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英國人來清朝觀賞「康乾盛世」,下船後的景象卻大跌眼鏡

百年前,英國人來清朝觀賞“康乾盛世”,下船後的景象卻大跌眼鏡

很多人說康乾盛世是清朝最鼎盛的時候,當時清王朝的GDP佔了世界的三分之一,所以乾隆也被稱作千古一帝,但是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從另一個角度還原當時強大的清王朝。1793年英國代表團高高興興來到遙遠的東方,希望感受強大的清王朝,但是他們眼前的景象卻和傳播的大不一樣。

百年前,英國人來清朝觀賞“康乾盛世”,下船後的景象卻大跌眼鏡


號稱強大的清王朝竟然百姓瘦骨嶙峋,一個個像得了病一樣,很多人沒有鞋穿,連衣服也是破破爛爛的,這和他們所看到的不太一樣,以至於他們懷疑自己來錯了國家。中世紀的英國也很平窮,不過經過改革以後,到十八世紀十九世紀時英國人的生活水平有了質的飛躍,尤其是在工業革命完成以後,因果普通員工也有自己的健康食譜開始葷素搭配,一日三餐必不可少,天天有肉也是正常事情。

百年前,英國人來清朝觀賞“康乾盛世”,下船後的景象卻大跌眼鏡


英國訪華團調查後發現情況或許有些不一樣,當時清朝人口有3億,而英國人口只有600W,人均GDP英國要大的多,何況清朝雖然人多但是土地資源匱乏,小農經濟下土地集中在地主階級手中,導致社會兩極分化很嚴重。他們所聽到的清朝強大都是上層人們,而底層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英國訪華團對這些貧苦的百姓十分不忍,會將自己的食物分給他們一些,而這些百姓漸漸地對他們產生了依賴。

百年前,英國人來清朝觀賞“康乾盛世”,下船後的景象卻大跌眼鏡


無論盛世與否,在兩千多年生產力水平沒有增長情況下,貧苦的華夏子孫過的都是苦不堪言,別說吃肉了,一般都是蔬菜和粗糧,就連吃個雞蛋那也是逢年過節才能吃上的,而且很多人都有勞役,生活艱難困苦,百姓窮困潦倒。訪華團對這次經歷永生難忘,因為在他們眼中壓迫這些貧苦人民的不是貧窮與物質的匱乏,而是精神的壓迫,他們不知道什麼叫反抗,他們也不會去反抗;他們相信命運,相信這是他們生來的命;他們生來被奴役,也甘願被奴役,只要能活著就好。

百年前,英國人來清朝觀賞“康乾盛世”,下船後的景象卻大跌眼鏡


所謂的康乾盛世其實就是沒有反抗的時代,富人過得舒適,窮人不至於餓死,大家都在這個落後的制度中活著,而且願意將這樣的“和平”稱作盛世。清朝和西方的差距不是在十九世紀菜體現出來的,即使是在鼎盛的乾隆年間也存在不小的差距,這是啟蒙與奴役的區別,亦是先進與落後的根本差距,當別人都在思考進步時,安逸的清王朝只想著怎麼鎮壓啟蒙的思想,這是時代與制度的悲哀,亦是我們揮之不去的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