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論壇|精彩紛呈的中國夢

博鰲論壇|精彩紛呈的中國夢

福爾摩斯的17級樓梯

在首屆博鰲生態語文創新發展論壇上,一位老師問我什麼是生態語文?我問他:你讀過福爾摩斯嗎?他說:讀過。我說:讀過福爾摩斯的人,應該印象都很深:福爾摩斯經常強調“觀察”和“看見”的區別。

有一次,華生問福爾摩斯,咱倆形影不離,可為啥每次都是你先弄明白案件真相?福爾摩斯說,因為我總在觀察。

華生說,我也觀察啊。福爾摩斯說,那好,門口那樓梯你也天天走吧?一共多少級?華生說不知道。

福爾摩斯說,是17級——你只是看見,我這才叫觀察。

其實讀書和學習的區別也類似。按照生態閱讀學習系統,讀書只是接收信息,是生態閱讀的吸收系統;而學習,是要把新接收的信息和原有的知識結構進行一次對接,是語文的信息處理系統。最好的對接方法,就是像福爾摩斯那樣,進行一次輸出。

輸出能力分為三個部分:口語力、寫作力和表演力。由吸收系統到處理系統,最終落在輸出系統。譬如福爾摩斯看見樓梯,然後輸出一次對於這個樓梯的描述,比如一共有多少級。

讀書也一樣,讀完了對人講一次,或者哪怕只是寫下幾個字的讀書筆記,這是口語力和寫作力的重要體現,也是更高效率的學習。

老師聽後,若有所思,問:我明天要上臺演講,您有什麼方法可以訓練口才嗎?我說:口才就是口語力,口才決定一生的命運。老師問:您的命運與口才有關嗎?我笑了笑,忽然想起 10年前的一次演講比賽。

博鰲論壇|精彩紛呈的中國夢

10年前的一次演講比賽

2008年 9 月,經過校、區層層選拔,我參加了由市政府組織的武漢市首屆教師技能大賽。此次大賽規模空前,武漢市 45 歲以下的中小學、大學老師在一起比武。我過五關斬六將,終於進入 88 人的決賽名單。決賽選手裡人才濟濟,既有曾在電視辯論大賽中獲獎的老師,也有教授播音主持專業的大學老師,甚至還有我讀師範時的啟蒙老師也成了對手。在最後一個決賽項目:即興演講前,我的排名是 88 名中的第 17 位。即興演講之後,我最終總成績成為三個一等獎的第一名。

我的排名為何大跨越到第一名,是最後的演講環節為我拉了很多分。一切歸功於至今令我記憶猶新的“即興演講”,也奠定了我今後如何訓練教師口語力的方法。

口語力分為三個層次:

初級口語是3分鐘邏輯演講;

做好初級口語有三個步驟:提煉材料的主題,建立3個關鍵邏輯點,學會排比。

中級口語是8分鐘故事演講;

做好中級口語有三個步驟:分析材料主題,選擇故事情節,提煉觀點。

高級口語是15分鐘主題演講;

做好高級口語也分為三個步驟:確定主題,按照邏輯選擇3個故事,亮明觀點。

當時我即興演講時間為三分鐘,當上一個選手演講到 2 分半的時候,才能抽籤。抽到籤給 30 秒思考時間,然後上臺演講。

我抽到的題目是:積極正面教育原則是教育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原則。30 秒鐘要準備三分鐘的演講,如何用好這 30 秒?一向善於思考的我,利用上面的三個步驟,為我最終贏得了這次比賽。

這 30 秒中,首先分析並提煉主題,這個時候感性思維起了作用,“積極正面教育原則”讓我腦海閃現出“小時候,老師的表揚讓我有了前進的動力”;“當老師後,我的表揚讓孩子不斷成長”的畫面。

接著我要做的就是建立邏輯思維點和進行故事情節的取捨:如果用形象思維去尋找成長中與“積極正面教育原則”契合的故事,兩到三個故事,要做到感動自己,感動聽眾,感動評委,每個畫面需要 200-300 字,接近 2 分鐘。那麼,我的演講將會達到 5-6 分鐘。因為有時間的限制。另外,演講不同於寫作,口語力的訓練不同於寫作力的訓練,更多的時候是一種現場的情景感染力。因此,我選擇用邏輯思維帶動感性畫面來完成此次演講。當時我確定的邏輯點有:

1、我們為什麼需要讚美?

2、讚美是什麼?

3、作為教師,讚美的重要性。

三個邏輯思維點確定以後,如何調動現場的氛圍,提升演講的效果?作為語文老師,需要給這些邏輯穿上華麗的語言“服飾”。大量的排比句、排比段,給評委和聽眾以排山倒海的感覺。使用排比,在演講當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需要做過多的過渡,也不需要做深層次的挖掘。另外,反問、設問在演講當中也可以起到前後照應、強調語氣的作用,使演講的觀點更加鮮明。

博鰲論壇|精彩紛呈的中國夢

登上比賽的舞臺,我開始了我的演講:

“我演講的題目是——”,這時我才發現我還沒想好題目。猶豫了片刻,只是片刻,在別人看來以為我只是有意的停頓,此時“讚美”兩字躍入腦海。“我演講的題目是‘從讚美開始’”,文章如何開頭?我想到了剛才的構思,第一部分是“人們怎麼看待讚美?”為了第一部分能有時間醞釀,

我再一次將題目正式而又莊重地重複了一遍:“從——讚美——開始”。 接下來,一段流暢的演講:

從讚美開始。

人人都喜歡接受讚美,人人都知道讚美別人很容易,人人都覺得

生活中容易做的事情往往最容易被忽略,而人人容易忽略的東西在生活中又常常是最珍貴的。

是嗎?

其實,一個人活著,不是為了避免懲罰,就是為了得到獎賞。在

這個世界上,真正應該受懲罰的人很少。那麼,我們為什麼就不能慷慨地把讚美奉獻給這個世界呢?

讚美是一種公平,是對付出的一份補償;讚美是一根蠟燭,總在有意無意間照亮了別人;讚美是一塊羅盤,總在顛顛簸簸中顯示著方向。

是的。(回答前段設問)

演講到此時,如果沒有形象的話,內容也容易乏味。於是,我頭腦中,感性思維又啟動了。迅速搜尋出因“讚美”獲得成功的事例:

如果沒有一篇故事的刊出而得到了承認及稱讚,也絕不會有後來的文學巨匠狄更斯;如果沒有媽媽的鼓勵與支持,也絕不會有後來名聞遐邇的歌唱家卡露莎。

所以說,讚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時,哪怕一個讚美的眼神也足以改變人的一生。

那麼,讚美的反面呢?是不是傷害、指責也能成為一種摧毀人的一生的力量?這我們想過沒有?

我讚美你,那就是說,我注意你。我注意你,那一定會使你首先注意你自己;

我讚美你,那就是說,我喜歡你。我喜歡你,那一定會使你更加喜歡你自己;

我讚美你,那就是說,我接受你。我接受你,那一定會使你首先接受你自己;

我讚美你,那就是說,我尊重你。我尊重你,那一定會使你更加尊重你自己。

多一點注意,這世界就多一分美麗;多一點喜歡,這世界就多一分鼓舞;

多一點接受,這世界就多一分友愛;多一分尊重,這世界就多一分理解。

作為一名教師,當你用眼睛去發現,用心靈去感受的時候,你會看到,有那麼多的學生值得你去讚美。

我讚美他們。讚美,使他們開始感受到世界的溫馨與可愛;讚美,讓他們學會了尊重自己,尊重別人。那麼,還猶豫什麼呢?來,朋友們,敞開你的胸懷,展現你的笑容,用心去體現,用情去交融,讓我們慷慨地把讚美奉獻給這個多彩的世界,用真誠去擁抱每一個燦爛的明天!

演講的話音剛落,五位評委給予了我熱情的掌聲!一個人 70% 的語言都是靠思維支撐的,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而思維才是語言的基礎,口語力的高低取決於思維力的強弱,但凡成功的演講都離不開思維、語言和知識,而思維是首要關鍵因素。

那麼老師如何訓練孩子的口語力呢?無外乎依據上述的三個階段九種方法,從初級口語到中級口語再到高級口語,逐步達到口吐蓮花的境界。

予我長袖,我必善舞, 當今社會給我們提供展現自我的舞臺,好的口語力和精彩的演講正是展現個人魅力的最佳方式。出色的口語力更成為可以駕馭人生的航船,甚至還可能決定我們一生的命運。

老師聽完後,感到非常受益,對明天的演講信心滿滿。臨別前,他說:董老師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笑了笑說:客氣了,都是心靈雞湯。他說:如您所說,學習是一個吸收——處理——輸出的生態循環系統。尤其是輸出能力太重要了,您說了口語力的訓練方法,那麼寫作力和表演力該如何訓練?

我說:寫作力和表演力的訓練方法,相對複雜一些。

寫作力一共包括六級:初級寫作力包括寫作習慣和文筆基本功;中級寫作力包括文體形式和結構風格;高級寫作力包括材料選擇和主題立意。

表演力一共包括三級:初級表演是藉助視頻模仿人物角色,中級表演是藉助道具補充完善人物角色,高級表演是小組創編故事與任務角色。

老師說:您這不僅是心靈雞湯,而且給我們帶來一把舀雞湯的勺子,實在太實用了。

……

博鰲論壇|精彩紛呈的中國夢

精彩紛呈的中國夢

誠然,語文學習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勞永逸,而是一個持續性、系統性的生態循環系統。語文學習與呈現的過程猶如一顆生態平衡的大樹。

樹根即語之根,指的是語文的吸收系統,包括“傾聽力”、“閱讀力”、“研學力”;耳聽八方,成長“語之根”,讀萬卷書,壯大“語之根”,行萬里路,豐富“語之根”,唯有根深,方能葉茂。

樹幹即語之幹,指的是語文的處理系統,主要為“思維力”;孩子缺少個性的思維訓練,積累的知識轉化為運用的效率就低。孔乙己萬卷詩書爛肚中,只沉迷於茴香豆“茴”字的幾種寫法。馬謖滿腹知識貽害蜀國,自己也丟了卿卿性命。目前中國多少孩子揹負著知識的重軛行囊,歷經學習的苦海坎坷,奔赴著找工作而去。

樹冠即語之果,指的是語文的輸出系統,包括上述講到的“口語力”、“寫作力”和“表演力”。“語之果”,不僅是“人之果”,而且是“時代之果”。

作為“時代之果”,生態語文體系可以折射一個朝代的“時代素養”。

當今中國夢的時代之根,孕育出每個人的人文之果和人生之夢一定會異彩紛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