒有這麼匹配的事,祝願心懷夢想的人生活在更美好的城市,城市的美好表示在街道上,家的附近,有一個美妙的書店,會這樣的,因為成都已經這樣了。


愛爭“第一”的成都


4

網約車包容度-成都第一

近日,由人民網對外發布了一項統計數據:《2018年25個城市網約車包容度排行榜》。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選取25個重點城市,根據當地網約車政策、輿論認可度等進行網約車包容度綜合評估。測評結果顯示,成都以78.0的網約車包容度指數位列第一。緊隨其後的是三亞(73.2)和無錫(61.8)。

愛爭“第一”的成都

5

2017年全國城市電影票房排行榜

2017年全國城市電影票房排行榜上共有9個城市票房收入超10億元,其中排在前五的城市分別是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廣州市和成都市,前五城市保持不變。滬京兩市分別收入32.8億元和32.2億元,全國票房佔比則分別為6.29%和6.15%。四大一線城市2017年共收入106億元,佔全國票房總收入18.96%。

2017年電影票房排行榜全國十強門檻線為南京市9.45億元,十強中上座率最高的是北京,上座率達20.10%。上海問鼎全國城市人次冠軍,觀影人次達到8301.74萬人次。北京場均人次也在前十城市中最高,場均仍達28人。2017年電影票房排在全國前十名城市依次為上海市32.8億、北京市32.2億元、深圳市20.5億元、廣州市20.47億元、成都市16.94億票房、武漢13.65億、重慶市13.47億、杭州市12.7億、蘇州市10.62億、南京市9.45億元,成都排名全國第五、二線城市第一名。


愛爭“第一”的成都


6

中國主要城市地鐵里程

2018年8月8日,成都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公佈了成都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擬提請申報的地鐵線路,本輪建設規劃最終上報方案由8號線二期、10號線三期、13號線一期、17號線二期、18號線三期、19號線二期、27號線一期、30號線一期、33號線及18號線三站一區間組成,共涉及9條線路10個項目,規模總計198.55km,車站126座。至本次規劃末期,成都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將達到714.12km。據統計,到2020年末,成都在運營的軌道交通里程將排名全國第四,僅次於北上廣。


愛爭“第一”的成都


7

2018中國新商業城市研究報告

8月17日,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研究會與RET睿意德近日聯合發佈《2018中國新商業城市研究報告》,從商業創新表現、商業基礎設施、新消費人群、商業創新資源等全新維度提出了新商業城市評價體系,併發布了一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新商業城市十強。


愛爭“第一”的成都


其中,一二線城市十強是: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重慶、廣州、蘇州、武漢、南京;三四線城市十強是:蕪湖、揚州、珠海、呼和浩特、海口、鹽城、湖州、桂林、洛陽、衢州。

8

中國城市汽車保有量

住在成都8月7日,從市交管局獲悉,根據《2018年第二季度中國城市交通研究報告》的數據顯示,成都做為全國汽車保有量排名第二的城市,在全國100個主要城市第二季度擁堵排名中位列第32名。據悉,2018年上半年全市新上牌汽車27萬輛,汽車保有量超過470萬輛,加之在建地鐵里程超過400公里,佔道施工折減道路資源近20%的巨大壓力下,確保了成都市交通擁堵指數同比下降9.15%,在全國主要城市中擁堵排名降至30位以後。


愛爭“第一”的成都


9

全球大都市監測報告

大都市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的“增長源”,特別是中國和其他亞非發展中國家的大都市正以驚人的速度異軍突起,成為一股讓全球不可忽視的力量。

布魯金斯學會日前發佈了《全球大都市監測報告》,指出大都市對全球經濟總量、就業和人口吸納的貢獻率已呈現出壓倒性優勢,300個大都市的經濟總量佔到了全球經濟的一半以上。


愛爭“第一”的成都


述報告以人均GDP和就業增長率兩項指標為依據,綜合評估了過去幾年全球大都市的經濟表現,此次上榜的300個城市分佈於被劃分成的全球八大區域,即:發達亞非地區、中歐和中亞、發展中的亞非地區、中國、拉丁美洲、中東和非洲、北美、西歐。這些地區分別擁有上榜城市25、13、20、103、14、25、57和43。

中國大都市的經濟表現尤其引人矚目。相較於2014年,中國入選榜單的城市由48個增長到103個,成為入選城市最多的國家,中國城市佔據前50名中的21席,成都、北京、福州、天津、廈門躋身前十名。成都位居中國第一、全球第三。

10

中國“互聯網+”指數報告2018

宏觀上看,騰訊研究院發佈了《 中國 “ 互聯網+ ” 指數報告(2018) 》,成都位列2018中國 “ 互聯網 + ” 總指數前五名,這是對成都互聯網整體實力的權威認可。


愛爭“第一”的成都


11

2017年中國流量經濟指數

7月26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商務廳聯合主辦,成都市商務委員會承辦的“2018中國(成都)移動電子商務年會暨流量經濟發展峰會”在成都舉行。本屆年會以“電商新場景·流量新入口”為主題,是成都首創的全國性、行業性主題年會,已連續舉辦七屆。

愛爭“第一”的成都


當天大會還發布了2017年中國流量經濟指數發展報告,報告首次對全國各主要城市流量經濟相關指數進行發佈,成都市流量經濟指數在31個城市中僅次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排名居全國第五,中西部城市之首,在新一線城市中排名第一,具有顯著競爭優勢。

12

最新世界城市排名

日前,由上海社科院和社科文獻出版社共同推出的《國際城市藍皮書:國際城市發展報告(2018)》日前正式發佈。

藍皮書顯示,中國入列的世界城市從2000年的6個增長到2016年的33個,實現近5倍的增長,總量上僅次於美國。成都升級為第二梯隊世界城市,香港、北京、上海都具備了衝擊頂級“全球城市”的條件。


愛爭“第一”的成都


據瞭解,藍皮書將公認的世界城市研究權威組織“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於2017年4月最新發布的世界城市排名,與其之前2000年開始的5輪排名進行對比,梳理了近16年來世界城市的發展演進特點。具體來看,入列世界城市的33箇中國城市,北京、上海、香港、臺北、廣州為第一梯隊世界城市;深圳、澳門、成都為第二梯隊;南京、杭州、青島等12個城市為第三梯隊;濟南、高雄、昆明等13個城市為準世界城市。

13

中國第一高樓

2017年11月28日,中海地產競得成都市天府新區秦皇寺299畝地塊。土地規劃條件明確1號地塊擬建成677米地標性“中國第一高樓”。項目由中海地產100%自持。AS+GG、KPF、PCPA、SOM等4家國際頂級超高層設計單位參與此項目意向設計方案投標。經過中建集團與中海地產多輪內部評審,以及外部學界業界權威專家、成都市委市政府與天府新區評審,結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及“標誌性、經濟性、實施性、前瞻性”的評價原則,最終確認KPF的設計方案勝出。


愛爭“第一”的成都


愛爭“第一”的成都


成都天府新區超高層項目意向方案效果圖

14

全球酒店TOP100-成都博舍酒店

雖然酒店和旅遊圈裡搞的榜單很多很多,但是T+L(Travel + Leisure)的全球最佳酒店榜單和CNT (Condé Nast Traveler)的金榜榜單是最具權重的,特別在北美市場,堪稱高端旅行行業兩個風向標。

有多厲害呢?拿最直接的搜索排名來說事,如果能和上面兩個榜單有鏈接關係的,相當於在谷歌搜索引擎上做強勢SEO,搜索排名能上升很多位!

愛爭“第一”的成都


8. Temple House, Chengdu, China

Score: 97.26

網址: thetemplehousehotel.com

成都博舍!中國唯一上榜的一家!全球前十!

15

中國城市新文創活力排行

7月17日,由騰訊研究院、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共同主辦的“新文創·新動能”2018新文創產業峰會在成都舉辦。

會上大咖雲集——不僅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騰訊研究院及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等國內一流智庫的專家,還有慈文傳媒、咪咕閱讀、域上和美等全國文創領域知名企業、協會及產業園區代表。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本次峰會重磅推出了全國首個新文創領域城市排行榜單——《中國城市新文創活力排行》。成都因其在產業活力、人才活力、政策活力、傳播活力等指標上的優秀表現,在100個城市樣本中脫穎而出,排名首位。


愛爭“第一”的成都


16

2018年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2018年一季度,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0275億元,同比增長9.8%,增速比1-2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0.2個百分點。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77096億元,增長9.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3179億元,增長10.7%。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9711億元,增長10.3%;商品零售80564億元,增長9.8%。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較快,限額以上單位化妝品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同比分別增長16.1%和11.4%,分別比上年同期加快6.2和3.4個百分點。

對比副省級城市,廣州、成都、武漢、南京、深圳、杭州、西安、青島、濟南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千億,其中廣州最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42億元,同比增長8.4%。成都和武漢排名第二和第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為1669億元、1596億元。南京、深圳、杭州不足150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為1453億元、1333億元、1269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西安遠超青島、瀋陽、哈爾濱、大連、長春東部城市,廈門墊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8億元,同步增長10.9%。

愛爭“第一”的成都


17

2018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

近日,華頓經濟研究院重磅發佈了2018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全面評估城市發展水平和綜合實力。

愛爭“第一”的成都


18

第二期中國“雙創”金融指數

“2018全球天使投資高峰論壇”19日上午在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全球頂級科研人員、經濟學家、著名投資機構、著名天使投資人、頂級孵化器和科研院校、創業企業代表等200餘人出席,採取主題演講、圓桌對話等形式,研討全球視野下的新金融新趨勢,推介成都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為建設國家西部金融中心增添新動能。

論壇上發佈了第二期中國“雙創”金融指數(IEFI),成都排名全國第六,中西部第一。

中國青年天使會會長、英諾天使基金創始合夥人李竹在論壇上表示,如何判斷初創企業的價值?“2018,IP為王”。在未來創業和投資中,看中的是項目的頭部企業,即IP,建議雙創企業要成為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

李竹認為,IP就是佔領心智的東西,具體表現為文化創意裡的故事、人物形象,科技創新裡的專利、商標、知識產權等專利壁壘。“人工智能領域正在形成頭部,”他看好無人駕駛、醫療影像、視覺感知、新能源車等行業。

19

2018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

4月26日,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在上海發佈《2018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這份最新的排行榜顯示,4個一線城市在各自的兩個梯次中調換了位置——由“北上廣深”變為“上北深廣”。而在“新一線”城市序列,15個“新一線”城市的排名依次是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蘇州、西安、天津、南京、鄭州、長沙、瀋陽、青島、寧波、東莞和無錫。


愛爭“第一”的成都


20

2017年中國省會城市GDP排名

中國正進入“強省會”時代,省會城市作為強有力的資源配置中心,對區域引領作用舉足輕重。

統計顯示,2017年全國26省會城市GDP(注:本文未納入拉薩)以及增速發生了較大變化,反映出區域經濟顯現新的格局。

西安位次上升3位,東北城市整體在全國名次下滑

2017年,西安,合肥,長春,石家莊,烏魯木齊等省會城市,GDP排名都有所上升。


愛爭“第一”的成都


21

中國公共WIFI數量排名-成都第一

作為全球最大的網絡共享平臺,WiFi萬能鑰匙以全球數億WiFi熱點數據為基礎,對全國各地的公共WiFi熱點進行大數據調研與分析,並結合安全行業專家建議,在此基礎上發佈《2017年中國公共WiFi安全報告》。

報告由六部分構成:一、2017年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現狀概述;二、2017年中國公共WiFi安全大數據;三、中國公共WiFi地域大數據;四、中國公共WiFi場景大數據;五、中國用戶WiFi連接行為大數據;六、WiFi安全專家建議。

愛爭“第一”的成都


愛爭“第一”的成都


22

2017年50個國家中心城市排名

2018年1月,國家發改委發佈了中國50箇中心城市發展水平的權威排名,通過4大層面,15個維度,42項指標全方位評比,其可信度和權威性還是很強的。

愛爭“第一”的成都


特別的,該報告暗藏玄機,2個國際中心城市,14個國家級中心城市的表述,在一定程度上為國中還未上榜的城市一個很大的希望。

愛爭“第一”的成都


這麼一看成都是不是很牛逼?如此多的獎項,如此多的榮譽!但是千萬別陶醉於這些榜單,看完下面這些數據再下結論也不遲。


愛爭“第一”的成都


(▲暫未找到2017或者2018年的數據)

愛爭“第一”的成都


(▲成都工資排名全國主要城市第15名)

愛爭“第一”的成都


2017年成都人均GDP全國省會城市第14名,如果把沿海的一些熱點城市加進來,估計成都排名會更靠後


愛爭“第一”的成都


2017年省會城市GDP佔本省GDP的百分比,佔比越高說明省會城市越強大,省內各城市之間的差距越大,也許“省會城市首位度”這個指標更能說明問題嚴重性,成都的首位度在27個省會城市中排名第一,而且比第二位差不多高了一倍。至於成都為什麼會在四川這麼強,這個就得從地理、氣候、歷史、政治等因素來綜合分析,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


愛爭“第一”的成都


(榜單製作時間2017年3月)

評價一個城市要綜合看各種指標,尤其是“人均”指標,“人均”過後的指標與市民關係更密切,更能體現市民的獲得感,比如人均財政收入、單位GDP能耗、人均公路里程、人均鐵路里程、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千人汽車保有量等,這些指標在網絡上均找不到直接的數據,成都究竟排名怎樣,我們不得而知。你若有相關數據,請在評論區留言。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宏觀經濟數據並不能直接、準確反映市民的感受,城市好不好,市民最有發言權。生活在連續多年獲得“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成都,你幸福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