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寧可破產也不碰的項目,他接了,如今淪爲網際網路龍套

任正非寧可破產也不碰的項目,他接了,如今淪為互聯網龍套

提起吳鷹,可能知道這個名字的人不多了,曾經,這是個影響中國的一個人物。一手搭上兩位青年才俊的肩膀,並還給他面子,這個人正是曾經的UT斯達康創始人,中國“小靈通”之父——吳鷹。

任正非寧可破產也不碰的項目,他接了,如今淪為互聯網龍套

這個大鬍子,恢復高考後第一屆大學生,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北京工業大學電信通訊專業,畢業後留校任教。身懷美國夢的他在畢業的第3年,去美國新澤西州理工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後來進入了著名的貝爾實驗室實習,由於當時的時期和華人身份,吳鷹幾乎沒有任何機會接觸到真正的技術研發層面。在對外宣講的故事中,吳鷹是準備在對中國來考察的電訊代表團介紹相關資料時,被直接趕出了貝爾實驗室。連講都沒有講就被開除,在邏輯上肯定說不通,只是基於當時的苦情歸國學子和“小靈通”之父的人設,沒有人拆穿罷了。

任正非寧可賠死也不碰的技術,他如獲至寶

任正非寧可破產也不碰的項目,他接了,如今淪為互聯網龍套

離開了貝爾實驗室的吳鷹,在美國創辦了Starcom公司,而後,與另一個貝爾實驗室的同事加盟的公司合併,成立了UT斯達康公司,專注於研究通信領域。這家公司的起步資金,正是來源於天使投資人薛蠻子,薛蠻子又將孫正義介紹給了吳鷹。憑藉龐大的中國市場,吳鷹拿到了當時中國最大的一筆投資,3000萬美元,那一年,是1995年。

1997年,杭州餘杭市郵電局局長徐福新到日本考察時發現PHS技術,覺得這東西拿回國來一定能火爆。回去跟領導彙報後,領導便命令其找各大通訊技術商談合作,但無論是愛立信還是華為,都覺得這是馬上就要淘汰的技術。大公司沒人做,小公司又沒有實力做,懷揣著3000萬美元的吳鷹站出來,買斷了小靈通技術,並投入巨資進行網絡鋪設和推廣。

任正非寧可破產也不碰的項目,他接了,如今淪為互聯網龍套

任正非當時對於小靈通技術的態度是:短暫的賺錢機會,但華為是一家“為未來投資”的企業,寧可賠死,也不去做過時的技術。在當時飽受管理層非議的情況下,華為投入巨資進行3G網絡終端的覆蓋,因為沒有投資小靈通,只能看著吳鷹在那邊風風光光的出席各大年度經濟人物盛典。1998年,中國的小靈通在市場上出現,最早的概念是無線座機,固定資費+低廉的話費,憑藉這些幾乎無法拒絕的優勢,小靈通迅速獲得了市場的認可。儘管在早期通話質量很差,隨時掉線,但人們願意接受。2年後的2000年,斯達康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市值一度高達70億美元。一時風光無限的小靈通,實現了連續17個季度的高速增長,鼎盛時期,為吳鷹帶來過216億元的年收入。好景不長,到2006年,隨著3G網絡的逐漸普及,華為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3G通訊技術供應商時,留給小靈通這個過時技術的機會不多了。而帶給斯達康無限利潤的小靈通,也成為其最大的壁壘,年虧損一度超過6億美元。

2007年6月,吳鷹再次迎來他人生之中的至暗時刻,一手創辦的UT斯達康免去了吳鷹的CEO職位。如今,看不上過時技術的華為,2017年營收超過6000億元,而曾經風光無限的吳鷹,只憑借當年小靈通上賺來的錢,成為了一個看不見的投資人。

人生沒有如果,投機總會付出代價

任正非寧可破產也不碰的項目,他接了,如今淪為互聯網龍套

2014年,全國範圍內的小靈通基站全部關停,歷時6年,全球範圍超1億部的小靈通正式退出歷史舞臺。被免職之後的吳鷹,發起成立了一家專注於投資TMT行業的中澤嘉盟投資。在其官網上顯示,參與投資和管理的企業中,通過獨立IPO上市了5家, 分別為東方明珠、全通教育、共進股份、立昂技術、潤建通信。累計融資金額超過20億元人民幣,管理的資產價值已超過80億元。這個數據在投資基金領域只能算是規模很小的企業,而放到整個TMT產業,80億元還不足拼多多的1/20。

如今看起來,這個大鬍子在投機上,跟收購了摩托羅拉和IBM的聯想區別也不是很大。短視和投機,註定沒有好的結果,不如腳踏實地的做些實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