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来不和老师沟通,孩子成绩一定很好吧!

近日,一篇名为,《别逼老师放弃你的孩子》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文中指出了家长种种不好的行为:没搞清事情之前,就和老师吵架甚至动手、不配合学校和班级的工作、不参加家长会、不和老师沟通、拿社会和整个教育的问题来评判老师,以领导的姿态面对老师等,细数了在家校合作教育中家长的“过失”。

你从来不和老师沟通,孩子成绩一定很好吧!

文中所说的部分行为,在家长中确有其事,然而凡事要讲因果,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突出老师与家长的对立面。

在孩子的教育中,老师和家长双方的责任都不可或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尤其是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更是尤为重要,善于与老师沟通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会有极大的帮助作用,不可否认,从来不和老师沟通的家长,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见得会差,但是这毕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

你从来不和老师沟通,孩子成绩一定很好吧!

但在实际教育中,一些家长的观念存在偏差,过分的重视“学校教育”,而忽视了家庭教育部分,长此以往,不利于孩子学习与成长。

关于家校沟通,常见的错误观念有以下几方面:

永远只关心孩子的成绩

班主任通常是孩子在学校接触最多的人,也是最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人,据调查显示:九成左右班主任,认为家长最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其中,四年级的有88.3%,八年级 90.1%,这组数据可以反映出,在家长与老师的沟通中以成绩为主。

关注孩子成绩并没有过错,但过度关注则会忽视孩子的其他方面,孩子的“爱好、心理状况、人际交往情况”等方面都会被疏忽。

班主任提醒:家长要注意不能只关注学习的结果,也应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加以重视。切勿过度追求考试成绩,而忽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否则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你从来不和老师沟通,孩子成绩一定很好吧!

认为教育孩子全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看似学校的教育更重要一些,但家庭教育也不能忽视,而有些家长则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家长也是教育的主要人,也应该担负起教育责任人的职责,要和学校、老师一起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要责任。

家长与班主任主动沟通,能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基本情况,也会让老师对孩子多一些关注,家校教育的配合,可以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和老师的有效沟通还体现在,配合学校和班级工作和尊重老师上,有些家长甚至当着学生面批评老师,降低老师在孩子心中的权威性和可信度,这样更不利于达成教育效果。

你从来不和老师沟通,孩子成绩一定很好吧!

在家庭教育上,从不与老师沟通

在家庭教育上,有些家长几乎从不主动与老师沟通,需要的沟通的时候,也是围绕着学习与考试,对于孩子的其他方面从不关注,更不会沟通家庭教育的相关情况。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会对父母产生叛逆,同时父母在孩子的心中的权威感也会下降,孩子容易反感父母的教育,家长可以就此情况寻求班主任的帮助,也可以获得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专业指导。主动就孩子的情况和问题与老师沟通,可以促进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

你从来不和老师沟通,孩子成绩一定很好吧!

当然,缺乏沟通这种情况,主要责任也并非在家长,而是家校并没有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因为缺乏有效的机制,导致家校沟通困难。

根据《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显示——九成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困难。孩子的成长一刻也耽误不得,所以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人与人的沟通也不受地域限制,家长可以借助网络平台与老师进行合适的沟通。

当然,必须要以尊重老师为前提,在双方互相信任与帮助下,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