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

金秋:十月


慢的,九月;快的,十月

--

到今天,國慶長假已餘額不足,

飽(du)覽(zai)風(lu)景(shang)的旅客們

開(you)始(du)陸(zai)續(le)返(lu)回(shang)。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挨近寒露節氣,九月(農曆)在望。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清涼的日子一過,就是寒冷的冬天了。

自古逢秋悲寂寥,其實也不用太“悲”,

一年中,唯有九月的秋天最是絢爛。

漫山遍野穿上了春日的新衣,金黃一片,

這時候登山看雲、吹風遠眺、賞菊聞香……

才是“假期的最佳收尾方式”!

金秋:十月

金秋:十月

登高:沐雲乘風

--

秋分過後,樹樹秋聲,山山寒色。白天,天空萬里無雲,微風習習,風中還捎帶著陽光和桂花相混的氣息。趁陽光正暖,山色金黃,不如打點心情,約上好友,去登山!

登高,可遠望、可近觀,看鷹擊長空,賞層林盡染,無不心曠神怡。山林下,霜色愛撫過的草木多了一份成熟的味道,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當才思湧上心頭,“卻道天涼、好個秋”!

金秋:十月


賞花:攏香入懷,拈香入夢

--

人們常說“金秋十月”,“金”字是說十月之秋很珍貴、最有味;也說視覺上的秋天,秋天的顏色。秋高氣爽的十月,桂花開得燦漫,桂花香飄十里,人們可沐香乘風。

似乎菊花也知道深秋已到,也聽到了冬天的腳步聲,正竭力抓住暮秋的最後幾個好日子向大地各處播送著芳馨。

相約去賞花,桂花、菊花,任你選!

金秋:十月

金秋:十月

曬秋:“最美的中國符號”

--

我國的一些鄉村坐落於山地,地勢崎嶇,經過秋天的大豐收後,無處可晾曬作物。於是,聰慧的人們就在自家陽臺或屋頂上擺竹編盤,曬辣椒、玉米、南瓜、茄子、柿子等,稱為“曬秋”。

屋頂和陽臺上,曬滿了豐收的作物,紅的、綠的、黃的、紫的,共同繪出一幅美滿的豐收圖畫。曬秋風景在全國各地都有,其中,篁嶺曬秋被評為“最美中國符號”!

金秋:十月

拾楓:滿地秋思寄誰家

--

“霜葉紅於二月花”,楓葉經霜打後,越發出息了,其豔麗的姿色堪比二月花。不僅杜牧這麼說,唐代宰相李嶠也寫過“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很奇特的一個變化,由“葉”到“花”,只隔著一次霜打的距離。

賞楓葉,最好還趁著暮色,當瞬息萬變的霞光照在楓葉上,每一秒種的變化會在欣賞人的眼中,描繪出無限讚美的詩詞來。


金秋:十月

聽雨:巴山夜雨漲秋池

--

秋雨和春雨很像,都雨腳如麻,綿綿不絕。不過相比之下,春雨是暖的,而秋雨涼意很透。“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詩人劉長卿眼裡的秋雨或許只是單純的景色;“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李商隱卻用雨代表相思。

秋雨如絲,屢屢不絕;秋雨如思,滴滴點點打在芭蕉上,也打在心房。


金秋:十月


金秋:十月


逐霧:朦朧秋思,隱約微妙

--

諺語說“霧重見晴天”。秋天到了白露節氣,就有露水,到了霜降,就開始打霜。霧,比較多變,深秋的鄉村多霧,它像棉花糖一般,極軟極軟的,呼一口氣,就甜上一整天。

記得小時候上學,碰到霧的天氣很多,嫩肩膀背小書包,在霧裡尋路。呼朋喚友,只聞其聲,不見其人。走在霧中,總能體會到一種獨特的神秘感。


金秋:十月


金秋:十月


閒坐:清茶一盞,閒書一本

--

鄉思三兩點,閒情四五處。秋天是收穫的時節,忙時肢體要勤快,把田地的農作物都收回來,晾曬、貯藏。而後,田地和人們就進入了一年中的休息時間。

早晨的空氣清新中帶著絲絲涼意,等陽光灑滿陽臺,就是讀書的好時候了。暖暖的日光打在身上,一杯茶,一本書,一個上午。從早晨到響午,從下午到黃昏,有書為伴,不會孤單。

金秋:十月


望月: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

深秋的夜裡,天空湛藍深邃,明月高懸。在整塊藍色的幕布上,也就只有月亮在胖了又瘦。月圓夜,正秋思,詩人張九齡說,“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一天裡,日色西沉時,落霞與孤鶩齊飛;入夜一點,是秋月平湖,點點星光伴著月光漸漸消瘦;再到深夜,獨對江楓漁火,聽寒山寺鐘聲,感受一番冷清的月,寂寥的月,也未嘗不可。


金秋:十月


秋之十月,收穫的十月

--

豐收的蔬果,是味覺上的秋天;

清風和暖陽,是觸覺上的秋天;

曬在屋頂的果實,是視覺上的秋天……

“秋”字一拆,是“禾”與“火”,

是穀物成熟的味道,也是美食之味!

秋天有美景,滿足我們的眼睛,

深秋有蔬果,填報胃部,滿足心房。

一年之中,予獨愛秋天的風物,

成熟、內斂、清爽、馨香……

金秋十月,銀秋九月,有你,就月圓。

秋有“長風萬里”,對此可以飲酒三杯,

或許天高氣爽和風輕雲淡都是秋的別名,

遲暮之秋,也就多了一份恬淡安然,

像涼涼的空氣裡,透著的溫暖和馨香!

金秋:十月

金秋:十月

· 今日互動 ·

---

旅行如何,欣賞到怎樣的秋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