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聚焦|我国的天然气进口现状如何?

关税聚焦|我国的天然气进口现状如何?

天然气是远古的精灵,是由古代植物残骸等经过长时间沉淀转化而来的化石碳能源。它们天然储藏于地球地下岩石储集层内,常态下为气态,主要成份是甲烷,日常生活中多为家用燃气和汽车燃料。天然气与煤、石油相比,价格低廉、安全性能好、对环境友善,被广泛应用在化工、发电、工业染料以及民用燃料领域。特别是天然气内含的硫、磷、氮等杂质元素极少,燃烧排放污染物仅为石油的1/40、煤炭的1/800。

关税聚焦|我国的天然气进口现状如何?

燃烧的天然气

一、我国天然气进口概况

全球主要的天然气生产国不足10个,我国进口的天然气资源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是气态天然气(海关商品编码2711210000)以及液化天然气(即LNG,海关商品编码2711110000)。2018年上半年我国液态天然气与气态天然气进口重量比值约为13:10,货值比值约为2:1。

税号

归类要素

价格要素

27111100液化天然气

27112100气态天然气

1. 品名

2. 状态(液化或气态)

3. 成分含量

4. 包装窗口容积

5. 加工方法(压力货\冷冻货等)

天然气规范申报要求

进口天然气要来到我国的千家万户,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近邻国家土库曼斯坦(占气态天然气进口总量70%)、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哈萨克斯坦的气态天然气,通过修建国际管道向我国输送;而澳大利亚(占液态天然气进口总量的40%)、卡塔尔、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美国等远距离国家的天然气,则需要把气态天然气液化后,搭乘专业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漂洋过海而来。

二、国内外天然气定价模式

根据产区的不同,全球天然气定价体系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较为常见的有四种,分别为:

  • 北美和英国市场的竞争定价模式


  • 欧洲大陆的油价挂钩模式


  • 俄罗斯和中亚地区的垄断定价模式


  • 东北亚地区的与进口原油加权平均价格挂钩的定价模式

不同的定价模式导致天然气的进口价格存在较大差异。与之相对的,我国国内天然气定价则采用市场化定价与政府定价并存的双轨制模式,常规天然气气源价格由政府定价,非常规天然气气源如页岩气等则由市场定价。

三、我国天然气进口现状及发展布局

经过数年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已初步形成 “西气东输、缅气北上、海气登陆、就近外供”的天然气流向格局。尽管如此,国内不断增加的天然气产能仍未能满足国内需求。

关税聚焦|我国的天然气进口现状如何?
关税聚焦|我国的天然气进口现状如何?关税聚焦|我国的天然气进口现状如何?

2017年内天然气进口总量累计已经达到92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7.6%,对外依存度达到将近40%。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18年上半年我国液态天然气进口量约为2300万吨,同比增加50%,货值约700亿人民币,同比增加70%;气态天然气进口量约为1800万吨,同比增加20%,货值约为360亿人民币,同比增加25%。

根据国际能源署预计,我国将于2019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会或将攀升至50%,用气压力不可小觑。

我国政府年初已经开始提前布局增大天然气储量,以应对冬天用气高峰的到来。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底投产的中俄合作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已经初见成效。未来该项目3条线路都投产上线后,俄罗斯每年将向中国稳定供应400万吨液化天然气,成为中国的第一大天然气进口国。中国天然气资源的获取受国际地缘政治关系影响的程度将会大大弱化。

供稿:海关总署税收征管中心(广州)

审核:海关总署关税司

关税聚焦|我国的天然气进口现状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