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宿遷系列|如果你以爲泗陽膘雞是雞肉味,你就想得太簡單了

每座城市,都有她獨特的氣質。而老字號,則是一座城市的精髓。老字號裡的味道、記憶和情懷,讓城市有了溫度。

宿遷是一個“好吃”的城市,從晨曦到日暮,美味最能表達人們生活中的情緒。

泗陽,古有桃源之稱。桃源,桃源,除了令人流連忘返的美景,大抵,這“桃花源”裡,也藏著令人心心念唸的美食。泗陽膘雞,當屬其中之一。

但是如果你以為泗陽膘雞是雞肉味的,就想得太簡單啦!

泗陽膘雞之味美和奇特,在於光看菜名似是而非,因為膘雞的用料不帶任何雞肉。而膘雞的外形似糕點,作為菜品,卻是湯食。


尋味宿遷系列|如果你以為泗陽膘雞是雞肉味,你就想得太簡單了


相傳,明朝末年,清兵南下時,時任明朝兵部尚書的史可法揮師北上,在桃源(今泗陽)、宿遷、淮陰以黃河為屏障築起百里防線,史可法的指揮部就設在桃源縣的崔鎮。冬日的一個早晨,看到廚師忙著殺雞宰鵝,史可法大惑不解“不冬不年的忙活什麼?”

一問才知道,原來是為了自己的生日,史可法不禁火起,大敵當前,還過什麼生日。之後,便讓士兵將肉類送到前線慰勞軍人,並吩咐廚師說“今天只准有一道菜”。絞盡腦汁的廚師反覆琢磨,終於用一小塊肥肉加兩個雞蛋,做出了美味的膘雞來。

歲月更迭,美味經過傳承、精進,於是形成了如今泗陽膘雞的獨特風味。

而膘雞在泗陽人心中的受歡迎程度,大抵可以用其多作為“頭景”的地位來表示。泗陽人家的婚喪嫁娶,總少不了這道菜。而評價廚師的手藝如何,也端的是以膘雞的製作水準為標準。


尋味宿遷系列|如果你以為泗陽膘雞是雞肉味,你就想得太簡單了


泗陽膘雞的製作,需精選瘦豬肉糊、雞蛋黃、饅頭屑、澱粉,用鹽、蔥、姜、胡椒粉、味精等佐料攪拌均勻,然後攤在百葉上,厚約一寸厚,再用肥豬肉糊與去皮的山芋糊、雞蛋清、蔥白、澱粉等攪拌均勻後攤在其上,厚約半寸。

放入蒸籠蒸熟後的膘雞,上層潔白如玉,下層紅如瑪瑙,層次分明,看來十分悅目。


尋味宿遷系列|如果你以為泗陽膘雞是雞肉味,你就想得太簡單了


嘗一嘗,不肥不膩,非常的嬌嫩爽口,當不輸宿遷名菜的美名。

歡迎轉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