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集:拉長產業鏈 興農促脫貧

本報訊 (記者 馬治衛 通訊員 劉楷先) 農產品附加值低,賣不上價,一直是制約農民增收、農村產業發展的關鍵。太康縣王集鄉通過農產品深加工拉長產業鏈條,實現農產品附加值最大化,促進了現代農業蓬勃發展,助推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一個鄉竟然建有創業園區!記者日前專程到王集鄉採訪,看到的景象令人眼前一亮。“幾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沉寂的土地。伴隨著王集鄉經濟轉型的鏗鏘腳步,這裡發生了‘破繭化蝶’的鉅變。在縣委、縣政府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下,通過鄉黨委、鄉政府的不懈努力,這裡建成了全縣唯一的鄉級創業園區。園區立足農業發展實際,圍繞‘農’字做文章,‘土產品’做出了大產業。”王集鄉黨委書記程耀海告訴記者。

記者走進位於創業園區一角的銀河盛脫水食品有限公司,看到各式各樣的蔬菜加工設備正在不停運轉。“黃瓜、萵筍、松花菜、黃花菜、蘿蔔、土豆、茄子,凡是市場上有的蔬菜,在這裡都能加工。這些蔬菜通過脫水、烘乾等技術處理,再進行包裝,等春節前後上市,銷往北京、上海等全國各地。這樣既解決了蔬菜豐收時銷售難、儲藏難等問題,又規避了菜農種菜的風險。”公司負責人劉前進說,“目前,公司一天可加工20噸蔬菜,由於本地蔬菜滿足不了加工需求,只能到商丘、開封等地購買。蔬菜經過加工後錯峰銷售,價格可以提升幾倍甚至十幾倍。”在鄉黨委、鄉政府的引導和支持下,目前該公司自營500畝蔬菜基地,並與15家蔬菜種植合作社進行深度合作,有效推動了產銷一體化發展。

與銀河盛蔬菜脫水公司毗鄰的太康縣飛翔食品有限公司也從事農產品精深加工,主要加工花生等農產品。這些農產品經過油炸、配料、包裝等技術處理,生產出“酒君花生”系列產品批量銷售到浙江義烏,再通過義烏國際商貿城轉賣到遼寧、吉林、黑龍江、重慶、廣州等地。公司經理程守強本著靠質量求生存,靠信譽求發展,靠品牌拓市場的經營理念,及時註冊了商標,同時採取公司+企業+農戶的形式,充分調動周邊農戶種植花生的積極性。為助力脫貧攻堅,公司優先安排貧困群眾務工,企業在實現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動貧困群眾穩定脫貧。

位於王集鄉葛崗行政村的“河南恆和”是一家生產環保板材和裝修材料的企業,該企業最大的特點是把回收的農作物秸稈經過深加工變成各具特色的裝修材料。老闆馮光輝學問不高能力超強,他早年外出打工接觸到裝修材料行業,靠實幹積累了第一桶金後,很快在浙江金華辦起了加工廠。為助力家鄉發展,他回村設立了分廠。目前,“河南恆和”的每臺機器每天可“吃”3噸秸稈,秸稈粉與其他原料合成生產出的WPS板,環保、耐用、美觀,暢銷歐美市場。“面對秸稈焚燒這個難題,‘堵’絕不是長久之計,‘河南恆和’落戶王集後,過去沒人要的秸稈現在成了寶,全面提高了秸稈禁燒與綜合利用工作的層次和水平。”鄉長應建輝對此讚賞有加,表示將繼續支持該企業擴大生產。

在王集鄉,拉長農業產業鏈向農產品精深加工要效益,已經成為各界共識。王集鄉徐莊村的李理想,古法醃製的“豫林多”鴨蛋以油而不鹹、好吃好看叫響河南市場,產品銷到丹尼斯、世紀華聯等大型超市。為從源頭嚴把產品質量關,李理想還在商水、西華、淮陽等縣建起土鴨養殖基地。“豫林多、健康多!農家土鴨蛋具有綠色、環保等優點,經過包裝和品牌推廣後,‘身價’飆漲。”談及發展前景李理想信心滿懷。

“位於王集農業園區的新達公司佔地90餘畝,以種植蘑菇、花卉等高端農產品為主,已進入市場開發階段。以牧原集團第十四分廠無公害肥料為依託,建立的4000畝循環農業項目也在緊鑼密鼓籌備中。”程耀海表示,“王集鄉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以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為抓手,立足長遠,圍繞農業產業化做文章,不動搖、不搖擺,必將促進全鄉現代農業蓬勃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