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老师给22名学生的抄袭文章打0分,你怎么看?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科幻文学与影视创作系列讲座》,22位学生被判零分,占总选修人数158人中的13.92%。

《科幻文学与影视创作系列讲座》这门选修课,系首次开设,选课对象为国科大在校研究生。这门课的组织者为国科大人文学院苏湛副教授,此外还邀请了多位中国传媒大学教师前来授课。学校和老师倾注了心血,课程内容质量很高。

国科大老师给22名学生的抄袭文章打0分,你怎么看?

但2018年9月11日,一封来自课程网站的文言文成绩公告,态度强硬,表示绝不能容忍抄袭行为。

国科大老师给22名学生的抄袭文章打0分,你怎么看?

对于这一问题,我深有感触。我在大学的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困惑。

我读的大学比国科大逊色许多,对于抄袭作弊惩罚没有那么严格,经常有人拿我的作业去抄。劳动成果被人窃取,但囿于平时关系,不好拒绝。自己辛辛苦苦写了两三个小时,却被人拿去改编一下成了别人的东西,甚至有时候他的分数比我好高,有时让我心理很不平衡。当然,老实说,我数学不好,也抄过几次别人的高数。

国科大老师给22名学生的抄袭文章打0分,你怎么看?

对于该国科大老师的做法,很多人表示赞同。

人们表示,这毫无疑问属于正常操作,对于抄袭行为必须惩戒。细节决定个人发展,也决定学校的学习氛围和风气。

虽然只是选修课,但必须严格要求,若过于纵容,最终必然会导致学生诚信缺失、学术不端、自我创新能力低下。

对于抄袭,不许零容忍,这是高压线,而不是可伸可缩的弹性极强的橡皮筋。

抄袭和作弊,不在抄了多少,而在其性质的严重性,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高校,这个问题不解决,我国大多数大学的文凭都会更加贬值。

如果一所大学连学术不端都不追究,根本没有资格称为大学,更别谈什么重点或者什么一流。

甚至有人认为,这都没有讨论的必要,平时浑水摸鱼未来必然影响就业、影响学校声誉。

国科大老师给22名学生的抄袭文章打0分,你怎么看?

也有一些人认为做这样不妥。

有人认为没必要。有人表示,公共选修课,注重的是通识性的入门,而不是完全深入的研究。在没有事先声明原创的情况下,给零分不太合理。给零分比挂科更让人无法接受,那样会严重拉低绩点,特别是对继续深造有极大的影响。

有人认为,公共选修课在国内很多高校都是很应付性,选修课很多人都是冲着学分去的,并没有很大的学习兴趣。在这种大环境之下,要求一个学生独善其身,有点苛责了。毕竟这不只是学生的错,根源是整个环境出了问题。

还有人认为,给0分,就是变相纵容学生抄袭。我国很多大学有补考和重修制度。很多大学补考甚至放得很松,只要不会太差都会放过,而且补考抄袭现象普遍。这就有了较大的容错空间。犯错成本太低,就算给0分,对抄袭也没有特别大的震慑作用,反而是变相学生容学生抄袭。

读者朋友们,你们觉得该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