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失去了農村,沒有了農民,應該何去何從?

越來越多的城裡人想要去郊區走走,想要感受一下農村悠然的生活。工作的壓力、學業的壓力、生活緊張的節奏,讓城市人,嚮往悠然自得的田園生活。然而,如果我們失去了農村。

農村,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地方。如果失去了農村,人們就推動了他們生存的保障,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農村,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不讓以上的事情發生。農村是根本,是社會發展的基石,農村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是無可取代的。

如果失去了農村,沒有了農民,應該何去何從?

不過,如今的農村已經變得不再重要,可有可無。農民的生活狀態已經不再受到世人的關注,更加關注的是城裡人的民生問題,城裡人的生活。似乎,廣袤的農村已經被世人所遺忘。

曾經,農村是那麼好的一個地方,毛主席說過“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而如今,農村卻已經不再能留住人了。農村不再有發展前景,農民都向往著城裡的生活,寧願進城務工,也不願意再留守在農村,是什麼造成這種現象呢?

如果失去了農村,沒有了農民,應該何去何從?

其實,這種現象隨著社會的發展應該說是無法避免的。城裡就業機會多,而在農村靠天吃飯,面朝黃土背朝天,卻無法滿足隨著社會發展而與日俱增的物質需求。城裡購物,交通,各種各樣的便利也是農村無法做到的。那些在城裡務工的農民工,其實也成了城市發展的犧牲品。

那些年。農村需要繳納的稅林林總總,我還記得的有農業稅,民工建勤稅,代隊提留稅,人頭稅,殺個年豬都還有刀口稅,每年秋收,三分之一的糧食都要拿去繳公糧。而那一代農民年老了以後,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對,國家還是有保障的。在農村,上了年紀,如果有殘疾的話,一個月好像有一百多塊錢吧,這個殘疾還必須進行了評殘才行,不評殘,你就是健全人,當然如果你身體健全,那就不好意思了,你那怕已經七十歲,也得靠自己,不幹活,沒飯吃。

如果失去了農村,沒有了農民,應該何去何從?

如今的農村,化肥,農藥,種子漲價,收割,脫粒也漲價,可是糧食不漲價啊。在92年,那時候,我10歲,小麥價格二毛五,現在,小麥價格八毛。九二年收割機用的柴油一塊多,現在七塊多。請問,按道理,隨著物價的上漲,小麥的價格多少才算合理?對了,補充一句,一畝田的小麥產量大概在800-900斤,我說的是豐年。

如果農村還是照目前這樣繼續下去,農村最終會在那裡?農村還有奔頭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