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大勢 順勢而爲,成都吸收外資實現加速增長

今年1月至8月,四川成都市吸收外資呈現加速增長的良好態勢。

抓住大勢 順勢而為,成都吸收外資實現加速增長

全市新批外商投資企業342家,同比增長28.09%;外商直接投資14.58億美元,同比增長91.8%。截至目前,落戶成都市的世界500強企業累計達285家,其中境外企業198家。

這一成績是怎樣取得的?成都市投資促進委員會副主任張平表示“成都市做到了順勢而為”。

抓住大勢 順勢而為,成都吸收外資實現加速增長

順勢而為,先要看到“勢”。

近兩年,成都市緊緊抓住國家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和“一帶一路”倡議這兩個大“勢”,加快建設國際綜合交通通信樞紐。截至今年8月,成都開通了109條國際航線;2017年,成都市旅客吞吐量、出入境旅客量排名全國第四位;從成都出發的中歐班列直達德國紐倫堡、荷蘭蒂爾堡,2017年開行達1012列,數量居全國中歐班列之首。成都國際交往便利度顯著增強,國際優質要素的集聚力大幅提升。

抓住大勢 順勢而為,成都吸收外資實現加速增長

順勢而為,關鍵在為。

成都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以來,國務院連續出臺了3個關於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的文件。為貫徹落實好國務院相關政策,成都市及時出臺了多個配套文件,在製造業、服務業等領域,取消、放開、放寬准入限制,有序開放服務業等相關領域,激發外商投資活力;實行不同層次的激勵政策;支持外商投資企業在成都設立區域性總部、研發總部、技術轉移中心、區域結算中心、區域培訓中心、後臺服務中心等高端功能性機構;對外商投資企業符合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的,同等適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等優惠政策。

與此同時,成都市加快提升外資承載能力。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重點承接金融機構及跨境電商、跨國公司區域總部;規劃建設40多平方公里的歐洲產業城,推進5個國別產業園區建設;啟動“中國—歐洲中心”、“一帶一路”交往中心等國際化平臺。

為了讓改革的紅利充分釋放,成都市簡化外商投資企業備案程序,對95%以上的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事項進行備案管理;推進“互聯網+電子政務”,企業備案、登記辦結時限縮減至2個工作日;全面實施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充分把握國家全面取消部分產業外資股比限制的機遇,大力招引符合條件的外資企業和項目。

成都市投促委外資處處長劉建表示,中央相關文件以及省市出臺的配套文件,發揮了穩定效應,給已來的、正來的、想來的外資吃下了“定心丸”,一些外商在成都的投資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虛到實,越做越紮實。

成都市投促委電子信息產業處副處長雷庭也有同感,他舉例說,美敦力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醫療科技公司,幾年前到成都投資時小心翼翼,考察洽談了兩年才投下第一筆資金。近兩年,公司連續3次主動增資,現在公司在成都的業務已從最早的醫療器械製造,發展到研發和醫療服務等多個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