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現在海平面上漲的速度,日本多久可以沉沒?有何依據?

開車要看反光鏡


日本島弧的沉沒應該是必然的,在未來很長很長的時間內,造成島弧沉沒的原因有兩種,一個是隨著太平洋板塊不再俯衝,東西擠壓力的消失,地塊下沉;另一個則是海平面的上升,只不過,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在50年、100年裡是微乎其微的,不易察覺。

下面這張圖描繪的是5000萬年以後的地球世界:(當然了,科學家是無法精確描繪如此長的時間跨度的地質變遷,但不妨作為一個參考!)

由圖可以看到,地球上現如今的大陸形狀已經出現很大改變,大部分的沿海地區已被海水淹沒,日本的整個列島也已沉入海洋中。

不過,時間太過於久遠,以至於,無法精確預測,5000萬年的時間,不知道可以發生多少事情呢?與時間相比,人類真的是太脆弱了。

但就近期來看,近幾千年的時間來看,由於太平洋板塊有能量繼續向亞歐板塊之下俯衝,所以呢,整個的日本島弧是被抬高的,所以,即便海平面升高,在以千年為尺度的時間跨度內,日本不會沉沒。

其實轉念一想,人類還能在地球上待多久的時間呢?

以現在人類的發展速度來看,即便是1萬年,人類文明都會今非昔比,更何況是1000萬年、5000萬年。相信那時候的人類,家園已不是地球,而是整個銀河系!


一枚遊戲科幻迷


按照現在海平面上漲的速度,日本沉沒還需要很長時間,但是地震、火山和海嘯的共同作用可能會使日本很快就不適合人類居住!

如上圖是世界海平面上升100米以後的景象,根據以往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實對中國影響比日本要大的多,中國農業、工業和經濟的中心——胡煥庸線以東的區域幾乎全部被淹沒。而日本大部分的國土還沒有被淹沒。這主要是和中國地形西高東低有關。中國東部很多區域的地形都是在海拔幾十米甚至幾米。而日本的大多數區域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

但是,由於日本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地震帶等的交匯處。因而,地震、火山的作用頻發對日本地形影響更大。比如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東海岸9.0級特大地震,就使日本宮城縣下沉了1.2米,同時也向南移動了5.3米。可見日本地震、火山頻發對其地形影響更大。同時地震和火山爆發在很多時候又會引發海嘯,而海嘯對日本的影響要比海平面上升來的激烈多了。再加上日本能源短缺,其核電站的安全面對動輒20米浪高的海嘯,就會產生巨大的風險。比如311地震造成的傷亡就主要來源於福島核電站的核洩漏。因此日本很快就會變成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區域!


地震博士


這個回答可能要讓大家失望了,兩極冰川全部融化,日本大多數地區是不會淹沒的,我在這裡只做理性分析。科學家曾經繪製過一張地球上兩極冰川全部融化的世界地圖,那時候海平面會上漲65.5米的高度。而日本的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國土面積只有大約8%-10%的丘陵地區是海拔在100米以下會受到海平面上漲的影響。而海平面上漲對中國的影響是比日本大的,像上海的海拔為4.5米,南京的海拔為8.9米,杭州的海拔為41.7米,我們可以從圖中看到中國東南的沿海地區多數城市都已經被淹沒了。

雖然日本受海平面上漲所帶來的影響不是很大,但日本的地理位置非常不好,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質活動非常頻繁,經常會發生地震,並且由於板塊活動日本島的位置也發生了偏離,目前正以每年3.2米-6米的距離飄入世界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方向。日本曾拍攝過一部電影《日本沉沒》講述的就是地震和火山給日本帶來的威脅,這將會使整個國家遭受滅頂之災,反而海平面上漲對於日本影響確實不算很大。


科學薛定諤的貓


不只日本,各個國家都面對海平面的上升帶來的威脅。

最近的報道,全球持續變暖,15-17這三年都是歷史上的高峰,地球變暖的直接後果就是南北極冰川的融化,帶來海平面的上升。像題主問題這樣提到的日本沉沒,不是單純海平面上升的問題了,單純考慮海平面的上升,不光是淹沒日本沿海了,日本環海周邊如東京圈確實會受到很大的威脅,但我們國家類似的珠三角廣州深圳,香港,長三角的上海等超級都市也會是一樣的結局。

日本沉沒目前只是科幻和災難片的情節

十來年前上學時,2006年日本大熱的電影就是災難片《日本沉沒》,講述的不是海平面的上升,而是日本地震和火山的大爆發,導致日本群島的沉沒,最後是科學家挽救了日本的沉沒。後來還有一部蹭熱度的搞笑片《除了日本,全部沉沒》,那時還看過一系列的日本災難片的連續劇,這些作品都反映了日本民族的憂患性,由於日本是島國,自然災害頻發,火山地震都是家常便飯,日本人早就啟動了類似的研究,有各種災難的應對指南。但除了科幻電影的情節,還沒有數據表明日本在近幾百年內會沉沒。

面對威脅,海外移民也是日本對應災難的備用手段之一

在《日本沉沒》電影中有個細節,就是日本向世界發出援救請求,但對於那麼大規模的災難,臨時的海外移民只是臨時的手段,完全應對不了災難的惡化。目前,日本現在在東南亞和巴西也有大量的投資和佈局,也是他們考量今後可以在災難後移民的去向。

有個細節是,在《日本沉沒》這部電影劇情裡,中國官方也計劃接收近千萬的難民,在崇明島建立日本難民居住點,其中內容,有空可以看這部電影。

量子實驗室,專注科學問題,歡迎評論和關注。


量子實驗室


靠海面上漲淹沒日本,沒戲的。


海面上漲,主要原因是氣候變暖,極地附近的冰大量融化,水多了,海面就漲起來了。

雖然前幾天不少人叫喊著“全球氣候變暖”,但是這些年質疑的聲音也越來越強。很多科學家承認,全球氣候發生了變化,而且有可能極端天氣出現的概率增加(極冷、極熱、大旱、大澇等等),但是全球是不是真的變暖了,這個很難說。


就拿容易被當例子的南極冰蓋來說,有的數據說,冰蓋面積確實縮小了,但還有數據說,一些地方,冰蓋的厚度增加了。南極太大,各個地方測量的數據也不夠多,科學家們為怎麼解釋這些數據打架呢。


現在比較主流的看法是,全球氣候變化是週期性的,比較有共識的是,分別有3億年、10萬年、4萬年、2萬年這幾個週期的變化。每個週期包括變冷啊、變暖什麼的。不同週期變化的幅度也不一樣。


那麼為啥會有這樣的氣候變化週期?目前還沒解釋清楚,有些週期跟天文週期有關係(地球軌道、地軸傾角之類的),但是到底是什麼機制,還沒研究明白。


從現有規律來看,我們現在這10萬年裡,可能在最近千八百年的還是會變暖一點,但是之後的大趨勢是變冷的,至少在萬年尺度上,是要變冷的。


於是,就算在暖和几几千年,溫度上升幅度,應該不至於讓兩級冰川都融化,就算海面上漲了,把日本淹一點,後來變冷,被淹沒的地方又露出來了。


另外,有人算過,就算地球上的冰全融化了,海面也就長個不到200米(具體數字記不清了,有空查了再補),日本富士山海拔3000多呢,淹不著!


博物課堂劉老師


之前就有科學家預測,日本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沉沒。那麼這個預測到底靠不靠譜呢?目前,可能導致日本沉沒的原因有兩個,其中一個就是題主所說的海平面上升問題。

全球變暖,冰川融化進入海洋,同時海水熱脹冷縮,共同導致了海平面上升。而海平面上升最直接的結果,就是一些沿海低地將會被海水漸漸淹沒,直至消失。

除了日本,還有很多海拔較低、面積較小的島嶼或者國家面臨這樣的威脅,比如圖瓦盧、瑙魯這樣的珊瑚群島。

除此之外,日本還面臨著另一個嚴重威脅,那就是地處板塊交界處,所帶來的火山、地震等一系列災難。

我們都知道,日本處在歐亞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之間,這裡也是全球聞名的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在日本國內,有一條中央構造線斷裂帶,橫穿四國,長達300千米以上。

近日,根據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公佈,經過深入調查後,這條斷裂帶將有可能引發日本島內的8級以上特大地震,除了這條大斷裂帶之外,目前,日本全國的主要活斷層帯數量已達114個之多,地震將會成為時刻懸在日本頭上的一把致命利刃。

然而更加不幸的是,地震或許只是個開始,早在2005年,美國科學院院長BRUCE ALBERTS博士就指出:日本有很大可能最終直接“滑”入馬裡亞納海溝!同時,他建議日本向中國、美國、韓國這些周邊國家尋求幫助,進行人口遷移。

在2004年印尼大地震後,亞洲-太平洋板塊變得更加脆弱,地震和海嘯也更加活躍。而亞洲東部海域上的日本列島,正處在一個隨時可能塌陷的‘漏斗’上面。

馬裡亞納海溝平均深度800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最近的地方離日本不過200公里。其實,根據板塊漂移說,地球各大板塊一直在處於運動中,馬裡亞納海溝一直處於不斷撕裂的狀態,正在向東邊的日本擴張,同時日本也在以每年10cm的速度向其靠近。

原本按照正常的速度,日本和馬裡亞納海溝相遇最起碼還有幾百萬年,不過就像美國科學家說的那樣,如果再發生幾次像印尼地震那樣的8級以上特大地震,那麼這個進程將會大大加快,最終給日本帶來滅頂之災。

早在2005年,日本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併成立了專業小組,四處尋求解決方法,但是別說日本,就連全世界人類,面對這樣的災難都無能為力,要不被迫遷移,要不就地等死。

世界上第一個將被海水淹沒的國家,圖瓦盧,已經舉國遷移,新西蘭同意每年接受配額的撤離者,澳大利亞則拒絕了這一求助。

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日本人民會如何選擇,作為其周邊的國家,我們又要如何應對呢?

更多優質回答,請持續關注鎂客網頭條號~


鎂客網


為什麼一直關心日本沉沒的問題呢?一是解恨,心頭之恨,進代以來,沒少被日本人侮辱;二是發揚大無畏的救苦救難精神,關心日本的女人怎麼辦,畢竟早期通過特殊渠道的普及,中國男人對於日本女人的印象還是很好的!(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說到解恨,由於特定的歷史原因,雙方結的基本上都是宿怨,一時半會不但解不開,而且是你拆我臺我拆你臺,互相傷害,在根本利益上雙方不可能達成毫不設防的一致!

1894年的甲午中日戰爭,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戰爭,這些民族間的戰爭行為形成的溝壑,導致的後果可參看巴以衝突。

但是日本作為刺頭,是侵略的一方,到頭來卻沒沾到半點便宜,還搞得自己一地雞毛,自明治維新以來積累的家底幾乎被消耗殆盡。

中國作為被侵略的一方,雖然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面臨的卻是一個千瘡百孔、滿目瘡痍的國家,戰爭的雙方可謂誰都沒落著好,誰心裡都有氣。


因此,當海平面上升,日本有滑向海底的可能時,很多人不免內心一陣小激動,激動的是日本人向來就是淹死的鴨子,就剩嘴硬,嘴硬的煩死個人。

再一個有些人肯定願意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多收留一些日本女孩,電視裡的那些經常上演肉搏戰的武打演員,稀罕的人都不少。

至於男人,說實話,多數沒興趣,四肢短小,幹活真抵不上國人,要來何用?

日本滑下海溝,沉沒海底這事還真不是危言聳聽,雖然作為島國這樣的危險從來沒消失過,就當下日本又是暴雨滑坡泥石流又是地震的,這些自然因素本身就與日本沉沒海底密切相關,爆發的越頻繁,證明日本沉沒海底的速度越快。

每個民族有每個民族的命運,斐濟不是舉國移民了嗎?日本淪為環境難民倒嚇不到國人,關鍵是日本卡哇伊的女娃兒去哪,這才是國人關心的!


歷史三日談


日本61%國土海拔300米以上,18%是300米以下丘陵,南極冰蓋全部融化也只能讓海平面上升66米,如何淹沒日本?全部融化也不能把日本淹沒。歐亞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相互擠壓還會使日本海拔不斷上升。

目前海平面上漲速度大概是每十年3釐米左右,單純只說海平面上漲速度,需要幾萬年才能把日本淹沒,但那種情況下其他國家也好不到哪去,海平面上漲幾百米上千米,題主不但把日本淹了,也把我們國家的很大一部分國土淹了。我國大部分人口都居住在東部,是我國大陸海拔第三階梯,高度500米以下,有廣闊的農田。

雖然南極冰蓋融化有加速的趨勢,但也有估算,南極冰蓋全部融化也僅僅可以使全球海洋上升66米左右,看起來很高,一些沿海城市和大洋中的小島國會被淹沒,而全球大陸大部分面積海拔都在300米以上。即便全球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上升也在200米以下,威脅到的陸地也只是海拔300米以下的。當然,海平面上升200米,海洋麵積會擴大很多,全球氣候會有非常大的轉變,人類會生活的更加艱難。

據一些分析,日本最可能的沉沒方式為海水侵蝕,在幾千萬年後,大陸擠壓停止,日本海島停止升高,海浪的沖刷不斷減小日本面積,直到全部被沖刷乾淨。


來看世界呀


可能造成日本沉沒幾個因素:

1、海平面上升,威脅度低,因為日本的海拔並不低!而且就算淹沒了土地,依然可以在水面上建造房子,大量的島嶼位於水下6米甚至12米,依然可以建造房子。海平面上升對日本來講不是最害怕的。日本最關心、監測最密切的是下面這個因。

2、地震,日本國土下方的板塊運動造成的支離破碎的板塊。日本現在就好比一座房子的地基垮掉了,房子隨時可能塌掉。威脅度極高,上一次日本大地震引發的大海嘯就是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垂直運動的結果。

日本害怕的不是海平面上漲,而是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之間極其脆弱地質結構,上次大地日本向大海溝方向移動了2.4米。日本最擔心的是太平洋板塊直插亞歐板塊下方相互運動,擔心自己會被拉入太平洋——平均水深6000米

日本處於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接觸的邊緣地帶,這是著名的地震帶。上一次大地震日本整體向東面的馬裡亞納海溝移動了2米。按照理論正常的速度是日本每年向馬裡亞納海溝方向(平均深度-11034米)移動2釐米,但是,這個前提是沒有地震、海嘯、火山爆發;尤其是地震,一旦發生大地震,後果難料。馬里亞納這條大溝就是把珠穆朗瑪峰填進去,距離水面還有2000多米。而日本距離這條海溝大概有200公里。

我國的臺灣山脈,以及東南亞的菲律賓、琉球群島、日本列島,都是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相互作用形成的褶皺。因為板塊間垂 直運動而非水平運動,因而很容易的觸發海嘯,對日本形成嚴重破壞。可能有人會疑惑,太平洋板塊直插亞歐板塊下方,不是把日本託舉起來了嗎?答案就是:暫時把日本託舉起來了,因為亞歐板塊在向美洲板塊大西洋方向運動;其次是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相互作用,造成亞歐板塊邊緣極其不穩定,邊緣有可能隨時破碎。

經過04年末的印尼大地震,亞洲-太平洋板塊正在變的越發脆弱,地震和海嘯也將越發活潑,尤其是亞洲東部的 日本列島已經處在了一個隨時也許陷落的“漏斗”之上。

因為板塊間垂 直運動而非水平運動因而很容易的觸發海嘯,對日本形成嚴重破壞。近年在海底形成一條長300公里,寬150公里的裂縫。

美國國家航空局蒐集的材料測算,日 本本州島向東移動大約2.4米,使地球自轉加快1.6微秒因為亞洲內地板塊的推壓和大西洋板塊方向的撤退以每年10釐米的速度向東北方向,即太平洋- 日本列島一線擴張,日本的確面對滅頂之災的也許——滑入大海溝。假如這樣,日本將永無出水之日。

這個既不是危言聳聽,也不是詛咒日本,大家看到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構造出了喜馬拉雅山脈,那是這兩個板塊水平相對運動,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這種垂直運動的,太不穩定了,火山海嘯頻發,板塊邊緣支離破碎。

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一旦發生板塊邊緣崩塌,日本、菲律賓等島嶼沉入太平洋海盆的概率非常高,到時候真正能救援日本的,不管從地緣上還是從文化角度、國土面積來講,就是中國!

第一,中國擁有全球體量最大的航運能力。萬噸級巨輪數不勝數,做臨時救援用不成問題。日本人口有2億人,目前世界上能夠有這樣的運輸能力的只有中國。

第三,提供食物,這個是最關鍵的。人不吃飯是不行的,首先要有足夠的糧食,其次,國家的調配能力要非常的強悍。這個能力目前乃至未來看只有中國有。

第三,距離,如果日本人運輸到美國,隔著太平洋這麼大一個距離,沒有半個月一個月根本到不了。中國和日本只有東海之間隔,輪船最多2天,就算不吃飯,人也能熬過去。

第四,中國人雖然恨日本人,但是中國人大概是全球心地最善良的人,當年在全球被排斥的猶太人,逃到上海後,被日本人給關在樓裡,中國老百姓給他們投吃的他們才得以活下來。而且中國是一旦別人承認錯誤基本上 就既往不咎;大家可以看看當時蘇聯怎麼對日本戰俘的,中國人怎麼對日本戰俘的,那簡直是從地獄到天堂。

第五,安置能力,需要廣袤的國土;很明顯中國廣袤的國土是有這個能力的。

最後,雖然我們有這個力量,但是也不會做引狼入室的事情,好人我當然可以救援過來,但是有一些人還是好自為之吧!


嘟嘟讀讀


眾所周知,日本其實就是島國!是幾個較大的島嶼組成,面積約28萬平方公里。

日本是一個多火山和多地震的國家,因為它位於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兩個板塊之間擠壓形成的。由於地球幾個板塊的相互擠壓和運動,在日本東部不遠處還形成了一個大海槽。如果日本主體島嶼每年向東移動半米,在不久的將來可能幾百年的時間,可能會沉入東部的海槽內。(圖片來自網絡)

但是由於形成高山、火山,日本本土島嶼不會全部沉下去。但也會因為自然災害使日本島下沉一定的程度。

南北極冰雪消融促使海平面急劇上升,根據科學家推斷海平面每年以1~2釐米的速度上漲,海平面低的國家就很危險了。(圖片來自網絡)

至於日本要多久沉入海底,那沒有時間表,我國上海有可能沉入海底,日本有些當地將被吞沒,但整個日本沉入海底的可能性不大。

日本的確是一個自然災害比較多的國家。撇開政治偏見,只談地理及自然災害。日本的國土的確是令人擔憂的,自然災害的影響,下沉的結果都是不可逆轉的。日本擁有超級火山。可能會影響地質穩定性。(圖片來自網絡)

大地震的發生也會影響地平面的下沉因素。

所以日本島國的消失,真的看時間了。

陳述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採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