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等到人才急需時,才後悔沒讓孩子學這些!

頭號玩家、環太平洋、終結者、機械姬、機械公敵等等大片,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在這些描述未來世界場景的美國科幻大片裡,虛擬現實技術、智能機器人等科技應接不暇,機器人在其中,是少不了的主角!

然而,電影中的機器人僅僅是為了娛樂大眾嗎?僅僅是人們餐前飯後的消遣和閒聊話題嗎?

美國人可不是這麼想的。2013年2月12日,微軟前CEO比爾·蓋茨(BillGates)參加了Reddit的“有問必答”(AskMeAnything)欄目,並對未來科技領域的下一大事件進行預測,他的答案是——機器人。蓋茨說:“機器人、無處不在的屏幕、語音交互,這些都將改變我們看待電腦的方式。”

不要等到人才急需時,才後悔沒讓孩子學這些!

中國也不是這麼想的,因為,隨著國務院發佈《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人工智能上升為國家戰略,對我們到底意味著什麼?將對我們將產生怎樣的影響?我們該怎樣培養孩子?

馬雲曾說:很多人輸就輸在,對於新興事物,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

面對人工智能的“勢不可擋”,你看見了嗎?看懂了嗎?行動了嗎?

阿爾法狗戰勝了李世石,對於人工智戰勝或者說替代人類的擔心,就從隱憂,變為了讓人不得不正視的現實。李開復更是語出驚人:未來10年,50% 的人將要失業。比如說交易員,助理,秘書,中介,這些事情,它都會比人做得更好。以後都失業了誰會取代你的工作呢?就是人工智能。

不要等到人才急需時,才後悔沒讓孩子學這些!

人工智能影響的第一步,是替換簡單重複勞動,這已經現實發生,智能機器人已經替代了流水線的大量產業工人。

人工智能影響的第二步,是那些看起來像創造性勞動,但缺乏深度思考的工作,比如美工、作曲、新聞記者等等,它們也會逐漸被替代。

人工智能的第三步是什麼?

會不會是,由機器人,來代替人類進行深度思考?

但是有一點必須要提到,科技的進步,從未曾造成大範圍的失業,在一批工作崗位消失的時候,總有一批新的工作崗位,等待著人們。

僅僅是對人才的要求發生了變化而已。

如果你未雨綢繆,看到這個趨勢做好準備,那麼,大變革意味著大機遇。如果你只是抱怨“機器”搶走了你的工作,敵視科技的進步,那麼,你的聲音可能只會湮沒在歷史前進的滾滾塵煙裡。

不要等到人才急需時,才後悔沒讓孩子學這些!

你是願意在未來的人工智能時代,做引領潮流的人,還是因循守舊之人?

未來,更需要的,是能夠與人工智能協同工作的人。

如何實現這種和諧?

將編程當做與人工智能機器人溝通的語言,就如同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需要語言交流溝通那樣。

不論是開發人工智能,還是與它們協同工作,你都要會用“機器”聽得懂的語言和它們交流。因此,從技能層面來說,編程將是人工智能時代的必備基礎。已經將計算科學列為基礎必修課程的英美等發達國家,推廣編程教育的觀點是:編程技能已不僅是信息產業對人才的需求,而將是所有產業的需求。產業需要的也不僅是軟件專業人才,而是掌握編程技能的產業專業人才。

對此,我國政府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寓教於樂的編程教學軟件、遊戲的開發和推廣。”

所以,你會為孩子的教育,做出何種抉擇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