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雖敗猶榮,並被後世尊崇,只爲給子孫後代傳遞一個信號

同樣是戰敗者,炎帝為何名列“三皇”,而且排名在黃帝之前

——炎帝雖敗猶榮,並被後世尊崇,只為給子孫後代傳遞一個信號

軒轅黃帝一生曾經遇到過兩大勁敵,一個是炎帝,一個就是蚩尤。當代著名散文集和文化學者餘秋雨先生認為,黃帝和炎帝的鬥爭,其實是兩種文明的鬥爭和兼併。

炎帝雖敗猶榮,並被後世尊崇,只為給子孫後代傳遞一個信號

炎帝代表的是純粹的農耕文明,這在歷史上有著非常明確的記載。炎帝人們又尊稱他為神農氏,他的主要功績就是教會人們開始普及農業並提高農業生產技術。在炎帝之前,人們的主要生存狀態是狩獵為主。狩獵的成果帶有偶然性,而且在冷藏技術沒有發明的時代,狩獵獲得的產品無法長時間儲存,這就註定人們的生活是動盪的,經常要面臨朝不保夕、食不果腹的日子。

而農業開始規模化的之後,首先就意味著一大批社會閒散勞動力得到了用武之地。狩獵需要強健的體格和特殊技能,而農業生產則對身體條件的要求更低一些,一些老弱婦孺也可以參與到農業生產中來,這就大幅度提高了整個社會的總生產能力。這樣,第二個優勢就應運而生了,那就是生活物資開始豐富起來。農產品也適合長時間儲存,人們生存的物質保障能力,以及整個社會抵禦自然災害、抵抗風險的水平大幅度提高了。在此基礎上則順便誕生了第三個優勢,人們有精力和閒暇開始精神生產了。整個社會物質有保障了,人們就開始思考世界和自身,開始想方設法愉悅自己的心靈,哲學、文化、藝術就是在炎帝的農耕文明獲得規模化之後開始萌芽的。

炎帝雖敗猶榮,並被後世尊崇,只為給子孫後代傳遞一個信號

而黃帝則是更為先進的、已經有工業文明萌芽的新興文化,代表著一股新崛起的力量。兩種力量經過對峙和鬥爭之後,雙方選擇了妥協和退讓。這場鬥爭,雙方都是智者和聖賢,雙方其實都是正義的,只不過所代表的文明水平和趨勢有差異。最後兩者的妥協和融合對於整個中華民族而言,是最久遠也是最宏大的福氣。

倘若兩種文明殊死搏鬥,直到最後兩敗俱傷,那豈止是流血犧牲的損失,泱泱中華文明不知道又要放慢多少步伐。兩個偉大的文明合併後,軒轅黃帝成了華夏這個大部落的首領。但是人們以及後世都尊敬炎帝這個心胸博大、心存仁慈、光彩奪目的失敗者,在排名的時候也將炎帝排列在黃帝之前,合成“炎黃”。而我們後世的所有子子孫孫,也都自豪地稱自己為“炎黃子孫”。

炎帝雖敗猶榮,並被後世尊崇,只為給子孫後代傳遞一個信號

而第二個敵人蚩尤與黃帝的鬥爭則屬於另外一個性質了。蚩尤代表的是一種純軍事主義的文化。蚩尤雖然和炎帝、黃帝在同一個時代,但其所屬的文明性質依然停滯在狩獵時代。這個文明,既缺乏“生生不息”的“鼎新”意識,只是肆意地、無限度地開發體力潛能,張揚武力價值,而缺乏對於智力潛能開發的意識。殊不知,技術層面的不斷晉級和更新換代是任何領域的必然趨勢,而人類高於其他動物的最大區別在於懂得思考,善於創造。這種對固有但低級的優勢頑固保持,事實證明是不明智的。

同時,蚩尤所代表的文明,又缺乏一種對於同類的惻隱之心。雖說當時的炎帝、黃帝、蚩尤所代表的文明有差異,但總歸是形體相似的同類。蚩尤沒有那種順勢而為、擇善而從的眼光和胸襟,更缺乏對於同類的基本仁慈。面對文明的衝突,或者是為了部族的利益,他們寧可血戰到底。所以在史書上就記載,黃帝和蚩尤發生戰鬥之後,戰場上“血流漂杵”,其慘烈可見一斑。

炎帝雖敗猶榮,並被後世尊崇,只為給子孫後代傳遞一個信號

雖然慘烈,雖然黃帝所代表的文明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黃帝所代表的文明終歸是勝利了。而蚩尤戰敗之後也被殺死。不過話說回來,蚩尤所代表的這種狀態,血戰到底、絕不屈服、寧死不屈,這是一種血性和剛強。在軍事領域,就需要這樣的戰鬥精神和剛毅。所以,蚩尤被後世的人尊為“兵神”,兵家之神。

雖然有“兵神”這樣的哀榮,但相比起同時期的另一個戰敗者炎帝而言,這份尊重規格就低了許多。可見,從古至今,人們雖然一直倡導要尚武,要時刻保持警惕,時刻為保家衛國鬥爭和犧牲,但絕不能窮兵黷武,肆意地宣揚和釋放暴力。因為,人類從骨子裡面還是崇尚文明,嚮往和平的。和平與發展,是整個人類社會永恆的主題。

炎帝雖敗猶榮,並被後世尊崇,只為給子孫後代傳遞一個信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