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包青天》童年记忆中的经典之作,对,那是2000年的一个晚上

2000年是中国电视剧的大年,各类佳作不断涌现,我今天想说的是一部对我的人生价值观都产生深远影响的一部剧《少年包青天》,时至今日,这部剧所弘扬的价值观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受用。该剧是根据古典著作《三侠五义》改编的古装连续剧,讲述的是宋仁宗年间,庐州有一聪明机智,却生就一副黑黝面容的青年,此人便是包拯,他屡破奇案,为人伸冤,赢得众口称赞,包拯有一同窗同学,乃府尹之子公孙策,公孙策智慧过人,自视甚高,与拯堪称一时瑜亮,然每次查案,皆败在拯手下,令策又妒又恨。拯母亲沈氏,为一名大夫,开设了青天药庐,悬壶济世,闲时替官府作验尸工作,包拯之一切医理知识,皆传自沈氏,这对日后的查案工作有莫大帮助。全剧共由七个故事组成,一件件惊心险迫、跌宕起伏的曲折事件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眼前,一位公正的推理家展现在后人眼中 。

《少年包青天》童年记忆中的经典之作,对,那是2000年的一个晚上

故事的编排中糅合了众多因素:悬念+武侠+搞笑+言情,情节的设置也颇为合理。与以往印象中的铁面包公不同,少年包拯血气方刚又不失顽皮风趣,他就像一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充满正义、理想,但是幼稚、鲁莽,更不懂得官场的左右逢源、明哲保身之术,所以他尽管聪明,但是屡屡碰壁。相比之下,德高望重的八贤王就老练得多,他深知官场内幕和政治斗争的玄机,所以虽然经常面对像庞太师这样的奸险小人,仍然能够游刃有余。该剧剧情悬念迭起、环环相扣。把一些推理探案手法附加到青年包拯身上,使得剧集更具可看性。

该剧其实围绕着两个方面来进行着,一边是包拯为代表的年轻人,他们充满理想,朝气蓬勃,为了公平奋不顾身,而另一边是八贤王、庞太师们所在的庙堂世界。二者显得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尽管每次包拯都侥幸化险为夷,并最终坚守了真相和正义,然而在最后的翻龙劫,这场动摇皇位的惊天大案中,包拯面对的压力已经到达了顶峰。这使得编剧不得不设置一个机械降神般的情节,请来仁宗而救下法场上临刑的包拯。仁宗是一个特殊的角色,如果说包拯们代表着民间,八贤王们代表庙堂,那仁宗就是一个真正勾连两个世界的人物。

《少年包青天》童年记忆中的经典之作,对,那是2000年的一个晚上

尽管包拯最终面对仁宗愤然离去,但我们知道他终究将会回来。也许他原谅了仁宗,也许也没有,但他终究还是走向了那个明明暗暗的庙堂世界。他终究会成长为大人,成为官方史书和民间演义里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青天大人,就像仁宗成为一个儒家框架里完美的仁义之君一样。百姓们津津乐道于明君清官的北宋传奇,将他们当成偶像式的大人物顶礼膜拜。

《少年包青天》童年记忆中的经典之作,对,那是2000年的一个晚上

其实大部分的人生也是这样,由最初的懵懂,不懂这世间所谓的规则,胡打乱撞,经历了这世间的人生百态,最终成长为大人们眼中所期待的那个样子。这可以说是幸运,也可以说是不幸,在这个纷乱的世界中,我们每个人要做的其实是维持我们内心的初心。

头上一片青天,心中一个信念,不是年少无知,《少年包青天》所带给我们的还有很多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