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變「驚九」!萬科、恆大、碧桂園集體收斂擴張

春江水暖鴨先知。

萬科、恆大、碧桂園這三隻房企“鴨”在今個金九卻狠狠地受涼一番。

“如果6300億回款目標沒有達成,我們所有的業務都可以停掉,因為這說明我們沒有任何資格和能力做下去。”日前,萬科董事長主席鬱亮在南方區域9月月度例會上強調。

而在他身後的PPT上,“活下去”這三個紅底白字則更將萬科的悲觀情緒發揮到極致。

“金九”變“驚九”!萬科、恆大、碧桂園集體收斂擴張

(萬科未來三年戰略定位在“聚焦、收斂”,“活下去”是萬科發展的底線)

有網友說,“萬科秋季例會畫風,同行看了瑟瑟發抖。”

實則,同行如恆大、碧桂園早就瑟瑟發抖。

9月初,恆大放出大招要全國樓盤大特惠。具體來說便是,公寓、辦公、寫字樓、商鋪吐血大甩賣,最低可享受6折起的折扣優惠。

而為了拉更多的人來買(hui)房(kuan),恆大給每一位銷售員工定下很高的KPI指標,含糊來說便是,要求銷售員工每個月必須拉多少位朋友到恆大看房/買房。而由於KPI過高,一些因為拉不過來的銷售員工已經開始花錢買到訪量了。

“金九”變“驚九”!萬科、恆大、碧桂園集體收斂擴張

(恆大金九銀十特惠計劃)

說完這邊廂,我們的宇宙第一房企——碧桂園則正打算停工。碧桂園主席楊國強表示,為了加強有效供貸,考慮把銷售率不佳及正負零為負的項目(即還未進行地面工程)停工。

早前,碧桂園在中報上也有提到,“為了百年基業,我們要降低增速!”

可以看出,伴隨今年地產調控的不斷升級,今年金九變“驚九”,國內房企巨頭萬科、恆大、碧桂園紛紛偃旗息鼓,提前過冬。

從上海易居研究院近日發佈的數據也可看出今年樓市“金九”遇冷:9月上半月,其監測的4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8月上半月僅增長1%。

此外,每年中秋節期間的樓市成交量,是促成“金九”的重要因素,但從今年的成交情況來看,各地的市場表現較為平淡。

具體而言,中秋假期前兩日,北京市新建商品住宅簽約180套、二手房62套,與7至8月平均水平基本持平,較2016年同期的422套和280套分別同比下調57%和78%。除了北京,其他城市房地產市場表現平平。

中原地產數據顯示,小長假前兩日深圳新建住宅簽約分別為70套與76套,與此前市場相比基本維持平穩;廣州方面,中秋假期前兩日簽約1871套,較全月來看,處於平均水平。

“金九”變“驚九”!萬科、恆大、碧桂園集體收斂擴張

而近期,廣州、深圳等地頻頻出現的各式打折促銷、一口價、低首付樓盤更是印證了樓市遇冷的現象。

位於深圳羅湖水貝主打深中學位的明德公館打出一成首付吸引房客;

龍華一手公寓富馳大廈廣告直接打出79折,業內稱之為79公寓;

深圳龍崗中心城在售三期產品從今年7月開盤的3.34萬/平方米直降到如今的3.1萬/平方米;

……

然而,正如上述數據顯示,深圳整個房市銷售進度依舊平平。

“雖然9月份各地成交量較為平淡,但從近期各大房企新盤打折促銷活動的增多可以看到,房價已經出現下行的苗頭。”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下一階段,樓市衝高回落現象將逐漸增多,房價調整也將呈現出從點到區域的特點,尤其是對於熱點城市來說,購買力將很難再支撐市場繼續衝高。

早前,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更指出,樓市泡沫肯定會破滅,可能在2020年左右,或者是2019年,或者是2021年。在這個區間一二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都會下跌,因為人口流不支持高房價長時間維持,貨幣增速也會隨著經濟增速下降而下降。

而許家印請來的最貴經濟學家任澤平近期則建議大家明年買房錯不了。他指出,房價“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明年房子供應量可能相對較多,而價格也相對較便宜。(畢竟現在恆大的房子已經打折促銷了)

“金九”變“驚九”!萬科、恆大、碧桂園集體收斂擴張

(預測房價幾乎正確的任澤平)

萬物皆有周期。樓市也不例外。

易懂君認為,隨著購房觀念的變遷,當越來越多的人把貧富分化等社會問題歸結於大企業、大資本,房地產商的壓力將會更大。狂飆突進的黃金時代則會逐漸息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