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起源第二篇: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學術思想起因

上篇說到周代,學術界公認的是,周代採用分封制。我們這裡所謂的周代文化,是專指中央天子的周朝文明而言,後來在春秋、戰國時期,是屬於魯國文化的系統。

如果研究諸侯各國的文化學術思想,那就各有異同,並不一致,彼此之間,都自保留有他祖先氏族傳承的文化精神。例如,神農的後裔,封在河南的焦城。 黃帝的後裔, 封在山東濟南附近的祝(長清縣)。帝堯的後裔,封在河北的薊(就是清代的直隸順天府的大興縣)。帝舜的後裔,封在河南開封附近的陳(陳州)。大禹的後裔,封在開封附近的杞。殷商後裔的賢人微子,受封在宋。另一殷商後裔的賢人箕子,因獻洪範而被尊為不臣之敬,受封於朝鮮。

中華文化起源第二篇: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學術思想起因

這些諸候的分封就國,都是上古與三代的後嗣,並非都是周室的功臣, 而受到分封的爵賞;這是周朝文、武、周公的德政,也便是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的精神,所謂“興滅國,繼絕世”偉大的文化思想。其次,周室所分封功臣,從其師尚父(太公呂望)為首,封於齊,周公封於魯,等等,所謂“兄弟之國,十有五人,同姓者四十餘人”,這樣便是周代分封諸侯而建國的局面,所以,分封制既讓上古各種傳承得以保留,為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學說產生的客觀前提,重要的是提供了土壤各自繁衍生息。

中華文化起源第二篇: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學術思想起因

周代的分封制大不同於歐洲上古的“封建”制度,如果把東西兩方“封建”不同的觀念,混為一談,必須要加甄辨。而且我們不要忘記,由周初分封建國,直到春秋戰國的七八百年間,中華民族的文字。言語,並未統一,諸侯各國的文化學術,也各自保有他的傳統,等於我們幾千年的文化,雖然國家一一統,而各地方的風俗、習慣、方言,在其同中也各有其異;所謂“書同文,車同軌”的混同局面,在秦、漢之間,才得正式完成,也就是後期“度量衡”的統一。


首先要鄭重聲明,凡是要了解秦、漢以上的歷史文化,千萬不要忘記,那個時期的歷史背景。我們粗看起來,周、秦以上文化學術的形態,固然是繼承三代以下的一貫傳統,到了周朝,才算完成建立一個人文文化具體的成形,但是我們總要不忘歷史的發展,不是空中樓閣,無因而來的。

在春秋、戰國時期,所謂分封建國的諸侯之邦,因為各有歷史淵源的背景,與地理環境的不同,所以凡是有關構成各因文化的條件:如言語、文字、風俗習慣、政治方式、財經措施、交通形勢等等,大體都是各自為政,並沒有像秦、漢以後的統一。

我們只要大概沒有忘記歷史上的記載,自從秦始皇開始,才漸使“書同文,車同軌”,才有廢邦國而建都縣的統一制度, 就不至於把秦、漢以上的地理文化不同的觀念,隨便忽略過去。而且那個時候,所謂中央政權的周天子,他為共主的帝王制度,既不是秦、漢以後帝王體制的形態,也不是夏商周三代以前的情形。

生在兩千餘年後的今天,高推古代的情形,時間、空間的環境遷變,絕對已非當時的面目,雖然大家採用書本的資料作考證,也是不免出於臆測。“盡信書,不如無書”,所以不能完全作為肯定的理由,至於曾子、子思、孟子、荀卿一系列的思想,當然是孔門以後的魯國文化,與魯國文學的正統。其他如老、莊,是南方楚國文化的情調。兵家著作如孫、吳兵法,是戰國時期齊國的傳統學術思想,與齊國文學的進步與昇華。另如縱橫家、法家、名家等學,大多都是秦晉之間後起的思想,司馬遷所說:“三晉多權變之士,夫言縱橫強秦者,大抵皆三晉之人也。”雜家的學術思想,與秦、晉、齊、楚有關,也可以說,便是秦、晉、齊、楚學術思想雜流混合。陰陽家,當然就是燕,齊“方士”學術的源流。我們瞭解了這個春秋、戰國文化學術的大勢以後,對於其中如何形成為中國文化主流的儒家,姑且另作講說。其餘如

陰陽、兵、農、醫藥、老、莊、墨子、名、法、縱橫、雜家等,綜錯交羅,互相為用,便成為戰國到秦、漢以前,統統歸入道家學術思想的範圍了。

中華文化起源第二篇: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學術思想起因

在戰國時期,秦、晉的歷史文化,和地理環境,便孕育出法家、名家的學術思想,以及產生縱橫家捭闔權詐,造成謀略之士的溫床。鄭、衛介乎大國之間,環境促使頹廢、富於風流浪漫的文學情調。齊國由於太公呂望道家思想的影響,又受時代的刺激,便多產生軍事哲學思想,與軍事學術的兵家。凡此等等,所謂春秋戰國諸子百家文化思想的根源,都是各有因緣,互為影響,並非無因而生,籠統一律的。

周、秦以前,諸子百家,儒家道家不分家,自孔子一代的儒家文化思想,同樣傳承於夏商周三代,起於中原地區與東方、北方的《書經》學系,到了戰國、秦漢以前,便成為魯國文化,孔、孟思想的中心,繼承堯、舜、禹、湯、周(文、武)公的傳統。

中華文化起源第二篇: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學術思想起因

(注:以上觀點論述來自南懷瑾老師道家文化論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