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時代,還需要支付寶嗎?

區塊鏈交易和支付寶區別

區塊鏈時代,還需要支付寶嗎?

第一 信用意義:這張表格可以解釋一下區塊鏈的信用和支付寶等傳統信用的不一樣,剛才說了區塊鏈的信用是基於區塊鏈技術本身不需要大數據。

在淘寶上,買家和賣家並不認識。買家擔心直接付款後賣家不會發貨。賣家擔心直接交貨後買家不付款。怎麼辦?第三方支付寶亮相!買方先支付支付寶。支付寶將付款情況告訴賣方,賣方交付貨物,買方收到貨物並確認無誤後,支付寶將付款給賣方。支付寶將在此次交易中扮演信用中介的角色。當然,支付寶在此次交易中只能保證交易的真實性和淘寶平臺支付的便利性。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比支付寶更可靠、更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例如,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可以準確、不可更改地將原材料的採購、生產、運輸等全過程記錄下來,記錄買賣雙方的身份和信用,並且可以快速查詢。在這種情況下,甚至只需要啟動區塊鏈技術下的某個應用軟件按鈕,也可以快速完成所有交易。

第二 評價模型:這是基於幣天銷燬。

第三 所有權:區塊鏈的信用是基於私鑰的,意味著用戶擁有對信用的絕對專屬權。傳統的信用,顯然我們的信用並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這些平臺。

適用範圍,區塊鏈的交易意味著你通過私鑰可以登錄任何平臺,假如將來區塊鏈支付得到普及的話,意味著你可以通過私鑰登錄任何電商平臺、打車平臺、外賣平臺,所以它具有跨平臺性傳統信用,當然它只能侷限於平臺內部,巨頭不會開放它的數據給別的平臺用。

傳統交易信任缺失

傳統的交易信任是缺失的。

例如,原始部落在交換貨物時,往往要先交換首領才能交易。交易完成後將釋放酋長,也稱為雙向質押模式。

這種模式在實體經濟中也很常見。這意味著我們經常對交易過程缺乏信任。信任缺失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可以概括為三點:

第一點,非及時性。交易往往涉及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交錢和交貨行為在時間和空間上不統一。交貨可能是離線的,交貨可能是在線的,所以只需要保證。支付寶一開始還通過第三方擔保進行了第三方支付。網上交易在時間和空間上是及時統一的。可能有一些同學想質疑,因為連鎖交易也是如此。如果你把錢給了另一方,並不意味著你必須從另一方得到實物或貨物或資產。這個質疑忽略了一點。事實上,在未來,這些現實中的所有資產可能都是連在一起的,這意味著你支付的錢、usbt或中央銀行的法定貨幣沒有本質的區別,所以它們都是區塊鏈的資產。

第二點,非切割性。現實中以物易物顯然是非常不方便,所以才會有錢的誕生。黃金就是切割性非常好,它在幾千年前被大量的普及。區塊鏈上的交易天然具有切割性,理論上可以無限切分下去。

第三點,交易對手的誠信。我們怎麼信任一個不認識的人呢,現實中往往都需要權威機構的仲裁。但我剛剛也解釋了,區塊鏈的交易真的不需要認識對方。如果一個人跟你交易,你查詢他的歷史地址上的交易,發現地址上的幣天積累,幣天銷燬積累非常之多的話,其實你就可以相信這樣一個人,因為這樣的歷史記錄是刷不出來的。

理想的信用交易

如果將來區塊鏈交易得到普及的話,我們可能會進入到一個理想的信用社會。什麼叫理想的信用社會,這有點像是遊戲中的人物一樣。遊戲中的人物就是每個人的頭上,可能就會顯示他的血槽、魔法值將來如果所有交易都是鏈上交易的話,理論上也是可以實現這樣一個場景,每個人都可以選擇顯示向對方證明自己賬上的金額,賬上的財富,賬上的資產,也可以向對方證明自己的信用

我們也提出一種新的鏈上交易可能形式,比原鏈,最近所提出的一種交易形式。在這個交易中發生了什麼,因為甲帳戶有資產 ABC ,乙帳戶有 DE 。交易之後,甲帳戶的資產 A 少了一部分,轉給了乙帳戶,乙帳戶的資產 D 轉移給了甲帳戶。這樣一個過程完全都是及時性的,因為都需要線上線下端私鑰簽名才能夠完成,所以它是及時性的,時空上是統一的,不存在一手交錢一手交資產這樣的割裂。

為什麼呢?因為整個過程中完全沒有錢的介入,資產本身可以無限切割,它不需要錢。

當然也可能有錢,因為資產 A 可能就是錢,比如說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可能就是區塊鏈上的一個資產,比如現在很流行的 USB 丁就是區塊鏈的智能合約。所以,將來區塊鏈資產交易會變得非常靈活資產 B 可能就是股權了。資產 C 就是收益權,資產 D 可能是債權,它完全可以跨場景,跨資產類別的交易,而且它們可以互相信任,不需要第三方的介入。

最後基於這樣的區塊鏈思維對將來區塊鏈的發展做一個簡單的預測,資產進化三階段。其實我們很可能會躍進到資產區塊鏈化的時代,我們現在正處於資產證券化的時代。在證券化之前還有資產權益化的時代,資產權益化就是對資產進行確權。確權以後就可以整體轉讓,可以把它形象的比喻為資產的固態階段。當我們把資產證券化以後,資產就變得可拆分、轉讓,它的流動性更強了。所以可以把它比喻成資產的液態階段。資產的液態有它的問題,液態是需要容器的,這個容器就是資產的平臺。它是不能跨平臺自由流動,所以它的流動性還是有一定問題。

如果把資產上鍊以後,那就完全是一種氣態了,可以瀰漫在整個空間。它可無限拆分轉讓,也不再受限於平臺。一個資產就可以像現在的比特幣一樣,從這個交易所體現出來充值到另外一個交易所。交易行為也可以發生在咖啡館裡兩個人面對面交易,也有可能發生在幹裡之外,因為場外交易,所以資產的交易會變得非常靈活,就像是一種氣態。

區塊鏈時代,還需要支付寶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