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學計算機的,覺得自己很弱,要不要考慮換個專業?

我是學計算機的,覺得自己很弱,要不要考慮換個專業?

之前有個學計算機的大一的小朋友加我微信,跟我抱怨說:“自己的專業裡面很多大神,有的同學在還沒上大學之前就已經打過ACM比賽了,而我現在連編程是個什麼概念都還沒搞明白,感覺自己真的很弱,要不要考慮換個專業?”

其實這種感覺我當時也經歷過,當我還在努力記住“int”類型和“char”類型的區別的時候,我們專業已經有人在刷ACM官網上的算法題了,太變態了吧!

後來慢慢熟悉之後,才發現那個剛入學算法題就刷的賊溜的朋友,他爸也是個程序員,在他們高中的時候也有開設過計算機相關的課程,所以並不是你不行,而是人家學的比你早。

我相信很多剛上大學的朋友都會萌生這種想法:專業大神甩我好幾十條街,這麼菜的我要不要考慮轉專業?今天就來聊聊這個問題,幫上大學之前沒學過編程的同學打打氣吧!

首先你要清楚的是,高中的學習和大學的學習不太一樣,在高中的時候有家長和班主任追在屁股後面催你學習,條件好的家庭還可以請家教培養你各種興趣愛好和編程能力,所以當你剛進入大學校園的時候,你感覺你不如人家牛逼的時候並不能代表你不行,可能只是代表你的家庭條件或者母校沒有人家好,但能考到同一所學校,說明智商都是一樣的。

第二點就是,大學是一場馬拉松,我見過很多同學入學的時候各種牛逼,當我們還在努力弄清楚什麼是編程的時候,他們已經能做一些小項目了,可是有一部分“大一時候的大佬”等到畢業的時候也沒見到他們比入學的時候強多少,因為大學是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再也沒有人像高中班主任那樣這麼上心的催你學習了,全靠自己的自制能力,有的同學可能習慣被管著的學習方式,一旦沒有人管了,就放棄治療了,所以只要你的自制能力比較強的話,4年的時間,足夠你追上任何一個大佬(一些特殊的變態除外)。

還有就是想給學計算機的同學提個建議,編程實踐能力真的很重要,在大學期間千萬不要為了讓自己的卷面成績考的很漂亮而放棄了自己的動手能力,畢竟你以後去公司是要給公司帶來效益的,而不是看你考試成績打了多少分。

暫時只想到這些,歡迎大家接著補充和反駁~

ps:碼字不易,如果你覺得有幫助的話,幫忙轉發一下吧~

---------------------------------

微信公眾號:輪子工廠,機器學習 | 數據結構與算法 | 源碼分析 | 資源與工具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