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三結義,因爲關羽之死,爲給其報仇,張飛被殺,劉備病逝

劉備、關羽和張飛的桃園結義,深受後人的推崇,因為他們的結義,關羽和張飛一直追隨劉備東奔西走,他們也成了劉備最為信任和倚重得力干將,在劉備建立蜀漢政權的過程中,關羽和張飛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同時劉關張的結義兄弟之情也無比深厚。

桃園三結義,因為關羽之死,為給其報仇,張飛被殺,劉備病逝

愛壁之戰後,因為曹操的慘敗,讓曹操在短時間內沒有能力在對劉備和孫權進行大規模的用兵,就給劉備和孫權有了發展和鞏固勢力的機會,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劉備得到荊州之後,因為他還要向兩川蜀地進軍,所以就留下關羽鎮守荊州。關羽因此一躍就隱然成了一方諸侯。後來關羽水淹曹軍,擒于禁、斬龐德,威名大震,關羽之名也名震當時。

因為孫權一直想奪取荊州,後來東吳白衣渡江,偷襲荊州,關羽也因此被擒,關羽不願投降東吳,最終被殺。

關羽被殺的消息傳到劉備那裡,劉備悲痛欲絕,為了兄弟之情,不顧朝中眾大臣的反對,堅決要征討東吳,為關羽報仇。劉備的做法雖然大臣們不贊同,但張飛卻贊同征討東吳,為關羽報仇。

桃園三結義,因為關羽之死,為給其報仇,張飛被殺,劉備病逝

張飛雖然勇猛,但他性格暴躁,又愛飲酒,飲酒之後又愛鞭打兵士,他的部下對他也是敢怒不敢言,心裡對張飛又怕又恨。

此時張飛因為關羽之氣,心煩意燥,在這種情況下又因飲酒,心情更加不好,就大發雷霆,所以就又鞭打兵士,結果被鞭打的兵士不能忍受,把張飛殺死,投東吳而去。

英雄一世的猛張飛,就這樣還沒到東吳就離開人世,劉備得知張飛之死,心裡更難過,覺得如果不是東吳投降荊州,關羽就不會死,張飛也就不會被殺。因此對東吳恨意更深。

東吳得知劉備帶軍征討東吳,就把殺張飛的範、張二人送還劉備,希望兩方能和好如初,但劉備卻還是肯罷兵,東吳在求和不成的情況下,只能應戰,於是任命陸遜為都督,全權處理戰事。

因為劉備布兵不當,同時劉備又過於輕敵,加上報仇心切,最終蜀軍被火燒連營,導致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慘敗。

桃園三結義,因為關羽之死,為給其報仇,張飛被殺,劉備病逝

之後劉備退到白帝城,因為氣氛成疾,在託付完後世之後,就因病去世,劉備去世後,劉禪繼位,諸葛亮為輔政大臣。

劉備、關羽和張飛雖然去世了,但他們的結義之情,卻深受後世推崇,特別是關羽,後來因為他忠義過人,也被尊為武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