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俺村下發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股權證〉請問有什麼用?

心之永恆921


你好,很高興你的邀請

農村股權證是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產物,它的作用有:

一、持證人在本經濟組織經濟權益的憑證。

二、持證人集體經濟分紅時的憑證。

三、持證人股權轉讓、繼承、買賣的憑證。

四、持證人發展產業用於金融抵押的憑證。


孤謀眾享


這個股權和過去的股權,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過去是農民投股,現在是農民分股。現在這個股權,是村裡的集體財產折成了股,白白分給農民的。

農民領到了這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股權證”,就證明你取得了本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資格。這個“股權證”可以在本村流轉,也可以出售,還可以繼承。這個“股權證”是農民的一種財富。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股權證”是對全村現在所有的資產、資源,包括村裡管轄的土地、荒山、荒地、丘陵、灘塗、草原、池塘、林木、現有建築、村辦企業,等等等等,進行了全面清產核資後,按照每一個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平均進行了擇股。最後才分到每個成員手中。




農民領到的這個“股權證”究竟有什麼用途?農民領到了這個股權證,就證明本村的所有資產,就有了股權證上的份額,以後一旦產生了經濟效益,就會按照這個股份進行分配。如果有現有企業,當年就可以分紅。農民不要小看了這個股權證,這是農民世代的財富,無論什麼時候產生了經濟效益,農民都是可以享受的。




農民有了這個股權證,就再也不用怕是什麼戶口了,無論你走到哪裡,只要股權證在手,農村的這部分財富,就肯定會有你的份。農民如果覺得現在這個股權證沒有效益,不願意保留,也可以在本村出讓給別人,這都是政策允許的。


三農新觀點


很高興受邀回答這個問題!

在瞭解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股權證有什麼作用之前,先明白什麼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股權證”吧!

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股權證:

1、農村集體資產股權證書是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放給本組織成員(股東),用以證明其佔有集體資產股份、參與管理決策、參加收益分配、抵押融資的憑證。股權證書實行“一戶一證”制,由縣(市、區)農業農村局統一監製,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蓋章簽發,以戶為單位發放。

2、股權證書包括以下內容:(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量化方案摘要;(二)股權證基本信息:股權證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名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地址、發證日期、股權證書印製編碼等;(三)代表人信息:姓名、性別、身份證號碼、住址等;成員(股東)信息:姓名、與代表人關係、身份證號碼、備註等;(四)股權信息:姓名、配股日期、量化資產股(股數、股金)、量化資源股(股數、面積)、按份額量化份數、經辦人(簽章)等;(五)股權變更記錄:變更日期、變更事項、變更前內容、變更後內容、經辦人(簽章)等;(六)分紅記錄:日期、分紅總額、經辦人(簽章)、備註等;(七)其他相關事項。

3、股權證號共18位數,用阿拉伯數字編寫。前6位為縣(市、區)行政區劃編碼,7-9位為鄉鎮(街道)編碼,10-12位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編碼,13-14位為小組編碼(如沒有小組,此兩位為“00”),15-18位為戶編碼。股權證書印製編碼共12位數,用阿拉伯數字編寫。前6位為縣(市、區)行政區劃編碼,後6位為順序碼(從000001開始)。

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股權證的作用:

1、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充分發揮村集體經濟組織聯合社的作用,盤活農村資源,增強集體經濟發展的活力,讓群眾真真切切享受到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帶來的紅利,為鄉村振興增添新動能。組織實施好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佔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改革試點。建立集體資產股權登記制度,記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持有的集體資產股份信息,出具股權證書。健全集體收益分配製度,明確公益金提取比例,把農民集體資產股份收益分配權落到實處。

2、通過改革,逐步構建歸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保護和發展農民作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合法權益。科學確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明晰集體所有產權關係,發展新型集體經濟;管好用好集體資產,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集體經濟運行新機制,促進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3、落實農民的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和對集體經濟活動的民主管理權利,形成有效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的治理體系。

4、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利用未承包到戶的集體“四荒”地(荒山、荒溝、荒丘、荒灘)、果園、養殖水面等資源,集中開發或者通過公開招投標等方式發展現代農業項目;可以利用生態環境和人文歷史等資源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可以在符合規劃前提下,探索利用閒置的各類房產設施、集體建設用地等,以自主開發、合資合作等方式發展相應產業。

簡言之,就是讓農民變為“股民”,採取股份制合作模式,全力盤活壯大集體經濟,帶動集體增收,帶動農民致富!

強調一點的是股權管理提倡實行不隨人口增減變動而調整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