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數據分析:「英國已成第二強國」?面對中俄完全可獨自應對!

據媒體消息稱英國有一家網站公佈了一個報告,報告中稱根據多方面數據分析,英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強國,排在英國前面的僅僅只有美國一個國家。報道中稱如果發生戰爭的話英國能夠戰勝中國以及俄羅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英國”,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英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國民擁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作為英聯邦元首國、八國集團成員國、北約創始會員國、英國同時也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英國建軍時間約在17世紀中期。女王為英軍名義上的最高統帥。英國最高軍事決策機構是“國防與海外政策委員會”,首相任主席, 成員有國防大臣、外交大臣、內政大臣、財政大臣等。


多方數據分析:“英國已成第二強國”?面對中俄完全可獨自應對!


必要時國防參謀長和三軍參謀長列席會議。國防部為國防執行機構,既是政府行政部門,又是軍事最高司令部。英國是北約集團的創始國和主要成員國,也是五個核大國之一,擁有獨立的核力量。英國國家戰略的核心是:積極參與世界事務,維護英國的國際地位;依靠和藉助北約集體防務力量來保衛歐洲和英國本土的安全,並擴大英國在歐洲的影響;積極加強與英聯邦國家的聯繫,保護其廣泛的海外利益。媒體稱:因為英國是一個國際性的大國以及強國,而中國和俄羅斯只能說是在亞太地區的地區性強國而已。但是我們知道要衡量一個國家的大國實力,不僅僅要考慮到其軍事實力,還要考慮到經濟方面、考慮到政治因素、考慮到文化軟實力、更要考慮到經濟方面,英國作為一個重要的貿易實體、經濟強國以及金融中心,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系,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


多方數據分析:“英國已成第二強國”?面對中俄完全可獨自應對!


這個自稱為第二大強國的昔日日不落帝國在過去的三十年間,政府大量減少了國有資產,並減緩了社會福利計劃的發展。十八世紀時英國本地產小麥開始不敵北美廉價小麥,放棄大量種植小麥,大量從美洲進口糧產,逐漸轉以乳畜業為主,較為集中,高度機械化,效益十分高:1%的勞動人口能夠滿足大約60%的食品需要,英國主要工業有:採礦、冶金、化工、機械、電子、電子儀器、汽車、航空、食品、飲料、菸草、輕紡、造紙、印刷、出版、建築等。生物製藥、航空和國防是英工業研發的重點,也是英最具創新力和競爭力的行業。同許多發達國家一樣,隨著服務業的不斷髮展,英制造業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萎縮,80年代和90年代初兩次經濟衰退加劇了這一態勢。英制造業中紡織業最不景氣,但電子和光學設備、人造纖維和化工產品,特別是製藥行業仍保持雄厚實力。倫敦是世界著名金融中心。


多方數據分析:“英國已成第二強國”?面對中俄完全可獨自應對!


英國擁有現代化金融服務體系,從事跨國銀行借貸、國際債券發行、基金投資等業務,同時也是世界最大外匯交易市場、最大黃金現貨交易市場、最大衍生品交易市場、全球第三大保險市場、重要船貸市場和非貴重金屬交易中心,並擁有數量最多的外國銀行分支機構或辦事處,然而全球的兩大經濟強國,美國和中國正在爭霸,恐怕還輪不到英國來主宰經濟。還有媒體稱英國軍事工業發達,武器裝備的現代水平居世界先進行列。軍事工業規模可觀、種類齊全、技術力量雄厚,具有獨立研製包括戰略核武器在內的各種大型武器裝備的能力,某些技術和裝備居世界一流水平。英是世界武器出口大國,主要出口類別包括軍用飛機、戰術導彈、作戰艦艇和軍事電子設備。現在是一個核武器競爭的時代,但是可笑的是,英國並沒有自主研發核武器的權利,因為英國曾經和美國簽訂過協議,英國的核武器實際是掌握在美國手裡,如果美國不點頭,英國根本連使用核武器的自由都沒有。英媒可能是太過於高估自己在當前國際上的地位,沒有全方位考慮到一些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