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重新選擇,你還會選擇留在深圳嗎?

——從初心出發擇居城市

一般的情形是,沒有問題就沒有答案,解決小問題得到小收穫,解決大問題得到大收穫。對是否擇居住在深圳這座城市的大問題,我們首先要從初心出發,其次是要了解深圳現在的實情和地情,然後才能做出合乎自身情況的選擇。

如果可以重新選擇,你還會選擇留在深圳嗎?

我們粗略算一下個人在深圳生活的必要固定消費,價格大致都在一定的區間浮動:房租在關內每月1500元至2500元、關外每月1000元至1500元(備註:關內外的區分只是方便記法,深圳已經進入大特區時代);餐費、交通費等每月1350元;水費每月30元、網費每月60元、手機費每月70元、電費加煤氣每月80元。摺合一個月開銷2800元左右,這個標準在深圳基本是最一般的消費了。如果加上別的很可能要花費的開銷,如管理費、停車費、網上購物購書、電影音樂會球賽觀賞、單個或者兩個小孩的生活教育費、給老家老人的生活費等等,每個月基本都是需要上萬元的。

以上參考數字是個概數,因為每個人的生活形式不同,有的人月入過萬可能覺得不夠,有的人月入三、四千過得也很開心。哲人蘇格拉底給出的藥方是——未經思考的生活不值得一過。現代社會太多事物干擾了我們的內心,要讓智慧的火花在內心中持久地發揮作用,需要對生命永恆的大問題進行長久的思考,有了思考,才會去尋找答案和解決方法。其實能夠把"大問題"分解成一個個的小問題,並且逐一解決之,也算是某種"幸福"了。

如果可以重新選擇,你還會選擇留在深圳嗎?

深圳的另一個宏觀實情:8月3日,市重點區域開發建設總指揮部召開會議,公佈了17個重點區域(容易通過搜索得知名稱),目標是成為新的重要增長極,其中有以高端商務、高等級城市公共服務功能為主導,聚集服務業就業人群的地區;有以生產製造、科技研發等產業功能為主導,集聚科研研發、生產製造業和相關配套服務人群的地區;也有容納生產和生活功能,集聚多元化人群的綜合型地區。坊間雖然有著"逃離北上廣深"的一股潛流,但是以上這些區域項目都是吸引全國青年人才來深圳發展的重要因素,因為有投資就意味著更多的就業崗位。此外,市發佈了人才引進辦理新政:高校應屆畢業生引進和落戶深圳"秒批",只要是符合條件的高校應屆畢業生即可入戶。

據網傳報道,深圳與其周邊二三線城市相比,有些崗位同崗同工的薪酬相差無幾,某些車間工人的月薪(7000-8000元)甚至超過一些辦公室僱員的月薪(3000-5000元),我們當然不能忽視各行各業有不同的薪資結構和價格因素,需要綜合考量;許多企業為了節約成本已經向二三線城市遷移了(如華為、LED企業等),因為在一線城市的成本大約是二三線城市的2倍。這從另一方面促成了"大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大珠三角)的整合發展,包括廣州、深圳、東莞、惠州、佛山、中山、珠海、江門、肇慶九個城市,以及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深圳-大珠三角1小時生活圈已然形成。

小編沒能全部考查上文提及17個重點區域的情況,只是對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多一點了解。壩光核心啟動區總建築規模555萬平方米,規劃就業人口總規模8萬人。於2016年引進包括1名諾貝爾獎得主、6名院士在內的470名中高層次和緊缺人才;意向落戶項目38個(大型科研機構5個、產業化項目30個、生命健康綜合產業園3個),同年完成投資21.58億元,完成率131.8%,與深圳北站商務中心區、大空港新城並列第一名。

相對深圳其他地區,大鵬新區生活節奏較慢,因為大鵬新區實行的是領導幹部任期生態審計制度,不以GDP論英雄。大鵬新區與深圳周邊二三線城市是量級相近的,因為想在這些地區發展更看重的是生態環保、綠色文明的環境,大鵬新區正走在"綠色革命"大道,是深圳未來的一張重要名片。

如果可以重新選擇,你還會選擇留在深圳嗎?

今天的深圳,仍然具備過往開放、多元、融合、創新等元素,充滿魅力、動力和活力,已然是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獲評中國十大創新型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等等。只要合乎理性,選擇在深圳或其周邊城市發展都是可取的,關鍵是找準自身與該地區的契合度。

是什麼吸引你繼續留在深圳?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