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健康警示來了!近期要重點防範這四種疾病!

10月7日,記者獲悉,省疾控中心日前發佈10月健康警示,近期應重點防範登革熱、手足口病、感染性腹瀉和流行性感冒等疾病

登革熱病例輸入的風險大,旅行出行需做好防蚊措施。

10月健康警示來了!近期要重點防範這四種疾病!

登革熱

登革熱是由蚊蟲叮咬傳播的傳染病,流行於全球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主要發生在夏秋季。我省歷年登革熱以境外輸入或省外輸入為主,近期東南亞、美洲等國家以及我省周邊省份的登革熱發病較高,登革熱病例輸入的風險大,國慶長假出行需做好防蚊措施。

防病指引

    防範登革熱,防止蚊蟲叮咬是關鍵:到戶外活動時,要穿好長衣長褲,裸露的皮膚要噴塗驅蚊劑;室內裝防蚊紗窗;睡覺時要掛蚊帳、燃蚊香等。

    提高自我就診意識:前往東南亞、美洲國家等登革熱流行地區返回後,如出現發熱、皮疹、頭痛、關節痛、肌肉痛等症狀,請及時到醫院就診。

    及時清除蚊媒孳生地:對室內外的積水容器要及時清理,3-5天刷洗水缸、換水一次,並翻盆倒罐,清除花盆、廢棄罐子內的積水,避免蚊蟲孳生。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多發於五歲以下嬰幼兒,夏秋季高發。根據手足口病的流行特點,預計10月我省手足口病發病會有小幅波動,建議五歲以下嬰幼兒要重點防護。


防病指引

    勤洗手:外出後、飯前便後,接觸孩子前,處理糞便、嘔吐物後均要洗淨雙手。

    勤消毒:經常清洗孩子使用的餐具、玩具和其他物品,並進行消毒。

    勤通風:每天開窗通風2-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

    勤觀察:大多數手足口病患兒有典型的皮疹症狀,家長需仔細觀察手、足、口、臀部是否有皮疹。患兒家長密切觀察孩子發病後的精神狀態,及時就醫。

    勤檢查:托幼機構及小學等集體單位落實晨午檢制度,加強通風、消毒。

    打疫苗:通常引起重症和死亡的主要是EV71病毒,可接種EV71疫苗進行預防。

感染性腹瀉


國慶、中秋長假期間群眾外出旅行增加,幼托機構和中小學也將陸續組織學生秋遊等集體性活動;長假期間婚宴、壽宴、家宴等聚餐增多,極易出現因飲食飲水不潔而導致的腹瀉和食物中毒等現象。因此,長假期間,要謹防感染性腹瀉和聚集性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防病指引

    飯前便後、加工製作食品前要洗手;家長要特別注意兒童手衛生,勤洗手,有效洗手。定期對餐具以及嬰幼兒玩具進行消毒。

    不喝生水和未經高溫消毒的乳製品、沙拉等,吃煮熟和加熱後的食物;不吃腐爛的蔬菜水果;蔬菜水果要合理清洗、削皮;少吃或不吃剩飯剩菜,如需食用,需要徹底加熱。

    生熟食品分開放置;刀具、餐具、砧板等生熟分開,如不能分開則要在加工下一個食品時徹底清洗消毒;涼拌菜及剩餘飯菜要防止蒼蠅叮爬,保持環境清潔。

    旅途中就餐要選衛生狀況較好的店家,可以觀察飯店是否有衛生許可證,水是否乾淨,在熱帶國家還要注意是否有防塵防蠅設施;儘量不吃無證攤販的食物。

    外出旅行者在外務必注意飲食衛生,選擇正規且環境衛生優良的餐飲店就餐;旅遊時舟車勞頓要注意多休息,多補充能量,增強機體免疫力。

    一旦他人出現腹瀉、嘔吐等不適症狀,處理其嘔吐物和排洩物時,應戴好手套和口罩;得病後不要亂用藥,應及時前往附近正規醫院就醫。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汙染物品的接觸傳播。隨著10月氣溫的逐漸降低,又值國慶旅遊旺季,人員流動較大,流感發生風險仍不能忽視,因此要注意個人防護以及要謹防旅遊團、托幼機構、學校等集體單位暴發流感疫情。

防病指引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後,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以及外出歸來一定要先洗手,不隨地吐痰,勤換、勤洗、勤曬衣服和被子。

    注意室內空氣流通,每天應確保至少兩次以上的自然通風,每次開窗通風15~30分鐘。

    減少在流感高峰期去人群聚集區域,儘量避免接觸流感病人。

    平日增強體育鍛煉,保證充分的睡眠,對提高自身抵抗力相當重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生活有規律,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有效措施,兒童、學生以及老年人等重點人群應及時接種流感疫苗。


▍信息來源: 江西發佈、江西疾控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