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生日,我感動

劉玉廣(笑著歌笑點)

祖國生日,我感動


出生在大躍進年代,吃不飽飯是真事兒。

那時,人們沒白沒夜沒週末沒節假日的勞作,收成卻年年不理想,不少家庭分的糧食吃不到頭,靠借糧生活。那時的孩子最盼的是過年,因為過年了才可以吃上大米飯、豬肉燉粉條和水餃。鄰居的一位比自己小几歲的男孩,給人的印象是從沒吃過飽飯似的,一天到晚充滿嚮往地說:“要是每天想吃就能吃上白饅頭該有多好啊。”小時候,全公社(相當於現在的鄉、鎮)20多個村,只有一個3間房子大的只賣油條、大餅的小飯店,從記事時起,那是最高享受的地方。去那裡吃飯,叫“吃食堂”去了,別提多榮耀了。掙工分的年代,鄉親們手裡幾乎沒有一點“活”錢,一年辛辛苦苦下來,多的一家幾百元,少的不但沒有一分甚至還要欠賬。

祖國生日,我感動


高中畢業後,我入伍來到渤海灣某部。那裡盛產高粱米,我們的主食20%是高粱米。我老家也產這玩意兒,自幼吃得慣。高粱米飯做好了,白花花的像大米,噴噴香。如果做不好,一個個硬得就跟“石頭蛋”似的難以下嚥。新兵營裡一多半是來自浙江等南方省份的新戰士,從沒吃過。加上當時炊事員都是臨時抽調來幫忙的戰士,手藝欠佳,高梁米飯在他們的嘴裡嘰哩咕嚕,就是咽不下去。吃大米飯,200多人,做250多斤大米,一頓全報銷了。高粱米呢?只做40多斤,還吃不完。大米一頓吃一個星期的定量,高粱米一個星期吃一頓的定量。沒辦法,吃大米飯的次數越來越少,有時一天三頓地或一個星期地吃高粱米飯。一次,竟連續吃了三七二十一頓。南方兵們吃不消了,就在吃大米飯時,把胃撐到最大限度,然後,再偷偷留起一碗。吃高粱米飯時,有的乾脆不進飯堂餓著肚子訓練。

祖國生日,我感動


隨著國家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部隊條件越來越好。一個農民的孩子,我自已評價:沒有不喜歡吃的飯和沒有吃不下去的飯。用愛人的話說:“你真是好養活,吃啥都行,從沒見你挑過。”實際上,以後的再艱苦,也比兒時的苦強多少倍。由於工作太忙,購買油鹽醬醋什麼的,都是妻子的事兒,自己很少去商場。一次週末忙完一篇稿子後,妻子讓我一道去超市買東西。超市,商品琳琅滿目。面對那麼多吃的喝的食品,自己竟沒有一點感覺,不知道吃什麼好也不知道喝什麼好。妻子笑著說:“忘本了。”晚上,不知怎麼挑起的話頭,一家人又說到了過去,又說到了家鄉,又說到了小時候,我一下子感慨連連。

前不久,我專程回京郊老家看望同學。沒想到,老家和老同學的變化,用今非昔比和刮目相看形容一點不過分!

祖國生日,我感動


老同學是村民委員會主任,山村是北京市第一批社會主義新農村試範村。全村統一規劃,家家都蓋了兩層別墅式樓房,燒的是液化氣,喝的是自來水,以前只有過年時才吃的大米、白麵,現在家家頓頓都是,而且肉、菜、蛋比城裡新鮮多了,而且都是綠色食品。老同學開的已經是第二輛車了,請我在農家院吃的飯,比城裡大酒店毫不遜色。

當了記者後,我先後到了三亞、廣州、上海、杭州、成都、重慶、寧波、青島、大連、瀋陽等,祖國真是日日新、處處美啊!我國從城市建設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從工業、商業等方方面面,變化之快、變化之大,或者說,這麼快的發展和這麼大的變化,是我沒有想到和以前根本就不敢想的。

國家減免農民稅收,如今的農民種地不但不收稅還有糧食補貼!

實行農村醫療改革,現在農民看病也能報銷!

實施境外保護政策,現在中國人在世界各地有了麻煩、有了危難,國家都會出面保護,讓每個中國人的心都感到熱乎乎的!

祖國生日,我感動


科技取得輝煌成就: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幾十萬項,其中獲國家獎勵的就過萬項,一些領域已經達到或者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在高能物理、計算機技術、運載火箭技術、衛星通訊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比如神州系列飛船、北斗定位系統、嫦娥飛船、蛟龍號、手機通信、航空母艦等,特別是互聯網高速發展,已深入到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當中……

國防建設跨越式、騰飛式發展。

戰友和朋友,只要聚在一起,只要說起這些,大家如數家珍,之後每每都是無盡地感慨與感動:說了多少年“繁榮強大的祖國”,現在才是真的呀!現在的中國,才是真正的“龍”!

為生活在越來越繁榮強大、平安幸福的祖國,我們幸福開心!

今天,又是祖國生日,我感動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