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留守兒童蹺二郎腿抽菸視頻網上流傳。對於留守兒童,我們到底應該給他們怎樣的教育?

用戶65146878


看了四歲小孩蹺二郎腿,嚼檳榔,抽菸的視頻,我挺難受的。我也不知道這有什麼好笑的!


當陝西米脂的趙澤偉在初中學生放學後,殺害九名學生時,我們覺得“他太可惡了!”

當安徽倆初中生因為打架捅死對方時,我們說“這樣的孩子是社會渣滓!”

可是,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就是一張白紙,他變成什麼樣,離不開家人、學校和社會的“培養”。


近日,湖南新化縣一4歲男孩“社會範”的視頻流傳網絡。當地鎮幹部表示,孩子父母在外打工,已派基層幹部對孩子爺爺奶奶進行批評教育,孩子也做了妥善安置。

“留守兒童”,到底如何拯救!

每當留守兒童被報道後,我們都會指責其父母的“不負責任”,但是在中國,至少有很多父母是愛孩子的,如果不是為生活所迫,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會選擇和孩子在一起。

然而,當他們把孩子丟給老人的那一刻,我想他們的內心至少是糾結和不捨的。

老人的體力和精力有限,不得已讓孩子“為所欲為”,他們的知識又貧乏的可憐,對吸菸的害處只是一知半解,出現此類情形也不為怪!

難道一家人都找不到一個“明事理”的人嗎?吸菸兩年,如果不是視頻流出,還沒有人去關心,除了親屬,街坊四鄰,村幹部在這兩年期間都沒有發現孩子的爺爺奶奶放任孩子吸菸等惡劣行徑嗎?

我不相信,沒發現,但是自己家的孩子都不管,別人如何管呢?如何好意思管呢?

都說“隔輩親”,但是這個視頻讓我看到了爺爺奶奶的“親法”卻在傷害著孩子。

看來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還不盡完善,如果發現一起處罰一起,我想這樣的事件會不會減少很多。當然,在處罰的同時,要給予保障,保障每一位孩子的父親或母親能夠妥善安排照顧孩子的工作。


幸福媽媽的秘密


4歲孩子,抽菸蹺二郎腿動作如此老練,乍一看起來很好笑,靜下來一想,但更令人揪心!

01 先來看看那段視頻



視頻一出,輿論譁然。留守孩子的散養狀態令人同情,嬰兒居然如此老練,讓更多人感到憂心忡忡。大量的留守兒童存在,大批的缺愛的孩子在農村生活,就如同野草般自由生長,這樣的孩子於家庭是失去希望,於國家是隱憂。

02、作為老師,筆者接觸過很多留守孩子,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的確讓人看不到希望,行為粗野,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經常違紀,一看就沒有家教,有些作業不做,上課調皮搗蛋,動不動撩惹其他同學,這樣的孩子百鍊成鋼,後來乾脆管不了,簡直成了野孩子。



此孩子只有4歲,讓人看到的是滿身的頹廢和油滑,應該跟家庭教育有關。有些素質低的爺爺奶奶或者親人故意教小孩壞習慣,主動教小孩直呼父母的名字,教孩子罵人,教孩子抽菸喝酒,當孩子模仿的時候,把孩子當樂子,長期下去,就養成了惡習,再要改過來就很難。



父母在外打工掙錢,卻忽視了最應該重視的孩子的教育,這樣就會造成貧困的代際傳遞,最終會得不償失。

陪伴是最好的愛,少一些留守兒童,多一些耐心的陪伴,或許是最好的選擇。大家說呢?


文軒閣


四歲,2年,邊嚼檳榔邊抽菸,看到這些詞真的令人震撼。

近日湖南新化縣一4歲男孩“社會範”的視頻流傳網絡近日,多段湖南新化四歲男孩抽菸嚼檳榔的視頻流傳網絡。

一個看上去四五歲的小男孩躺在竹椅上,高蹺二郎腿,邊嚼檳榔邊抽菸,一副老練、旁若無人的樣子,引來周邊圍觀的人一陣哈哈大笑,甚至還有圍觀者自稱“眼淚都笑出來了。據奶奶所說:孩子煙齡已有兩年,戒不掉了。

不知道,孩子的父母看到了這樣的情景,會不會引以為榮, 兩年的煙齡裡,有多少是父母的縱容?

我相信,沒有一個父母,願意自己背井離鄉,把孩子和老人留在家裡,獨自到外地闖蕩。

如果是呆在農村確實沒有出路,只好先到外地闖一闖,但是看到孩子這個樣子,父母在外拼搏又有什麼意義?!

養兒育女,作為父母是天經地義的責任。就算萬不得已,也要選擇在孩子出生的前幾年該教育的時候選擇和孩子在一起。

去年北京高考狀元熊軒昂接受採訪時說:

“現在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的大學。而狀元都是我這種,家裡條件好,又厲害的人。”

是的,家境能決定很多事情,就算家庭的物質條件不豐富,也不應該把孩子像放包袱一樣留在老家裡。

一個孩子,沒有豐富的物質財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從小他體會不到父母之愛,眼巴巴地等著父母一年一次的休假來看他。

就算自己掙了錢,以後在孩子面前缺了理,這樣的買賣怎麼划得來?

養育孩子,並不是有吃有喝就行了,如果在關鍵的階段得不到應有的管教,最後學壞了一生都毀了。不但是孩子自己的一生,更是父母的後半生。

爺爺奶奶當然可以幫忙照看孩子,但孩子,畢竟是自己的,隔代的教育裡,只有溺愛,難得理智。這樣教育的後果,只能父母來承受了。

1月19日,湖南新化縣文田鎮黨委副書記曾雄表示 ,孩子父母在外打工,鎮政府已派基層幹部對孩子爺爺奶奶進行批評教育,孩子也做了妥善安置。

這個效果完美嗎?錯了!更像是一種敷衍。如果不從根本上喚起孩子父母對教育的重視,改變他對孩子的看法,過不了多久,生活又會恢復到原來的樣子。

呼籲留守兒童的父母,重視孩子的成長,就是重視自己後半生的生活!


理性教育


父母是孩子啟蒙教育的第一任老師,父母不在身邊,祖輩兒有年老體衰,心有餘而力不足,留守兒童的問題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不要問我們應該給他們什麼樣的教育,在生存與生活方面,我們只能選擇前者。這是無奈,不是妥協。

眼下留守兒童、留守老人成了農村最大的詬病,我老家有一個農村,大約有200戶600多人,大部分人都搬離了農村,剩下的200多人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有的父母進城務工,有的去了南方做生意。本來出去務工的條件就不好,所以沒辦法的辦法就是把孩子與父母放在家裡。

沒有人喜歡背井離鄉,本該享受父母溺愛的年紀卻只能自己成長,而且是肆意的野蠻生長,在孩子的認知裡模仿是他們的第一思維,大人的一切,大人的言行,大人的行為他們都會去模仿。有人說:“孩子小,他懂個啥”。是啊,孩子小,他們不具備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對於我們大人不應該深思這個問題麼?不,不能讓大人去思考,而是應該讓這個社會去思考,畢竟在生存與生活面前,他們的父母要選擇前者,只有保證了生存,我們才能談生活,不是麼?話轉回來,社會各界都非常關注留守兒童與老人,那試問有這樣群體的地區都是哪裡,又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看著這些孩子的行為我們覺得父母疏於管教,看著這些老人孤苦無依我們覺得他們的孩子不孝,但是又有多少人關注導致這種事情發生的原因呢?

一taiks 白巖松曾說過關於18歲的故事,這裡我們不去深談,50歲的人談自己的18歲,反思有之,內疚有之,遺憾有之。他能對自己的過往能做出一個總結,但是對於一個孩童來講,他需要的是什麼?白巖松老師當時說了這樣一段話,大意是:“我18歲時奮筆疾書,我18歲時努力學習,我想知道你們的18歲是不是也和我一樣”?

我只能說我們不一樣,我們的環境不一樣,我們生活的條件不一樣,如果把責任推給他的父母,我覺得是最不負責任的表現。至於教育,呵呵,我不發表意見。最後我補一句,給了他們愛,給了他們溫暖,卻給不了他們生存的必須,兩者不可兼得。


實體店老王


首先,我們開回顧下這件事:近日,多段湖南新化四歲男孩抽菸嚼檳榔的視頻流傳網絡。一個看上去四五歲的小男孩躺在竹椅上,高蹺二郎腿,邊嚼檳榔邊抽菸,一副老練、旁若無人的樣子,引來周邊圍觀的人一陣哈哈大笑,甚至還有圍觀者自稱“眼淚都笑出來了。據奶奶所說:孩子煙齡已有兩年,戒不掉了。
1月19日,湖南新化縣文田鎮黨委副書記曾雄表示 ,孩子父母在外打工,鎮政府已派基層幹部對孩子爺爺奶奶進行批評教育,孩子也做了妥善安置。

說實在的,我看到這個新聞一點都不覺得好笑,不僅不會覺得好笑,還覺得心酸、心痛、無奈。

其次,我們來說說他們的生活狀態。

留守孩,這注定是這個時代的一個傷痛的代名詞。有人生,沒人帶;有父母,卻不在。他們大部分跟著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有的更可憐,只能自己摸索著長大。

因為工作的原因,我接觸了大量的留守孩。用“可憐”這個詞已經不能形容。

有的爺爺奶奶老了,要做完所有的家務事。做飯、洗衣、做農活,還有帶弟弟妹妹;有的家裡稍微好點,但是因為電視、手機的影響,常常沉溺其中,無法自拔。也有的,因為自卑而受欺負,但是又沒有人可以訴說。

所以,有的留守孩堅強,有的留守孩叛逆,也有的抑鬱。他們可能笑得開朗,只有說到爸爸媽媽的時候“閃著淚光”;他們也會懂事地說“爸爸媽媽為了我們才出去打工,我不怪他們”。但是,不管表面上什麼樣的,其實都是一個個需要父母疼愛的孩子;不管表面上說的多麼懂事乖巧,其實背地裡都有很多的委屈。

他們被逼著快速長大,也有的被逼得不肯長大。

最後,我們來說說要怎麼儘量解決留守孩的問題。

其中,最重要的是改變父母的意識。我相信卻有為生活所迫的原因在裡面,但是迫不得已一定要一年回來一次的情況應該很少,加上現在交通、通訊這麼發達,其實,父母的意識改變了,很多問題不會出現或者說不會這麼嚴重。比如,新聞中的孩子煙齡兩年了,這個問題出現兩年了,父母會不知道嗎?

當然有人會說站著會所話不腰疼,但是,我想說,很多孩子的問題是父母不想負責任,或者是僅僅是負了一點責任。比如,管吃管住,但是教育的事情就只能聽天由命了。很多父母的態度是:我還不是這樣長大的。

然後,要麼當地解決就業的問題,這樣父母能留在家裡顧及到孩子;要麼完善外來務工子女政策,這樣把孩子帶出來能有地方上學

就醫。這是國家、政府層面需要努力的方向。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父母的意識,因為很多在父母身邊的孩子也是“隱形的留守孩”。至於爺爺奶奶,不去苛責,因為已經無法改變。照顧吃穿已經是不易,還要改變來教育,基本不可能。

最後,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父母的關愛中長大成人!


夢貓人讀書


雖有問題,很難苛責

其實談這個問題很殘酷,甚至無力責怪。因為留守兒童這個標籤非常的沉重。

因為我相信,沒有父母會輕易放棄孩子背井離鄉,如果他們的家鄉有能夠讓他們安身立命的居住環境,如果他們的家鄉足夠讓他們生活,他們不會前往一個陌生的地方。

因為每一個背井他鄉的人都體會過,想念故土的滋味,都有著面對陌生地方的侷促和不安,生活多年也是外鄉人。

而一對年邁的老人照顧孫子,也很難責怪。大道理我們可以說很多,但是從過往歷史環境而說,很難苛責一對老人就必須擁有高等教育,如何科學的帶孩子。

因為良好的家庭環境,並不是口頭說的那麼容易,是建立在物質和文化背景上。

所以我無法輕易的責怪,作為父母你為什麼不好好回來管教孩子。

這也是為什麼最終的結果僅僅是對孩子的爺爺進行批評教育。

相關法律規定

法律上,雖然有很多條例,告訴父母必須這樣那樣。

比如法律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撫養是指父母從物質上、生活上對子女的養育和照顧,如負擔子女的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教育是指父母在思想、品德等方面對子女的全面培養,使子女沿著正確的方向健康成長。

尤其教育是指思想、品德、學業等方面對子女的全面培養。

很明顯,該孩子的父母是沒有履行這樣的責任

但是正如我前文所言,事實上,很難苛責。



目前能夠做的,只有儘可能普及相關常識

在當前經濟發展不平衡,父母不得不背井離鄉的時候,對於留守兒童的照顧。

可能我們只有儘可能普及相關常識。

而且這個常識不僅僅侷限於老人,還有父母

為什麼這樣說,比如前幾天爆料的,一個幾歲孩子在列車處吸菸。

據小男孩的爸爸說,他在列車處吸菸區抽菸,沒想到兒子跟了過來,吵著要吃東西,他就把點燃的煙塞到兒子手裡,自己回車廂找吃的,沒想到小傢伙竟然像模像樣地抽上了。

孩子出身都是一張白紙,壞習慣學抽菸都不是天生就會,他變成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情離不開大人的教導和指揮。

所以,希望每一個父母都做好自己父母的職責。給孩子好的榜樣。


廖彩琳律師


這是一名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自己有爺爺奶奶帶

小男孩的煙都是在小賣部的,或是在地上撿的 ,知情人甚至表示“已經抽了一兩年了,戒不了”。奶奶平時忙於操持家務,孩子一直有爺爺照顧,但是這位爺爺好打麻將,有時候打上了麻將就忘記了孩子

我還是想知道小孩子是跟誰學會的抽菸還有嚼檳榔?

小小年紀,煙癮就這麼大,已經抽了一兩年。

孩子的爺爺奶奶

奶奶一直操持家務,還得有爺爺帶爺爺經常打麻將就忘記了帶孩子!

孩子的父母

外出打工也是迫不得已,也是生活所迫,如果不出去打工的話,一大家子人誰來養活

關於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希望得到重視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永遠抱一顆謙卑的心!




叫我王先生


現在很多人都去大城市發展,應該城市的機會更多,所以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的人很多,現在種地收入低,不如進廠,一個月有穩定收入!

根據題主所描述:4歲留守兒童蹺二郎腿抽菸鎮政府:已批評教育爺爺奶奶蹺二郎腿,邊嚼檳榔邊抽菸,一副老練的樣子···近日,湖南新化縣一4歲男孩“社會範”的視頻流傳網絡。當地鎮幹部表示,孩子父母在外打工,已派基層幹部對孩子爺爺奶奶進行批評教育,孩子也做了妥善安置。這大概是事情的經過!


爺爺奶奶一般帶孩子,都由著孩子性子來!也不會教育孩子,也不會給孩子講道理,也不會引導孩子,生活中孩子的成長很重要!不要因為錢而毀了孩子成長!其實跟著爺爺奶奶,也不缺疼愛,可是跟父母的愛比起來就不一樣,父母跟孩子之間不存在代溝,爺爺奶奶一般帶孩子,孩子不聽話也捨不得打,捨不得教育,孩子要什麼就給買什麼,就怕孩子哭,只要不哭,反正都由著孩子!而且隔帶疼孩子會疼的更盲目!
尤其孩子父母出去打工,孩子更心裡缺發安全感,心裡有種說不出來的失落!看著別人的父母接孩子,孩子會更失落,渴望父母陪在自己身邊!

留守兒童,我們更應該關愛,和關心!其實孩子的未來比掙錢重要!所以我們要多關心孩子的成長!


M你若安好E


想一想我們身邊四歲的孩子在幹嘛,每天被父母呵護備至,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享受的是家庭的溫暖和家人最大限度的疼愛,而對於這些孩子們來說,“留守兒童”本身就是一個讓人心疼的名稱,他們沒有父母在身邊呵護,年邁的爺爺奶奶雖然心裡也事滿懷愛意,但是能力有限只能夠給孩子最基本的生活照顧,而其他的心理關愛,心理成長,已經完全超出了爺爺奶奶的能力範圍,這樣的孩子的教育需要什麼?這個問題只有一個答案他們最需要的是父母的愛,最需要的是一個完整的家庭,如果他們也能時時刻刻生活在父母膝下,那麼這些所謂的吸菸嚼檳榔的現象估計我們也不會看到。但是說這些不是要指責孩子的父母,這些外出打工的父母也是有諸多的無奈和傷心,他們也捨不得孩子,但是出於貧困山區,陪伴孩子對於他們來說是奢侈的,他們要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如何賺錢供養孩子,讓孩子一日三餐有保障,這些所有的心酸和無奈都是因為窮呀!



總有些人會說這些父母不負責任,相比說這些話的人根本不知道餓肚子的感覺,不知道家裡人生病一分錢拿不出來的感覺,生活是很現實的,很多人的選擇由不了自己的心,這些父母把孩子帶到打工的城市,吃穿住行成本更大,而最主要的是孩子在城市上學困難太多,雖然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針對外來務工人員,但是對於他們來說農民工子弟上學還是很難,而且他們沒有那麼多精力和事件接送孩子,輔導作業,他們只想拼命掙錢,希望給孩子一些基本生活保障,一邊是貧苦的陪伴,一邊是離別的供養,這是個兩難的選擇,怎麼選都很痛苦。

最根本的是把這些貧苦地區的經濟發展起來,讓孩子的父母們可以在家門口打工,但是這樣就需要政府大力做點實事,讓老百姓真正的受惠,期望這一天早點來。


趙媛姐姐


檳榔加煙,法力無邊。這是經常調侃別人的時候說的話,沒想到今天讓我看到了真實畫面,而且主角竟然是一個四歲的孩子,這就太讓人難以接受了。
視頻中可以看出,這個孩子吸菸的時間肯定不短了,熟練的抖菸灰動作像極了十幾年煙齡的老菸民。這個年紀的孩子本該是剛上幼兒園,每天跟著老師和小朋友玩遊戲的時候,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和抽菸,檳榔這些東西連在一起。真的讓人難以接受。

孩子的父母出外打工,我想也是為了孩子,想讓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吧,但是如果把孩子留在家裡,讓他變成了這個樣子,那還值得嗎?留守兒童問題一直是人們討論的重點,沒辦法,農村人收入不高,為了讓家人過的更好一點,除了背井離鄉,出外打工沒有別的辦法。如果生活容易,又有哪位父母願意拋下自己的孩子,遠走他鄉呢?想起了以前看到的一句話,抱著你,就沒法搬起磚頭,搬起磚頭,就沒法抱著你。生活不易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