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社保卡的建行路徑

□雒曉利張慧娟安群雁

“11月6日,交城縣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通過建行社保卡直接代扣成功606多萬元,意味著近一年來共同研發的農保中心的業務信息管理系統與建行的現金管理系統正式對接併成功上線運行,市農保中心定於11月16至17日在全市舉辦業務培訓班並全面推廣使用……”收到市農保中心主任郭萬明的短信,呂梁建行副行長韓建功發自內心感到欣喜,幾個月來連續作戰的疲憊一掃而光。

呂梁建行讓社保卡發揮了基於互聯網平臺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養老金代收、代付功能。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業務拓展,在全國建行系統屬於首開新領域、新功能,是名副其實的第一。

眼光,需要智慧來託底

在當代金融經營單位的格局中,行與行之間的競爭用“慘烈”來形容並不是誇張之語。沒有硝煙的戰場,比拼的除了實力,最重要的是智慧的眼光。呂梁建行瞄準融合發展路子,選定了社保卡項目。

養老金一直從櫃檯代發,城鄉居民每年繳納養老保險費則由村農保協辦向繳款人收取。呂梁建行認定了這個戰略機遇。確定了戰略思路:與社保同行,社保在哪,建行就在哪。

呂梁建行在呂梁大地久負盛名,不論運營實力,還是管理水平,都很過硬。前期是項目設計,還有制卡。項目設計主要是設定“社保一卡通”業務,建設了一整套至上而下的系統來支撐。全市共製作社保卡230萬張,僅此一項共投入9200萬元。與此同時,為醫保中心和失業保險中心分別投資339萬元、150萬元共同建設綜合信息管理系統。

呂梁建行作為全市唯一一家“社保一卡通”承辦行,2012年市政府舉行社保卡首發儀式後,與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衛計委等單位進行了業務對接。市人社局、市財政局聯合發文,做了明確規定:城鄉居民養老金全部通過社保卡代發,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通過社保卡代扣,農保業務系統與建行系統、社保卡系統對接並通過網絡進行。

隨著交城縣606多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通過社保卡的首批成功代扣,該行成為全國建行系統首家開辦“社保卡批量代扣”業務的銀行。截至目前,除興縣、嵐縣、石樓外,全市10個縣(市、區)的養老金已陸續通過社保卡代發,代發人數已達到15萬人,每年代發金額達4—5億元;11月已代收交城、柳林、方山約13萬多城鄉居民的基本養老保險費2000多萬元,全部回到縣級農保中心在建行行開戶的基金收入戶。近日,又通過社保卡代發煤款補貼3400萬元,通過代收、代付共激活社保卡53萬多張。

服務,舉全行之力創品牌

創新式的服務,需要舉全行之力來完成,要的是團隊的力量。呂梁建行從頂層設計開始,上下聯動,點面齊抓,整體一盤棋。

項目設計定位是:一卡、一號、功能多、覆蓋廣。“一號”是每個持卡人都擁有唯一社會保障號;“功能多”是指社會保障卡不僅應用在社會保障領域,還搭載金融功能實現金融應用,逐步拓展到政府公共事務領域,如就業、培訓、低保、新農合、財政補貼等;“覆蓋廣”則是應用地域覆蓋全省。基本功能有三:一是醫保結算,二是銀行金融功能,三是擴展應用功能。

取得社保卡獨家代理資格後,財政局和人社局聯合發文,明確規定各縣(市、區)社保賬戶在建行各級機構開立。

市行定期向各經辦行發佈市場拓展方向和營銷重點,各基層行密切跟進,以聯動機制形成合力。截至2014年底,轄內社保業務覆蓋率為91%。

騰飛,“互聯網+”揮雙翼

社保卡髮卡規模的不斷擴大,呂梁建行通過多種宣傳和促銷活動引導客戶用卡,提升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互聯網+”成為他們的首選途徑。

一鼓作氣,呂梁建行趁熱打鐵快速推進,形成以“互聯網+”與社保跨界融合的發展戰略。成立了由一把手為組長、個人與機構條線分管行長為副組長、涉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為小組成員的推進小組。

佈網是基礎工作。將轄內8個單一功能網點全部升格為綜合型網點,並新增設7個網點。在自助網點建設上,一方面加快改造現有網點,另一方面加緊布放自助銀行。在市區、縣城及大的鄉鎮藥店、超市和商場安裝商戶 POS 機,並在資金活動量大的行政村、鄉鎮布放電話 POS 機,與各鄉鎮人保專員共同選點布點,以年增1000臺 POS 機的速度,實現村村有 POS 消費的目標。該行著手推進社保卡業務的全面應用,布放助農 POS 機2965部,任務完成率達150%,行政村一級的 POS和覆蓋率達到 100%。

機構存款與社保卡個人存款實現雙增長,社保卡個人賬戶存款餘額1億元。托起了全國建行在社保卡領域裡的第一縷榮光,這是呂梁建行的突破,更是呂梁的突破。230萬張社保卡,230萬人,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會有更多的人成為服務對象,將會產生更多的幸福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