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採礦真的不象你想的那樣!

近期,中國將實施太空採礦的幾則報道,引起了一些關注。據稱2029年中國將啟動計劃,2034年實施一顆小行星平安落地球。還有一篇文章說,太空採礦將產生巨大的財富,本世紀後期太空採礦將是下一個風口!

作為一名科幻迷,小編一直對太空特別關注,禁不住查了查資料,看到大部分報道了指向了同一信息源:《Mining the Sky》一書曾指出直徑1公里的小行星含3千萬噸鎳、150萬噸鈷和7500噸鉑,單顆小行星估價超過全球GDP總量。就連投行高盛公司預測太空採礦將會造就全球首個萬億富翁。一下子富可敵國,誰能不動心?

然而,當前在太空採礦領域,靠譜的真知是什麼樣的?我們探索太空,真正需要什麼?

太空採礦真的不象你想的那樣!

太空採礦

最靠譜的外星球實地勘探結果

資源勘探與開採,是一門複雜的學科。對礦產資源的掌握,最靠譜的是實地勘探。就太空而言,人類至今也是唯一登上過的外星球只有月球,現有勘探結果是蘊藏有豐富的鐵、鉻、鎳、鎂、硅等金屬礦產資源。也就是說,與地球常見的17種元素是一致的。當然,也會有一些稀有的資源,如常提的月壤中的氦3。如金、鉑等貴金屬,尚沒有發現的報道。

太空採礦真的不象你想的那樣!

月球採礦

除了月球之外,人類通過探測器已經實地勘測的是火星、金星了。探測器著陸的最多的是火星,這是一顆承載人類最多夢想的星球。從歷次實地探測情況看,有披露的是黃鉀鐵礬礦石!當然,火星的勘測一直在持續,也不排除後面發現與地球不同的礦產資源。

靠譜的天外隕石分析

比起實地探測採礦,排在第二的是隕石了。隕石的最大價值,其實是科學分析價值,這也是科學家們最看重的分析來源。

以目前地球收集的隕石情況看,大多數隕石來自於火星和木星間的小行星帶,小部分來自月球和火星。月球隕石中常見的硫化物有隕硫鐵,黃鐵礦,黃銅礦,方黃銅礦,硫鎳鐵礦,及尚不清楚的礦物。大部分隕石主要成份為鐵、鎳。鐵、鎳這兩種元素也是地球常見的。至於隕石的奇特妙用,那都是玄幻小說裡的事啦。

太空採礦真的不象你想的那樣!

天外隕石

不太靠譜的光譜分析

在太空採礦領域,2015年一則新聞被引用最多。“科學家估計編號2011UW-158的小行星含有1億噸白金,總價值高達5.4萬億美元。”

還有一則吸引眼球:一顆直徑超過30米的小行星,礦產資源全部是鉑金,價值高達500億美元,學界稱之為,“鑽石行星巨蟹座55e”,當然,這顆小行星距離我們有40光年。

這些新聞一直在被太空採礦迷們所熱衷。但看了一下該網站做的其他評估,小行星還是鐵元素多。

評估這些小行星的礦產品種,主要是靠天文望遠鏡的光譜分析。這些分析一般不太靠譜,一則要證實一顆小行星上的金屬含量,必須通過深空探測或取樣分析;二則由於距離太遠,光譜只能做一些概略分析,僅僅是表面的,很難推測整體性;三則由於時間的問題,分析的時間並不多。

太空採礦真的不象你想的那樣!

價值邊城的鑽石行星

即便,我們發現了一顆價值連城的小行星,運費也是不菲的。NASA說,從小行星將60克材料運回地球的花費大約在10億美元!

也許到2100年,我們發明了新的物質轉換器吧。所以,打小行星的主意還需要有很長的一段時間!

地球資源總有一天要枯竭

從目前情況看,地球重要礦產如鐵、銅、鋁、鎳、錳、磷、鉀等資源儲備充足,靜態保障年限都在30年以上,但礦產資源不可再生,總有一天,地球上的資源要枯竭。雖然,二次資源利用、替代資源的尋找、新技術的採用將會延緩這一進程的到來,但未來人類肯定需要太空資源來支撐人類的生活。

太空採礦真的不象你想的那樣!

全球礦產資源圖

從目前我們在太空探索的實力看,瞄準太空那些值錢的資源是不現實的!

最當務之急的,是找到適合人類生存的新星球,最當務之急的是,是找到水!

太空採礦真的不象你想的那樣!

水,生命之源!

你同意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