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國務院常務會議半年關鍵詞

减税:国务院常务会议半年关键词

新一屆政府履職半年來,減稅一直是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重要議題。根據中國政府網的公開信息,今年3月21日~9月26日,國務院共召開了26次常務會議,9次涉及減稅議題。其中,4次會議涉及減輕市場主體稅負,2次會議涉及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3次會議涉及降低關稅。有關財稅專家指出,這是對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全年再為企業和個人減稅8000多億元,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著力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承諾的具體落實。當前已進入減稅“禮包”的密集落地期,多項減稅措施綜合發力,將讓企業輕裝上陣、聚力發展,讓廣大百姓更有獲得感。

持續為市場主體減負

減輕市場主體稅負,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本屆政府重點關注的問題。數據顯示,我國實施營改增以來已累計減稅超過2萬億元,加上採取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清理各種收費等措施,共減輕市場主體負擔3萬多億元。新政府甫一履職,就連續推出深化增值稅改革三項措施等一系列減稅措施,進一步減輕市場主體負擔。

今年3月2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自2018年5月1日起,將製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將交通運輸、建築、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將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小規模納稅人的年銷售額標準由50萬元和80萬元上調至500萬元,並在一定期限內允許已登記為一般納稅人的企業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對裝備製造等先進製造業、研發等現代服務業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電網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予以一次性退還。上述三項措施,全年將減輕市場主體稅負超過4000億元,內外資企業都將同等受益。4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再推出7項減稅措施,支持創業創新和小微企業發展,預計全年將再為企業減輕稅負600多億元。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在8月3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強調,對減稅降費政策必須抓緊落實,對沒有落實的或落實不力的要追責,對落實情況國務院督查組和審計署要加強督查推動,各部門都要從國家大局出發,主動拿出進一步減輕市場主體負擔的措施,讓企業和群眾切實有感受。9月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把已定減稅降費措施切實落實到位,確保社保費現有徵收政策穩定,同時抓緊研究提出降低社保費率方案。這次會議發出了社保費徵管職責劃轉後將確保企業總負擔不增的明確信號,讓廣大企業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表示,新一屆政府履職半年來,國務院常務會議中多次提及減稅,政策出臺的力度和頻率均是空前的。減稅措施嚴密,強調狠抓落實,也體現出我國已從政策性減稅逐步走向了制度性減稅和管理性減稅。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這一系列減稅政策讓企業有了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的預期,將幫助實體經濟在市場轉型中更好地抓住機遇,發展壯大。

個稅制度進一步完善

個稅修法關係到百姓的錢袋子。今年8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國務院提出的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除了將工資、薪金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即人們常說的“起徵點”提高至每月5000元外,這次修法還有另一大亮點:首次引入專項附加扣除制度。專項附加項目如何扣除,能扣除多少?成為百姓非常關心的話題。

9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確定落實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配套措施,為廣大群眾減負。要在確保10月1日起如期將個稅基本減除費用標準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並適用新稅率表的同時,抓緊按照讓廣大群眾得到更多實惠的要求,明確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普通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支出6項專項附加扣除的具體範圍和標準,確保扣除後的應納稅收入起點明顯高於5000元,專項附加扣除範圍和標準將動態調整。在此之前,4月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獲得的現金獎勵實行個人所得稅優惠,使創新成果更好服務發展和民生。

實施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是一次全新的嘗試,也對稅收徵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白景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個稅法修改後增加的附加扣除政策並不是普惠性的,6個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均為保障民生的重點,體現了精準減稅保民生的策略。在後續的具體實施中,還需要稅務部門的主動作為和多部門聯合建立起完備的信息共享系統,讓納稅人相關支出得到公平、合理的扣除,確保政策的公平公正。

關稅總水平顯著降低

關稅總水平是一國貨物貿易領域開放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進一步提升,主動降低進口關稅總水平有利於統籌國際國內兩種資源,促進國內供給體系質量提升,滿足人民群眾消費升級需要。半年來,有3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涉及降低關稅議題,進一步擴大開放,順應民生期盼。

5月3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較大範圍下調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此前,在4月12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決定對進口抗癌藥實施零關稅並鼓勵創新藥進口,較大幅度降低抗癌藥生產、進口環節增值稅稅負。9月2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自今年11月1日起,降低1585個稅目工業品等商品進口關稅稅率。至此,今年以來已出臺降關稅措施預計將減輕企業和消費者稅負近600億元,我國關稅總水平將由上年的9.8%降至7.5%。

“降低關稅,有利於擴大居民消費,同時倒逼國內產業升級。”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斌認為,半年來國務院常務會議3次決定降低關稅,我國的關稅總水平由9.8%降至7.5%,已處於世界中等偏低水平,可以說是實質性的對外開放舉措,無論是對外國企業還是國內企業都是一重利好,將有利於國內需求結構的優化,促進國內供給體系質量提升,讓中國發展更好惠及世界。

本報記者 王文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