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王不過霸,將不過李,你知道他們到底是誰嗎?將不是李元霸!

中國人很熱衷於給各種名臣武將搞個排名,例如戰國四大名將,雲臺二十八將,五虎上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武廟七十二名將等等。不僅如此,中國還有一個說法,那就是王不過項,將不過李。

王不過項其實很容易理解,在諸位王中,沒有一個能夠在勇猛中超過楚霸王。項羽的強勢這簡直是毋庸置疑啊!先是起義的時候去太守家中殺了一群太守衛兵,然後破釜沉舟三萬楚軍擊垮數十萬秦軍,當時戰九次,才將秦軍徹底擊敗,諸侯來到楚軍營前,都是跪在地上爬進來的,不敢抬頭看項羽。而漢朝的建立者劉邦的皇帝之路也是多災多難,不說他被項羽追殺了那麼多次,單說他在彭城之戰的表現就可以說項羽不愧是天下名將。

都說王不過霸,將不過李,你知道他們到底是誰嗎?將不是李元霸!

彭城之戰中劉邦趁著項羽北上,攻打反覆叛亂的田齊,攻下了項羽的首都彭城。而項羽並未大為觸怒,將主力調回,而是將大部主力留在齊國繼續剿滅田齊勢力。自己親自率領3萬騎兵南下回援。並且挑選了早上這個最容易疲累的時辰,而不是晚上。而劉邦因為並不知道項羽只帶了一隊騎兵來找他,所以很是放鬆,又因為缺乏統帥,所以劉邦自己率領著60萬人,於是這六十萬人就亂糟糟的紮營。而項羽直接選擇了斬首,攻擊了劉邦的大營,這直接導致了漢軍的指揮中心的崩潰,不僅如此,劉邦的六十萬大軍也直接炸營了。然後項羽的騎兵將劉邦軍趕到谷、泗水,淹死了十來萬人,接著又趕到了靈壁東睢水,劉邦軍為了過河再次自相殘殺,死去了十來萬。

都說王不過霸,將不過李,你知道他們到底是誰嗎?將不是李元霸!

說實話項羽也算是開創了騎兵作戰的先河,從這以後劉邦也開始創建騎兵隊伍,交由灌嬰指揮。所以項羽算是當之無愧的霸王,說王不過霸是沒問題的,畢竟是歷史上第一個利用大規模的騎兵的將領。

都說王不過霸,將不過李,你知道他們到底是誰嗎?將不是李元霸!

但是將不過李就存在爭議了。首先先說一下流傳廣泛的李元霸,李元霸原名李玄霸,但是為了避清朝玄燁皇帝諱改稱李元霸。但是很可惜,歷史上的李玄霸並不是一名武將,從小身虛體弱,不過16歲就死了。但是他的名聲因為一部小說而聲名鵲起——《

說唐》,而另一種說法在我看來就相對可信多了。李指的是李存孝。

五代十國時期,晉王李克用很喜歡收義子,大概是覺得這樣比較安全,他有很多的義子,還專門設立了一個義子營,而其中十三個義子被稱為十三太保。李存孝就是其中最厲害的一個。基本是戰無不勝的一個。但是最終卻未能善終,被朱溫施以反間計,車裂而亡,可以說是下場悽慘。但是為什麼他有資格和項羽相提並論呢?因為他活著的時候基本打哪哪裡滅,但是他一死,後晉立刻就亡了,所以說他將不過李。

都說王不過霸,將不過李,你知道他們到底是誰嗎?將不是李元霸!

喜歡的話就點點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