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超級瑪麗》到《陰陽師》遊戲的IP夢無非就是做好兩件事

一款遊戲從產品走向IP,要走多長的路?

《超級瑪麗》因一部電影半路撲街,進軍電影的後來者也大多難逃魔咒;而《魔獸世界》、《夢幻西遊》則經久不衰,新秀《陰陽師》、《王者榮耀》在泛娛樂佈局的成效上也可圈可點。

如何經營好一款遊戲之下的圈層文化,使其走向IP,進而完成商業轉化呢? 氫媒工場(savemedia)今天來深度聊聊這事兒。

首先,遊戲從產品邁向IP,最核心的是這款遊戲的產品能力,包括技術層面的核心玩法、系統架構等,也包括內容層面的世界觀架構、角色設計、核心故事、音樂音效和美術等,這些都是一款遊戲從產品到IP的基礎條件。

當這些具備後,就能邁出IP化的第一步。

1、遊戲社區:從遊戲邁向IP最重要的一步

玩家在遊戲內外形成起一個個或大或小的社群關係,並從中找到自己的歸屬感和社群位置,這種關係是遊戲凝聚力和粘著度的主要來源,更是對於遊戲體驗反饋的重要通道。但凡成功的網遊,都擁有活躍度高、玩家集中且數量龐大的社區(這裡對社區的定義是廣義上的玩家集中地,形式包括從前的貼吧、論壇,如今的微信、微博、知乎等等,凡是玩家集中的地方,都是遊戲社區。)

比如,《英雄聯盟》的論壇一度活躍異常,玩家非常樂意互動,他們會與英雄設計師們直接對話,質疑他們的對於角色的外表、技能、操作難度等等方面的設計。而設計師們則會聽取廣大玩家的意見,首席英雄設計師Morello甚至會長篇累牘地討論他的設計初衷。

我們知道,任何遊戲都不到絕對的平衡,也無法確保每個版本不出現BUG絕對完美。而做到相對平衡、更接近完美的方式,就是快速應對,迅速迭代,社區正是遊戲廠商對於信息獲取的重要渠道,這也要求遊戲開發團隊長期深入地在各類論壇內與玩家有效互動,也要求遊戲運營團隊對於這塊戰略要地“重兵把守”。

再如,九遊論壇通過日發帖量、日回帖量、日均IP、日均PV來形成KPI,一個訓練有素的GM(遊戲管理員)必須是一個勤奮的論壇管理員,及時回覆玩家問題,把玩家等待時間降低,更加高明的GM有自己的粉絲團和活躍組。

盛大遊戲傳奇工作室產品總監吳時千就曾透露,《全民突擊》從大家不知道的“豎版”到現在的“橫版”,正是其團隊在開發過程中不斷在社群中吸收意見,並及時作出調整的結果。

正如暴雪執行副總裁 Gio Hunt所言,“我們的遊戲——包括守望先鋒、爐石傳說、魔獸世界——會收到全世界社群的反饋,基於這些反饋我們會對遊戲進行一定的調整,他們對我們遊戲未來的發展,遊戲的設計和機制等內容都會有影響。社群就像一個燈塔,或者說一個指南針,為我們提供未來前進的方向,所以我可以肯定地說社區的作用是排在首位的。”可見,來自社區的反饋對於一款遊戲的重要程度。

暴雪是業內公認的高度重視遊戲社群運營的典型,其旗下大量的音樂、漫畫、CG既來源於社區,又很好的推動了社群活躍。

遊戲社區,其實是一款遊戲形成遊戲圈層文化甚至IP價值的最初陣地,也是最重要的媒介。它對遊戲的反哺,一方面直接體現在對遊戲產品體驗的改善中,另一方面也以拉新、留存、促活、轉化四種形式在玩家層面影響遊戲。

以遊戲貼吧為例,2015年百度貼吧公佈的網民興趣社交行為數據(圖左)中,魔獸世界吧、LOL吧、英雄聯盟吧、地下城與勇士吧紛紛入選百度貼吧興趣吧粉絲關注TOP10總排行榜,並佔前10粉絲總量的32.5%。這份排名與業內統計分析公司Superdata發佈的2015年全球遊戲數據統計報告中,最賺錢的遊戲(圖右)高度相符。

從《超級瑪麗》到《陰陽師》遊戲的IP夢無非就是做好兩件事

有了這個媒介作為依託,用戶就能圍繞遊戲的世界觀架構、角色設計、核心故事衝突、音樂和美術等藝術模塊進行有豐富的UGC、PGC內容產出,同時官方通過OGC內容的產出,引導玩家進行持續的社區活躍。

當然,遊戲社區雖是反哺遊戲最直接的一步和最重要的一步,但也僅是第一步。

2、泛娛佈局:遊戲IP聯動的高危路段

下一步,圍繞遊戲打造的文學、圖片、漫畫、動畫、短視頻、舞臺劇、電視劇、大電影、主題樂園、衍生體系等一系列泛文化體系產品或活動,也能間接地反哺遊戲。

例如,《夢幻西遊》就曾多次推出遊戲表情包設計、錦衣設計、祥瑞設計、cosplay、主題曲翻唱等賽事,並且賦予同人創作者更多的物質支持。去年十一月組織的翻唱遊戲主題曲的比賽,在為期一週的活動期內,就超過萬名玩家參賽。

在泛娛樂領域跨界、佈局,幾乎是每個遊戲廠商打造IP的“必經之路”,也是業內共識。

然而,鮮有人意識到,泛娛佈局也是“高危路段”。

最典型的“集體失敗案例”當屬“遊改電影”。

根據文創資訊不完全統計,從1993年至今,大部分遊改電影都未能擺脫口碑或票房失敗的命運。

從《超級瑪麗》到《陰陽師》遊戲的IP夢無非就是做好兩件事

如第一部根據熱門遊戲《超級瑪麗》改編的電影《超級馬里奧兄弟》,上映後就惡評如潮。人物造型不還原,劇情亂七八糟,遊戲經典橋段及道具也沒有充分利用,影迷直呼看不懂,玩家也不買帳,最終這個投資高達4800萬美元的電影最後只收回2092萬美元,虧的血本無歸。不損害遊戲本身IP價值就已是萬幸,更不用說如何反哺遊戲了。

從《超級瑪麗》到《陰陽師》遊戲的IP夢無非就是做好兩件事

同是佈局泛娛樂,《夢幻西遊》成為了經典,而《超級馬里奧》成了笑柄,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不同產品,所承載的內容形式、所需投入的資產、所要調動的資源本身就有區別。

騰訊遊戲創意設計總監李若凡今年10月在2017騰訊遊戲開發者大會上,就將圍繞遊戲打造的“內容金字塔”,從易到難分為數個等分。

從《超級瑪麗》到《陰陽師》遊戲的IP夢無非就是做好兩件事

在他看來,整個內容金字塔從下往上是個從易到難的過程,遊戲做IP是“為內容創造內容”的過程,所有的延伸內容要遵循遊戲本身的內容來進行展開,然而其他的藝術形態並不一定適合像遊戲那樣去表達。

從這個內容金字塔可以看出,電影明顯位於較頂層,因此較難。而上文所舉的《夢幻西遊》例子中,遊戲表情包設計、錦衣設計、祥瑞設計、cosplay、主題曲翻唱,都是位於金字塔底層的內容形式,因此較易。

通過再深一步的觀察,氫媒工場發現,遊戲與漫畫的聯動,往往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例如,今年1月《陰陽師》聯合UC發佈的畫符抽式神卡的H5——陰陽師新春大鬧UC動漫,讓這款遊戲成為大量遊戲玩家談資。

百度指數顯示,活動期間《陰陽師》的搜索指數達到峰值——16。1萬,這是這款遊戲除上線期以外,目前為止的最高數值。對於很多潛在用戶來說,此次的H5也很可能成為實現潛在用戶向新用戶轉化的催化劑,從而實現《陰陽師》新用戶的導流與用戶圈的擴大。

從《超級瑪麗》到《陰陽師》遊戲的IP夢無非就是做好兩件事

再如,暴雪娛樂就曾與黑馬漫畫合作推出《魔獸》系列漫畫《魔獸世界:編年史》,以解釋魔獸世界的歷史淵源。該書不僅完善了《魔獸世界》的歷史,還再度掀起“魔獸熱”,取得了首卷銷量破10萬的好成績,其第一卷與第二卷的豆瓣評分也高達9.3和9.5分。

3、總結

綜上,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遊戲廠商若想經營好圈層文化,並完成IP商業版圖的擴張,達到反哺遊戲的效果,需要以遊戲產品作為核心,將運營社群作為關鍵的第一步,並且從易到難、步步為營、穩紮穩打地佈局泛娛樂產業。

泛娛樂產業佈局的順序,應該是從簡單的如文、圖、音樂、視頻、舞臺劇的創作,延伸至文學和漫畫。其邊際收益很可能在漫畫這一層達到最大值。再往後的動畫、影視劇、大電影、主題樂園等產業都是“高危路段”,應該克己慎行。

畢竟,這是一個“為內容創造內容”的過程,而不是一個“為創造而創造”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